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于丛林之中……”李鸣生讲完这个故事,静静地望着我,很是自信他说:“将
军俑头案的一切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其最深层的原因和悲剧性结局都可从这个故
事中得到揭示的钥匙和答案。”我一时没有完全感悟这个故事与将军俑头案的内在
联系,但却隐约地体会出一种味道。这个蚂蚁的故事到底给予这个案子什么样的启
示?我在久久地思索着。
第十二章 秦陵地宫之谜
中国古代的杰出文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会
有更大的考古发现。
——斯里兰卡总检察长西瓦·帕苏帕蒂
史籍觅踪
兵马俑军阵和铜车马的出土,无疑使全人类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在为这伟
大的历史奇迹惊叹的同时,也把视线投向了这伟大奇迹的母体——秦始皇陵地下宫
殿。这是一个更加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更加伟大和更难以令人置信的奇迹。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和形制,在浩瀚的史籍海洋中,不难窥见对它的记载。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地宫形状
作了这样的披露: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
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
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继司马迁开记载这段历史和秘密的先河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关于秦始皇陵
修建、焚毁及地宫形状的记述。如《汉书·刘向传》、《水经·渭水注》、《三秦
记》、《三辅故事》等。但这些记述均有明显地从司马迁《史记》演化的痕迹。如
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在他的得意之作《汉书·刘向传》中这样描绘:
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
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枭雁。……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
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棺椁。
而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渭水注》中,则描绘得更为详尽
: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造冢圹于骊戌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
皇贪其美名,因而藏焉。
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
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狱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室,奇器珍宝,充满其中。坟高
五丈,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
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连串的记载: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