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僧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圆觉这才接口说道。
这一段话出自他的本名经书《圆觉经》。**刺激了爱意,也是人类生命轮回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些佛教在大乘时并不反对人类结婚,只是小乘时一味讲究修四果,避**,才有了出家不认家的说法。但不要因为爱意与**产生了厌帐嫉妒等等不良情绪,否则就要坠落地狱,到时候不是与地藏菩萨读经义,而是要变成饿鬼。只有舍弃其中不好的一面,专修善行,才能达到天人。
这是圆觉讽刺石坚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挂着为百姓,而行杀戳。
说完后,他合起手来说道:“万解珠量斗富豪,江山无主月轮高。娑婆泪海三千界,争入空王眼睫毛。”
什么富豪帝王,现在都过去没有啦。可怜这个世界的众生还在继续对富贵的福报看得极重,直到临死还在追求不肯撒手,让菩常常哭泣世人的愚蠢痴拙。再次嘲笑石坚的痴执。
石坚呵呵一笑,答道:“大师,为了减少天下百姓的战乱。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入地狱做饿鬼也好,做天人也罢,估计也只有到了这地步了,因为我心中还有执着不灭,想要进入大乘永远不可能的。”
众人再次响起一片哄笑。
其实了解石坚的人都知道,石坚根本不信神鬼,圆觉用这轮回之说。与石坚交谈,那是对牛弹琴。
但这时赵祯咳嗽了两声。石坚将眼光转向他,看到赵祯向契丹使者那边方向努了努嘴。那意思现在也不能过火地说,免得人家不高兴。
石坚心想,何必?现在宋朝对契丹的野心,那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表面上工作还是要做的。因此他改口道:“大师,我有几个问题不明白,能不能向大师请教?”
“不敢,请问?”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喝一杯水。必须用布滤后才能喝。为什么?因为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事实证明佛祖这句话说得是对的。现在因为显微镜,也证明了水中也有许多细菌,它们同样是生命。最早的佛门子弟也不能做田,乞食。为什么,一锄头下来,说不定会伤害许多生命。就连夏天也要结夏。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因为出门很可能踩死了地上爬行的蚁虫。可有这个说法?”
在金网经中就有入舍卫大城乞食一句。圆觉就是不想承认也不行。圆觉虽然点头,可还不知道石坚有何心意。
石坚问道:“这也是我第一个不明白的地方。既然佛祖如此珍爱生命。可因为养活佛门子弟,别的农民就会多种庄稼,多耕田地。那么佛门子弟不杀生,可这些生也因为养活佛门子弟,而由别人杀死。请问大师作行解释?”
石坚曾经臆想,这是天堑僧人懒惰。才想出来的借口。其实石坚最恨佛门的就是这一点,什么事也不做。化缘施舍,靠寄生在别人身上养活自己,还说得振振有词。
这个问题问得可有些刁钻,众人一起看着圆觉,看他如何回答。(未完待续)
(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得道
第六百三十二章 得道
目觉还在思索如何回答。石坚继续发问!“说到这里。轻小方一个问题需要大师解答,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这里的卵生指鸡鸭之类,胎生指我们人类还有猫马牛羊之类。湿生指鱼、蚊子之类。化生稍微复杂一点,指物体出生到成长不断地发生变化,现实中也能看到蝉脱、蚕蛾、蜻蜓等等。有色是指我们能看到的,无色是指我们看不到的,如鬼哪,山啃哪之类的东西。若有想,指我们普通的人类。后面是我的见解,一直以来认为若无想是指一个物体修道的境界。其实不然,我认为是指我在书中写的植物。不能说它们没有生命,花开花落,夏苏冬枯,这也是一种生命形式。若非无想,才是那种进入浑沌的修道境界。大师认为对否?”
圆觉已经知道石坚下面要责难什么。可是他还是不能回答,如果说草木花树没有生命,那他是睁大眼睛说瞎话,只是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性地不考虑这些植物。
石坚说道:“其实我们现在用显微镜已经看到了佛祖所说的水里的生命,我把它们称为细菌,这些细菌有的对卢有好处,有的对人有坏处。但它们确实是一种生命。可我们看到所有植物向阳的一面生长茂盛。其实植物有时候比这些细菌还要具有智慧楼 我不相信佛祖将这种生灵忘记吧?事实民间也有传说。说草木年数一久,同样也会产生精灵。所以道教将万物分为五行,金有金的心,木有木的心,水有水的心。火有火的心,土有土的心,佛祖既然将万物超度,大师,请问为什么佛门子弟要吃饭,要知道一粒米就是一粒稻种,一斤,生命。小,
“阿弥陀佛!”圆觉急得头上直冒汗,如果按石坚这样的算法,他自小到大,还不知道伤害多少生灵。
石坚问道:“再说,为了佛门子弟打坐问禅,就要乞食,不劳而获。请问,只有你们才能问佛。其他百姓就不能问佛?或者说你们为了超度世人,可你们自己都没有超度,有什么资格超度世人?就象在武将当中找几个没有识几个字的将军来,修改经义,你认为是否妥当?”
其实佛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许多佛门开始拥有田地,自己耕种。但这又与原始教义有所冲突。
现在圆觉早忘记了大理了。现在佛门,除了吐蕃外,以修小乘为主。立足自己先跳出三界。因此石坚这句句问话就象刀子一样刮在他心上。可以说,如果这些问题不弄明白,他的修行将会不进则退。
石坚这才说道:“请问世界上有没有绝对正确的事?不要说太阳,也有黑子。不要说钱权色,过多的留恋会使贪婪。不要说白天,如果没有夜晚人们将愕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佛祖尽量用一点浅显易懂的话。将那种空即不是空的玄妙境界。以及如何达到这种境界表达出来。因此我在《西游记》里写过一段故事。唐僧到了西天了,如来佛祖命令迦叶尊者带着他们取经书,结果守门的要红包。唐僧没有办法,只好将袈裟抵押。弄得迦叶尊者都有点难为情。但出了山门,孙悟空不放心,这个老头子是坏人。于是打开经书一看,上面一个字也没有。孙悟空就开始吵了,如来佛祖也不行。要还我们一个公道。”
都莞尔一笑,现在殿上众人不管持什么心理,基本上都看过这本书。想想那行,泼猴,是有点好玩。
“迦叶尊者还感到委屈,我是拿走最上等的经书给他们啊。佛说。那就拿次一等的吧。
那个差一点的就开始有字了。真正的经典一个字也不需要,本来就是空嘛。”
“阿弥陀佛!”殿上的人都在深思。而圆觉长长地吟出了一段口号。要知道石坚写这本《西游孝记》时才多大,就有如此的慧性毒怎么当时佛耳一个人都不重视呢。
那可不能重视,如果现在佛门抢人的话,估计第一个拼命的就是赵祯。
石坚再一次说道:“佛门真旨玄之又玄,不能用文字写出来,一写出来就落了下乘。无法讲清楚。所以死记这些经义不但着相,而且也无法理解真旨。就象我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用绝对来形容的物体。如皇上,有绝对正确的皇上?象华夏自三皇五帝后,唐太宗算是千古一帝了。可也有玄武门之失,有教子之失,有因为候君集,错责魏征之失。因此我们大宋立朝以来,设立谏臣台阁,来对皇上与群臣监督。与补失遗漏
听到这句话,众人再次点头。连赵祯也微笑,说得太有理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