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大明侠客令长生经 > 第七十四章 合德飞燕(第1页)

第七十四章 合德飞燕(第1页)

赵合德家在应天府第三阶,正东天禄峰西侧的河西镇。

东镇抚司则在第五阶,路途太远,所以赵合德平常都住宿舍,只有节假日才回家,路上赵合德给家里发了消息,母亲已经备好了酒菜。

赵合德家也是很普通的独门独户。

民居大多如此,大明不喜欢修楼房,基本只有集体建筑才会修得比较高,至于住房问题,大明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会按户籍分配。

房子自己修,若是有钱,可以修得豪华些,但会限高,民居不允许超过20米。

赵家是老应天府人。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但应天府在1830~1950年期间重建,不得已离了故土,建成后便又回迁了回来,因为祖上出过举人,便被安排到了第三阶,当年赵家十多口人,所以宅基地划分了三百多平方。

因此。

赵合德家大是大,但却挺破旧的,看得出来,是百年老宅了。

其实赵家不需要这么大的宅基地,他们愿意的话,可以跟应天府衙门置换成百平米的,大约可以获得两百多万的补贴。

但这毕竟是祖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换。

至于新增人口?

如果没有重新开户,户籍倒是不会变动,但要另立户口,不是说你应天人就可以开应天户口的,新户口就比较严格了。

应天府一千五百万人口,真正有户籍的才五百余万,更多的人是来工作和求学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

户籍唯一绑定的只有土地而已,其余教育、医疗、养老,从地方各都司到南北直隶都是用的同一套标准,并无区别。

教育全面免费,医疗在非主观病症上也是全部免费,但个人修炼出岔,这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就不受医疗保障了,至于养老,朝廷的赡老院全部都是免费的,而且出入自由。

老人们完全可以一居家,二四六去赡老院聊天交友。

死后还有漏泽院,免费的墓地……

至于户籍绑定的土地,别看应天府户籍分宅基地,农村不仅分宅基地,更分田,只要愿意种,不荒着,当地又有空闲的地,你想种多少种多少。

当然,只允许家庭种植。

而且不允许机械耕种……大明满世界屯田,根本就不缺粮食,个人耕种一般是自给自足,至于收入问题,每耕种一亩地,朝廷每年就发放2000津贴。

别嫌少。

作物又不是不能卖,只是大多数不会去卖罢了,种田也只是为了自给自足,毕竟教育、医疗、养老都不花钱了,钱都是实打实余下来的,人民生活非常轻松惬意,所谓种田,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真正的田园牧歌。

从各都司到南北直隶,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朝廷也不喜欢人口都堆在城市,所以哪怕是最发达的应天府也才一千五百万人口。

有户籍的应天人更少。

当然也不存在应天户口高人一等的情况,没这个说法,老赵家也没这个观念,赵父赵母一眼看去就是那种忠实之人。

实际上也是如此。

赵家门前有半亩零碎的地,就种了些青菜葱蒜,做菜需要的一些小料都是门前采摘的,肯在田地里下力气的人,总归是接地气的,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骄纵。

赵爸叫做赵汉年,赵妈姓张,一般都称呼为张氏。

能够生出赵合德这样的女儿,赵汉年也是丰神俊逸之人,特别是胡子很长很漂亮,看到的第一眼就想起一个词“美髯公”。

张氏反而普通些,但气质好,一眼看去就知道是那种贤惠的妇人,她身量不高,右脚有点跛。

听说赵汉年和张氏是青梅竹马。

并非赵汉年练功废了才娶的张氏,当年赵汉年娶张氏的时候,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你不曾弃,我亦不离,两人的感情在河西镇引为美谈,都说赵家是良善之家。

赵合德能进锦衣卫,家风是帮了大忙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