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成于东汉初年,作者所述牧儿亡羊失火之事,在它之前的《史记》中不曾有半
字记载,由此推断作者大多根据民间流传所记。近年考古人员在秦陵作了精密的钻
探和考察后,认为秦陵封土没有发现盗洞,地宫并未被盗。既然没有盗洞,怎么会
有“羊入其凿”之享?这个“凿”我推断就是距地表不深,处于荒芜中的秦俑坑洞
口。秦俑坑是陵园的组成部分,当年的项羽军队虽然破坏了秦俑坑,但并未放火烧
毁,这从后来发掘出的三号坑元焚烧痕迹可以得到证实。原因是这支复仇的军队,
面对比豪华壮丽的陵园要简陋得多的秦俑坑,没有引起焚烧的念头,如果这时焚烧,
就不会有俑坑底部的14 层淤泥。
可以这样推断,当牧童赶着羊群来到秦俑坑区域时,当年项羽军队所挖掘的进
入俑坑的洞窟,多已被荒草和尘土掩盖,羊群只顾啃吃青草,并未注意脚下的地形
和地貌,故而纷纷坠入一号和二号俑坑中。一经“牧童持火照求羊”而失火后,使
有可能被误传为秦陵失火,再讹传为地宫失火,烧其棺椁等情节。这就是我认为秦
俑坑被焚毁的真正原因。张仲立先生(考古学家、中国秦俑研究会常务理事):我
首先不同意“沼气自燃”说。秦俑坑是一组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四周
的边壁和坑中的土隔墙均为夯筑,坑底用青砖墁铺,坑顶棚木上铺席,席上又复一
层胶泥土,胶泥土上又压盖一层2 米左右的封土,就连修建俑坑时所用的斜坡门道
也被用立木封堵,并用土填实。所以,完工后的俑坑实际是一组完全封闭的地下建
筑。要在如此封闭的建筑中烧起一把火来,并烧得非常彻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燃烧所需要的足够的空气。假如有沼气产生也难自燃,况且
产生沼气也不可能。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焚毁惨状,只能是在俑坑建筑被破坏成
千孔百洞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也就是说,在俑坑内部与外界有众多的地方可以空气
对流的情况下被点燃焚毁的。
能够造成俑坑严重破坏,使其千孔百洞,内外空气畅通不外乎有两种力量。一
是人为破坏,二是雨水破坏。而秦俑坑曾遭大规模洗劫这个客观事实,使得这一问
题无再复述的必要了。洗劫者要进入俑坑,就必须先挖开俑坑的顶盖,破坏俑坑建
筑。反过来说,只有首先揭开俑坑顶盖,才能进入俑坑破坏和掠夺。参加洗劫的人
越多,俑坑建筑就破坏得越严重,而俑坑破坏得越严重,坑内外空气对流就越畅通,
大火就烧得越彻底,大规模的破坏和掠夺为秦俑坑的焚毁制造了条件和良机。正是
置于这样一种事实,所以我在否定“沼气自燃”说的同时。也有理由否定了程学华
先生的“自焚”理论。
从俑坑出土的情况分析,它的焚毁在秦末汉初这个社会大动乱年代已是无疑,
同时也可肯定他说焚毁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数众多的集团。这个集团对俑坑的掠
夺并不是一般性质的窃取财宝,而是带有目的性地有选择地拿取。秦俑坑丢失的主
要是戈、矛,戟、剑等兵器和关键的车马器具及车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