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恢宏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历史上的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 年),秦国正处在向东方诸国发动最后攻

势的前夜。就在这一年,秦国开始了两件大事并行的宏伟计划。一是“初令男子书

年”,二是设置“丽邑”。前者是通过登记年龄,旨在扩大兵源和徭役。后者则是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两件事虽不能同义而喻,但用意却是一致的。由于这两件大事

的具体实施,秦国才得以把注意力完全投注于战争,并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于十七

年(公元前230 年)灭韩;十八、十九年(公元前229 年—前228 年)攻赵,并俘

虏了赵王迁;二十、二十一年(公元前227 年—前226 年)伐燕;二十二年(公元

前225 年)王贲率军灭魏;二十二年(公元前224 年)大将王翦出兵灭楚;二十五

年(公元前222 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灭齐,从此统一了全国。秦

国发动的吞灭六国的战争虽长达十年之久。但“骊山”的陵墓工程却秩序正常,并

未因战争而受到影响。这说明“设丽邑”的重要作用和秦始皇的深谋远虑。

由于秦国在战争中的节节胜利,这就为骊山工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人力、

技术资源。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历代国君包括秦始皇在内,对占领区都实行了“徙

民”的传统政策。在被徙者中,一部分是被赦免的罪犯,一部分是当地的旧势力人

物。而徙民的办法通常采取两种:一种是迁居,迁居到占领区的人,既有赦免了的

罪人,也有招募来并赐予爵位的人。另一种是“出其人”,即把一些旧贵族和商人

迁出本土。或是从原来的甲地迁到乙地,或者干脆把他们迁徙到秦的本土给监管起

来。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他把全国范围内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动

员起来,除北筑长城、南戍五岭的国防工程以外,还在首都周围展开了规模庞大的

两项土木建筑工程——继续和扩大修建骊山陵墓和建造阿房宫。于是有了“始皇初

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的历史记载。由此可以

看出,秦始皇陵墓的修筑工程,在高峰期的人数达到了七十余万。这些人中,既有

自由民,又有罪犯和替债者,同时还有一少部分的奴隶。而在自由民中,又以农民

为最多,同时还有市民、手工业者、商人和掌握各种技艺的工人。

由于秦法相当苛刻,人民动辄获罪,致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一座大监狱,大多数

的国民就自然成了程度不同的罪犯。而秦时大量的刑徒,正好成为大兴建筑工程的

无偿劳动力,并成为劳动大军的主体。秦律中没有罪犯刑期的条文,也未见刑满释

放的规定,实际上,秦代的罪犯就是终身官奴,要为国家服劳役至死方休。所以,

修筑秦始皇陵园的刑徒,包括以身顶债者和服徭役的农民,即使不被繁重的体力劳

动致死,也绝少有生还的希望。劳动繁重、鞭捶加身、精神折磨、死亡威胁等,构

成了他们自身凄苦悲惨的生活内容。

他们以生命为代价而留给后人的正是包括兵马俑在内以始皇帝陵墓为主体的伟

大的陵园建筑工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