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成就你一生的细节是什么 > 第10章 高效工作用十分力不如多用一分心(第2页)

第10章 高效工作用十分力不如多用一分心(第2页)

什么是工作的“尾巴”呢?工作的“尾巴”,就是工作完成不彻底,往往是主要的工作做完了,与主要工作相关的琐碎工作却留了下来。这种工作不到位的做法,就是对工作的随意与亵渎,抱有这种工作态度的人,他是不会做好工作的。无论一个人身居何职,工作都要做到位。到位不仅是职业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惟有工作到位了,才会在工作中高效工作。

做事留个尾巴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老板带来不便,对于上司安排你去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你的上司就要去做,你做不到位,他就要返工。从经济的角度上说,即使你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做好也是值得的。同样的道理,一件工作,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他,当他发现了不足,再去补充、修订,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还是你费半天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要合算。你把小事做到位了,他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很多人做工作的时候,只是把要做的工作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工作里面的一个小工作。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不会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可是有一天,因为赶着生产客户要的产品,在关键的时候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因此,工厂不能按合同交货,这样就给厂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损失的原因,就是负责维修的师傅工作留有尾巴,他只满足于对机器的小修小补,对于机器的隐患却留了下来。

其实,工作留有尾巴,很多是对工作太随意的结果: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却不得不重头再做一遍;为了省事,我们把垃圾随便扔在地上,清洁人员却不得不重新捡起来,再扔一次……对很多工作懒散的人来说,他们总是觉得很简单的工作没有必要做得很详细、很彻底,那样会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事实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一次工作留个尾巴,往往会造成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比如修建一条马路,中国人可能就只把马路铺好,其他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自己也不再理会,等到需要铺水管或者电线的时候,再一次次将马路挖开。据说,在德国就不会这样,他们在修建马路一开始就会将污水管道、水管、电线都铺好,一下子把工作做到位,不让工作留尾巴。因此,德国人被称作是工作最严谨的人。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的不到位,又常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这就像烧水,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老板们欣赏能做好自己工作的人。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无不在呼唤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

一个人做到一时的尽职尽责很容易,要做到始终如一,能将尽职尽责当作一种习惯却是难能可贵的。能将每一份工作做到位是少数可以成就大业的人才能做到的。那些以为自己在工作中投机取巧反而是占便宜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无论你处在被领导的地位,还是领导别人的地位,你都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不管有没有老板吩咐,有没有老板监督,把工作做到位不是吃亏,而是在给自己构筑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进入角色才能高效工作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同事都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企业能够给你的一面,看到企业和周围同事能让你学到的东西,这样就会干劲十足。最重要的是学会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你的工作环境。

不管进入的公司如何,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忍耐中逐步快速融入,快速了解公司环境、上级、同事。最后,在企业对你认识和了解后,找到你适合的位置,要么就是走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在自己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时候,显然,前者更加可行。所以,要学会磨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与个性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

小萌毕业后,来到一家中型企业工作,在同学中,算是出来较早的一个。刚来那几天,充满着好奇,充满着骄傲。可是没几天,开始不喜欢这个企业了,觉得与自己理想中的企业相差太远,好多事情都与自己设想的不一样。说管理正规吧,自己看还有好多漏洞,说不正规吧,劳动纪律抓的又太严,自己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心态变坏,感到不愉快。与一个同来的伙伴常发牢骚,说:这个企业怎么浑身是毛病,干的真没意思。不知怎么传到上司耳朵里,还没等到小萌对这个企业真正有所认识,就被炒了鱿鱼。开始小萌还满不在乎,觉得反正自己也没看好他们,走了没有所谓,可是,当她再次在求职大军中奔波了三个月,还没找到好于这样“浑身是毛病”企业的时候,她心中才感到有些后悔,心想如果下次再有类似那个公司的企业接纳自己,一定接受教训,好好干。

在工作以外,生活中你清高也好,孤傲也罢,喜欢独处是你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但在工作中,不得不与人打交道,所以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尝试主动与同事们多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尽可能地融入集体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你个人才能的尽情发挥。其实做到与同事打成一片并不难,只要你待人真诚、友善,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十分渴望被别人接受和了解,渴望他人的友爱和帮助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现在对人际关系的畏惧心理可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你还是要鼓足勇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事。平时多观察他们之间是怎样交流和沟通的,然后你至少可以学着他们的样子谈论一些既轻松又能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乐于助人也是与人交往中很容易做到且能够获得他人好感的办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身边的同事解决一些小困难,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与大家融在一起。

李丽从外貌到学习都很不错,性格直爽,开朗活泼。可是,工作后,直爽成了缺点,在给主管提了点意见后,明显感到得罪了那个老人们都叫“巴婆”的女主管。整天面对脸色乌云密布的主管,觉得在主管眼中,她都没有对的地方。心中虽然也知道自己大事不妙,在试用期出错,等于宣布了职位的死刑。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挽回。好想走掉算了,可又舍不得这个不错的企业。小琳首先与自己的师傅们沟通,虚心讨教妙着,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她主动找主管承认错误,希望她能原谅,给自己机会。通过与主管沟通,主管的脸色虽然还没有多云转晴,可是小琳已经从试用期死刑改为延长试用期了。小琳也明显感到,这个面包干一般的女主管,心肠原来也是很热的。要是真的走掉了,双方将永远失去相互了解和理解的机会。

年轻人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在跨出大学校门之前,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能适应新环境,还喜欢提上几毛钱合理化建议。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往往又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

