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是被通货膨胀所困扰,表面上看岁入没有减少多少,实际购买力却严重下降。
而大唐这里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紧缩。
安史之乱后,粮食价格开始逐渐回落,并长期保持平稳一直到唐末战乱。
这根本就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朝代初期,动荡平复,百姓安稳下来,重新开始正常的生产秩序。
此时人少地多,余粮极多,粮价很低。
百年之后,朝代进入中期,人口增长,偏远地区的贫瘠土地也被开发出来,粮价仍然保持相对稳定。
再之后,土地压力开始增大,余粮被不断增加的人口消耗,粮价开始上涨。
晚唐却一反常态,乍看上去似乎不错,但深究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粮价平稳的同时,其他物品的价格却一路走低。
两税法实行后,税收缴纳物从钱粮布帛及各种杂货统一改成了钱币辅以粮食。两税法实行不过四十多年,纳税折算钱所需绢布便从两匹半增加到了八匹,百姓负担较之从前加重两倍有余。
为何?因为大唐铸币太少导致通货紧缩。而粮价看似平稳,实际上已经上涨了不少。
这么重的税收自然是难以维系的。
很快,随着百姓逃亡日益严重,大唐帝国的税基越来越浅薄,到唐宣宗那会,就只有宪宗年间收入的七成了。
这还是吃了武宗灭佛红利情况下的收入。
差了不少,不过倒也能勉强维持。
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大唐说不定还有机会突破三百年大限。
但是嘛,能力在水准线之上的皇帝不是代代都有。
在历经了宪、武、宣几位还算可以的掌舵人之后,大唐等来了躺平帝唐懿宗和娱乐达人唐僖宗。
捞钱的本事比不上父祖,花钱的能耐却要高超得多。
国库入不敷出,军人待遇一降再降。曾经发钱发粮,现在改成发布帛。
看成色,啧啧,怕不得和自己老爹一般年纪。
拿到工资的神策军将士傻了眼,糊弄你爹呢。
这待遇,爱谁谁,劳资不干了。
你不干,没关系,有人乐意干。
唐神策跟清八旗一般,都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八旗那是大清国族的自留地,想挤都挤不进去。哪怕是后期一个个都穷得当裤子了,也还一个个端着架子。
但神策军不一样,是向全体大唐子民开放的。
处于市农工商最底层的货郎们可是很乐意有这么一份兼职的。别说低薪酬,花钱买都成。
于是军营中的健儿都换成了长安坊市中的商贾,平日里照顾自家生意,临到检阅,便装模作样一番。
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大家一块玩呗。
财政紧张发不下来工资便免不了军人经商搞副业,唐军如此、宋军如此、明军清军如此,甚至后来某个国旗上印着五角星的天南小中华也这么玩。
长安城中醉生梦死,屡试不中的丑陋才子在山东燃起熊熊烈火,宋代史书中的吃人魔王黄巢转战万里,屠光广州胡商后北上直扑潼关。
齐克让领兵据敌,士卒饥寒交迫,军饷更是连影子都没见到。
唐帝征发神策军,却只是送菜。很快,长安再次沦陷,唐皇仓惶出逃。
只是这一次,却再也没有了复兴的机会。因为帝国的税基彻底完蛋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