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一听,便明白曹化淳是什么意思了。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搁这玩什么聊斋呢?
不过,他对于孙承宗的态度,依旧有些不敢相信,若对方真的是这次事件的焦点,那现在算怎么回事呢?
难不成,自己孙氏子弟的身份,值得一个朝廷重臣如此袒护?还是说,自己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绑上了孙氏的战车,参与到了朝廷的党争之中?
而孙承宗很明显也想去看一看文登的工坊,若是孙瑞所言不虚,那这些工坊的规模,恐怕相当之大。否则,绝对消化不了成千上万的流民,这里面单单是精壮男丁,便起码有两三千的规模。
同时,孙承宗还想看一下,孙瑞在文登的走私海贸,到底有多大的规模,能赚多少银子。
反正,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联名信上举报的内容,大部分确有其事,只不过和真相比起来,有所偏颇罢了。
对于孙瑞以官身从商的行为,孙承宗并没有生气,甚至还觉得对方做得对。
不然,哪里来的银子做那么多事情?
孙瑞有这个能力,赚得到钱,便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想敢做,有雄心魄力的人。而这个时候,朝廷最缺的,就是这种干才!
要知道,大明的官员千千万万,可这里面胸中确有真本事,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张嘴不离道德文章的人,却屈指可数。
孙承宗需要这么一个帮手,崇祯需要这么一个干臣,大明的百姓,也需要这么一个能办成事,能救命的好官。
远的暂且不说,若是当今朝廷能够和永乐时期一样,掌握海贸这条赚钱的路子,甚至以皇商的形式,在各类工艺品生产技术都十分发达的江南推行,那户部每年财政上的亏空,或许就能补全了,甚至内帑也能再次充盈起来。
想当年,永乐大帝又是南征交趾,北征残元,又是迁都北京,又是编纂大典,每一件事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但国家财政却没有因此崩溃,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下西洋赚来的银子。
这个时候,除了乡间村堡建设,设卡收取商税,城市商业发展之外,孙承宗对于面前这个治世奇才在工坊建设和海外贸易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明的工匠管理体系,官营工坊系统,此时也已经接近崩溃,如何改革,怎么样确保军队的装备供应,提升朝廷的收入,都成为了明廷君臣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明军普通士兵的战斗力之所以弱于建奴,军队装备的粗劣,便是一大原因。火铳炸膛,火药威力不足,甲胄不够坚固,甚至寻常的刀枪,也质量堪忧。。。。。。
这样的军队,在军事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如今,冷热兵器交替,士兵可以武装到牙齿的时代,如何能打胜仗?
换言之,孙瑞在文登所做的这些,所解决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大明需要立即去做的变革,都是大明正在面临的困境,他的成功经验,意义十分重大。
这便是孙承宗看问题和曹化淳不同的地方了,曹化淳虽然凭借在宫中的见识,也能看明白不少事情,但始终不如孙承宗看得深,看得远,他现在还只是想着抓到一些孙瑞的把柄。
一行人出了县衙,直接便往文登大小工坊所在的城东街区而去,那里是文登县城民用工坊的集中地。
而那些军用工坊和文登营军营一样,被孙瑞部署到了城东十里左右的军营之中,否则以文登当前的城池布局,根本无法新建那么多工坊,更别说容纳数千工匠同时干活了。
孙承宗刚刚一直被繁华的街景吸引,没有注意到街道上一些四通八达的地方,居然设置有小亭子,里面是一些值守衙役和班军,不时还走到亭子外维持秩序。
他现在坐在马车上,朝街边仔细一看,才发现文登县的治安如此之好,原来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孙瑞为此做了那么多事情,可谓是标本兼治,软硬兼施。
一个小小的文登县城,居然被治理得那么好,而且还是在商业繁荣,百姓富足的情况下,这足以证明孙瑞的真才实学。
“如此治国理政之奇才,便是不知兵也无妨,今后还可历练,说不定三五年之后,便是能文能武的国之栋梁了。”孙承宗看着前面骑马的孙瑞,心中暗暗想道。
“不过,这小子骑术倒是精湛,看来也是练过武的,有这个心胸见识,今后想要知兵事,便不难了。”
明末武人的地位相当之低,许多文官都不屑于习武,更瞧不上所谓的武人,对于最底层的士兵,甚至一口一个“丘八”。
与此同时,大明以文抑武之风盛行,各地前往监军的文官拥有着巨大的权力,这也就使得在文官的影响下,军队的指挥和作战,常常昏招迭出。
孙承宗深知这一点,但他身为文官,自然不会想着去改变武人的地位。不过,让有潜质的文官知兵,却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