职场新兵应该清楚,公司是要你工作的地方,不是学校,一切要服从上司的安排。“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好的上司也不可能有你想象的那么完美。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与上司和同事多沟通、相互多了解,这样就配合默契,不容易产生误会。少看领导的缺点,不管他的缺点多少,她现在就在决定你的命运。学会忍耐是上策,学会妥协,向职场妥协、向现实妥协。将会柳暗花明、风回路转。委屈的泪水,难解的困惑,会凝结出辛酸的经验,使你成熟、理智,获得的积累将是你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使你求得机遇,求得发展。

找到工作的乐趣

工作毕竟是件辛苦的事,如果抱持着为工作而工作的想法,不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只会愈工作愈累,更不能高效地工作。所以,要主动去发掘工作的意义,找到其“可爱”之处,把工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好,高效地工作。

那么,该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持高效工作地工作呢?其实,工作有无乐趣,决定工作效率的大小,那么,该怎样在工作中找乐儿呢?下面这个故事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美国医药界的领军人物、世界前五名的制药厂商查理·华葛林,原来只是一家小药房的老板,他像多数人一样有着对工作的厌倦,感到工作的无趣、人生的无趣。

在最烦恼的时候,他无数次地这样问自己:“这种状态虽然不好,但是我能舍弃这份工作吗?我能在我的职业中施展我的才能吗?”

“不能”,他想了又想,终于下定决心,想到了一个在工作中找乐儿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把工作当作一个有趣的游戏,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有人打电话订货,他会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招呼他的伙计,立刻把货品送去。

有一天,电话铃响起,他拿起话筒,大声地回答说:“好的,麦克先生,五瓶消毒药水,一打消毒棉花,还要特别的吗?啊,今天天气真好……”

他跟顾客不仅说些工作上的事,还这样顺便问候一声,他觉得在这种对话中,他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同时,他指挥伙计把货物取齐马上送去。这些伙计经过他的训练,已经能够很快地将货物处理妥当,将货物送去。在接电话的一分钟内,物品已经送到郝斯福夫人家的门口,但他们仍继续谈话,至到她说:“门铃响了,华葛林先生。”

这时,他放下话筒,面露喜色,因为他知道货物已经很顺利地送到,而且令客户非常满意。

这件事之后,华葛林的生意就好了很多。因为麦克先生常对别人说起这件事,他说他订货的电话尚未打完,物品就已经送来了。麦克先生无意中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华葛林的知名度,这样一来,附近的居民都来他的药房订货,并且渐渐扩展到别处的区民,最后都成为他的忠实顾客。他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一个小老板,他的小药房,慢慢扩充为公司,然后成立了制药厂,不久,又在各地开设了连锁店。

华葛林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面对工作的态度,他懂得将枯燥的工作兴趣化,及时转换工作心情,把乏味的工作当成有趣的游戏进行,自然可以做得轻松愉快。

作家威廉·菲勃斯说:“高效工作的主要条件是在工作中找乐儿,因此他们每天对自己的工作都感到有趣。”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时刻充满趣味的,任何工作干久了都会感到厌烦而低效。其实,这不是工作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自己缺乏战胜低效工作的方法,同时也是工作方式不够好的问题。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感到乏味,是因为没有将工作兴趣化,如果能在工作中找乐儿,相信无时无刻你都在高效地工作。

做一个“刷马桶”的人

追求完美与卓越是每一个希望优秀的员工所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信念,便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就。

拿破仑,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军事天才和伟大的政治家。在他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之时,他便立下宏大的心愿,一定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到完美,要做一个在历史上永远闪光的人。正如他给士兵们所说的一样,“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现状如何,都应该拥有一颗追求完美和卓越的雄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想要有所成就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名员工,你不可能一开始便拥有显赫的地位和雄厚的可利用的资源,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每一件你的分内事情上,你都拥有追求和达到完美与卓越的机会,你应该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去追求完美的结果。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可以成就完美。有了这种心态,你才会有信念将公司与团队的工作放到最高的目标上去做,才有可能将事业做到一个新的高度。

日本前运输大臣的孙女野田圣子在刚踏入职业生涯的时候被公司安排去刷马桶。面对这一任务,风华正茂的她面有难色。这时候,她的一个上司站出来对她说:“不要看不起刷马桶这样的任务,任何事情都可以培养一个人卓越的信念。”这位上司卷起袖子亲自示范。他把马桶里里外外刷了又刷,每一个细处都刷得干干净净,累得满头是汗。刷完以后,他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毫不迟疑地喝了下去。野田圣子被深深震撼了:原来刷马桶也可以做到如此完美的程度。此后,她以这种精神时时鼓励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尽心尽力,追求完美。最后,她担任了日本内阁的邮政大臣,成为日本内阁的唯一女官员。

很多成功的员工在论及自己的成就的时候,提到的最多的一点首先是在面对任务时,要拥有将任务做到最好的信念。信念的魔力是无穷的。这种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信念对员工个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它将激励你拥有巨大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艰辛;它将提供给你勇气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

在一个公司团队中,如何获得同事与主管的信任和尊敬?如何做到对公司团队有真正的贡献和益处?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要有追求卓越与完美的激情。现代公司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同样如此。因此要想你所在的公司获得最好的市场价值,要想作为员工的你能够在团队中脱颖而出,不做到完美的境界是很难得到这一切的。主管真正欣赏的是能够将任务做到极致的员工。同事之间,真正能够比较的只有谁的工作业绩做到了最好,谁做到了完美的状态。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