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西点军校打造完美性格的男孩 > 第1课无条件服从做一名成功的服从者(第5页)

第1课无条件服从做一名成功的服从者(第5页)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第一次就做对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第一次做对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也是做好中国企业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有位记者曾到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在车间门口的条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作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其次,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拟定一个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制定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说:“你应该在一天中最有效的时间之前订一个计划,仅仅20分钟就能节省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牢记一些必须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员工,当你能够高效率地利用时间的时候,你对时间就会获得全新的认识,算出一分钟时间究竟能做多少事,这时,你就不再担心被老板炒鱿鱼了。

再次,先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巴莱特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最后,善于利用闲暇时间,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只有你善于挤压时间,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

作为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就是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工作,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高效率。

记住,高效率是职业人士走向成功的又一捷径。

8币事第一,分清主次

日常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拖延者都是不负责任、懒散懈怠的人;相反,在拖延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工作勤勤恳恳。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弄不清自己该先去做些什么,时而做做这,时而做做那,结果是什么都没做成。

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在所有他要做的工作里,他很难说出一个“不”字,因为他分辨不清楚一件事情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不管碰到任何事情,他都会付出相似的时间和精力。而结果是,他总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但却没有办法完成,所以他只好不断地拖延。

的确,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到位,避免拖延。

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许多人通常不知道把工作按重要性排队。他们以为每项任务都一样重要,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然而懂得安排工作的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通常会按重要性顺序去展开工作,将要事摆在第一位。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承认曾会见过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识,而是更多行动。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至少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过了一会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5分钟。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五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后来有人说,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1亿美元。

要事第一,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优秀的年轻人非常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因此,开始做事之前,他们总要好好地安排工作的顺序,谨慎地做好这件事。

刘丽是某私企经理秘书,几年前刚进公司时,刘丽还脱不了“学生气”,做事总分不清主次,每次经理布置工作时,她都认真记录,可到具体执行时便因种种原因“走样”:不是丢三落曲,就是缺东少西。

有一次经理出差,临走前让刘丽起草一份重要的发言报告,以备他一周后回来开会用。刘丽认为时间很充裕,可以慢慢准备。其后几天,刘丽只管忙着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转眼到了第六天,刘丽突然想到,经理第二天就要回来了,可报告还没开始动笔,不巧的是,刘丽这天的事情又特别多,上午要替经理参加朋友的开业庆典,下午又要接待已提前预约的客户。

等一切处理妥当,已临近下班,刘丽只好准备回家连夜赶写报告。当刘丽坐到电脑前开始写报告时,却突然发现,有些背景资料忘记带回家了,这可怎么办?第二天,刘丽只好一早就冲到办公室狂赶报告,总算在经理上班前勉强把报告写完了。

开完会后,经理把刘丽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质问她这一个星期的工作状况,然后严肃地说:“你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什么交出这样没水平的报告,甚至还有一大堆错字?”刘丽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老老实实地讲述了报告的完成过程,等着被“炒鱿鱼”。不料,经理长叹一声说:“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热情但不够成熟,做事情完全分不清主次先后。”随后,经理一笔一画在白纸上写下十个字:“要事第一,要务优于急务”,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刘丽:“秘书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一定要分清主次,才能把工作做好。”

经理的一席话,让刘丽茅塞顿开。从那以后,她抱着“要事第一”的原则,做事前先安排好顺序,忙而不乱,最后得到了经理的表扬。

要事第一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让这种重要的观念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每当一项新工作开始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重点去做的事。

然而,分清什么是最重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作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紧急的事情视为重要的事情。

其实,紧急只是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尽管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去接听,它们通常会给我们造成压力,逼迫我们马上采取行动,但它们却不一定很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呢?通常来说,重要的事情应是那些与实现公司和个人目标有密切关联的事情。

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年轻人可以将每天面对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且紧迫的事;重要但不紧迫的事;紧迫但不重要的事;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在工作中,只有积极合理高效地解决了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年轻人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其他工作;而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则要求我们应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剩下的两类事或许有一点价值,但对完成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