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曲调对应在简谱里的数字是“四四一六一二、二五七六七一”。
越千江依次把书架上第一行第四本、第二行第四本……第六行第一本书抽了出来,重复的数字顺延。
书本被抽出后,每一个格子里都藏有一支长短粗细跟食指差不多的纸筒,纸筒密封得很严实,隐约能闻到火药味。
这是要……做烟花?
周不渡没事就喜欢做做小玩意儿,桌上摆着工具。越千江便把最先发现的一沓厚纸裁好,卷成纸筒,用糨糊粘住,继而按顺序把十二筒火药排成内外两圈,捆成一扎,装入纸筒,真别说,大小长短都刚刚合适。
然后就该填土了,必须把炮筒封口。
可是,泥在哪儿呢?
故事继续,紫元君、陈十四都是无关紧要的插曲,重要的是周不渡意识到他自己就是周温嵘,继而,两人相认。他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应该是在枉死城里,行在石桥上,经历心魔幻境之后。
越千江推开门,发现昨夜下了大雪,天地一片银白。
天还没亮,他快步走出小院,来到第一座景观桥上。
桥的正中心,果然放着一个木匣子。
泥土也要用木匣子装?
他笑着摇了摇头,但一把匣子捧起来,就笑不出来了,这上面竟然设了一个简易密码锁。
试试周不渡的出厂序列号,零四二?不对。
再试试五二零?这情话太土了,也不对。
试错三次,该不会爆炸吧?
越千江打起精神,冥思苦想,突然福至心灵,指尖轻点,按下四个数字:一、二、二、三。
只听“咔哒”一声。
木匣子没有爆炸,而是打开了,里面装着已经调配好的封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
也是周温嵘和越千江共同的生辰。
·
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因为周温嵘不喜欢庆生,越千江也从不把这天当一回事,虽然大多数时候,他都会给周温嵘煮一碗长寿面,但不能做得太漂亮,免得让他想起过生辰这回事。
然而,周温嵘哪里会忘呢?第一次偷下青阳山给周廷兰买琴的时候,他花一文铜钱买了个糖人堵越千江的嘴,那天正好是他们俩的生辰。因为父亲不认他、母亲不喜欢他,他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也会伤心,所以他不喜欢自己的生日。但他喜欢越千江,所以,每到这一天,他都会苦思许久,找个由头,买个糖人塞给越千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