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是柴荣提拔了赵匡胤,没有柴荣就没有赵匡胤的今天,于情于理,柴荣都对赵匡胤有着充足的信任和放心:
你会感恩戴德,你也掀不起大浪。
柴荣是这么想的,一直在想柴荣会怎么想的赵匡胤也是这么想的。
此外,就凭柴荣对赵匡胤的这份信任,将其看做自己的近臣和心腹,而非张永德、李重进之流的危险权臣,赵匡胤就比别人有机会渗透到柴荣御帐,从而做出手脚。
现在赵匡胤篡位成功,有人对比他和柴宗训,说什么最高权力就应该掌握在最有才能的人手里,但这根本就是个极度危险的伪命题,完全不具备实践性。
如果都认为自己是最有才能的,那是不是每一届皇帝都要先文攻武斗、血流成河的pk一下才能决定呢?
我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对赵匡胤非常鄙夷的原因,是这件事干的实在太没有良心了。
作为一个臣子,国家没有迫害你,是你应当得到的,但是皇帝特别的器重你、培养你,则是你额外修来的好福气,需要去感恩和回报。
郭威时期,赵匡胤从948年、21岁参加工作,第一次应聘岗位就被郭威留在了身边做亲兵,这期间耳濡目染、所学所获远远超过了同龄同年入职的其他人。
有些人会说郭威对赵匡胤没有太大的恩惠,因为郭威看不到赵匡胤的本事、没有给赵匡胤锻炼的机会,赵匡胤是在转归柴荣后才飞黄腾达的。
这个说法不对,赵匡胤是在柴荣从藩镇回到京城任晋王、开封府尹时候转归过去的,与其说是柴荣主动把他要走,我倒更倾向于看作是郭威主动把他交给柴荣的。
郭威何等人物,柴荣能看出来赵匡胤有大才,郭威和他的这个亲兵天天朝夕相处难道就没有发现?怎么可能呢?
郭威之前不用赵匡胤,就是留着这个年轻人将来辅佐柴荣的,此前不给其立功的机会,除了是进一步培养与厚积薄发,再有就是刻意的让赵匡胤在柴荣手下立功,然后让他去感柴荣的恩、承柴荣的情。
953年,柴荣刚被确立为接班人,赵匡胤就过去了,而当年冬天郭威的身体就不行了。
赵匡胤转投柴荣就是老皇帝给新皇帝找帮手、赔班子的手段,充分说明了郭威对赵匡胤的培养和器重。
柴荣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柴荣,赵匡胤就不会有展露才能的机会,别说什么是金子哪里都发光,能力这玩意儿替代性太强了。
没有赵匡胤,照样会有王匡胤、钱匡胤所向披靡、出尽风头。
在历史和集体面前,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能力只是基础,从来不是决定因素。
每每当我想到柴荣这么一个激昂率真的人,给予了赵匡胤如此充分的信任,最后却换回来这样的回报,都会难受的喘不过气。
连赵匡胤这浓眉大眼的都能背叛革命,那到底什么样的真心才能换得真心,难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就真的没有任何人和情感是可以相信的吗?
说了太多,真的不想再说了,下结论吧:
陈桥兵变就像一个镇魂符,给赵宋王朝定了性。无论这一家子后来怎么努力,王朝的上限已经决定了,悲惨的命运也已经决定了。
天道轮回,苍天从来不曾绕过谁。
本站网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