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儒道至圣等级境界 > 第1827章完结(第2页)

第1827章完结(第2页)

第二条,犹豫不决。众人一看更无所谓。

当年有逆种或妖蛮捣乱,发布各种假的众圣经典,甚至篡改《论语》内容,丑化人族众圣,制造一些明显前后矛盾的内容。即便没有那些逆种篡改的内容,众圣经典原本中也记载了孔子的一些人性弱点,在一些事情上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并非完人。

众人看了第三条,心中一惊,这第三条才是千百年来第一次。

方运批评孔子在政治理念方面,一味崇古,天真空洞!

看到这第三条批判,许多高文位的读书人不仅没有愤怒,反而长长一叹。

这么多了,终于有人说出一部分人想说的话。

孔圣虽然有一些瑕疵,但在教书育人方面,在待人接物方面,在许多地方是真正的楷模,他说的道理,他的言行,充满智慧,传承万载不朽。

方运认为,孔圣的仁是对的,但“仁政”就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人族在各种私下文会中尤其是法家人杂家人,都讨论过这一点,但因为牵扯太大,没有在这方面指责孔圣,毕竟一旦儒家圣道动摇,各家也可能受到影响。

但现在不同,方运直接抢夺了儒家的政道力量,对儒家的影响会小很多。

方运通过两个角度议论为何孔圣的政治理念天真空洞。

第一个角度是人性,方运拿出之前和医家联手调查的数据,利用从小分开的双胞胎兄弟姐妹的喜好、性情等等来作为论据。

这个调查之前方运用过,证明有人与生俱来的固有特性,孪生兄弟姐妹哪怕在不同的环境成长,哪怕从未见过面,他们长大后,在很多方面的喜好或习惯都会惊人一致。

方运以这个论据证明,人性之中有固有的东西,是极难被改变的,孔圣认为君臣愿意施仁政,认为百姓可以被仁政教化,这是一厢情愿的天真幻想。

方运的第二个角度,理想与现实。

方运认为,孔圣虽然从粗鄙的低一步一步成长,最终成为人族百代师,开创了仁政的理念之后,但最终走上一条建造空中楼阁的道路,忘记了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政”的最后一步。

住在黄土地上的一家人种粟米还是开辟水田种水稻?冶炼铁犁应该是弯刃还是直刃?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欺负是应该让双方和解还是惩罚施暴者?一个妇女丧夫后挺着大肚子争夺家产应该怎么办?一个女子被父母被迫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是忍气吞声还是勇敢反对……

这无数的问题,都是政的最后一步,都需要具体而现实的解决手段。

人族有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心思,数不清的活法,数不清的困难。

人族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

仁政从来不是人族最需要的。

不断的革新才是。

方运认为,有教无类,即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正确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也是可能的,但这个过程不是去追求什么尧舜周朝那种落后的文化、制度或生活方式,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去达到内心的至高境界。

坚守先辈优秀的精神是绝对正确,而且要不断坚守,但过度崇拜古老而轻视现在甚至未来,必然迈向腐朽!

人可以仁,政则不能。

仁政必然意味着亡国。

方运最后列举出历史上无数例子,比如春秋五霸,比如战国七雄,比如秦汉的延续,人族每个国家的强大,其内在核心都不是仁政,用铁一般的事实击碎了假象。

方运在这条最后重申,他个人特别希望人族是行仁政的,但实际上,在弱肉强食的圣元星,在更危险的万界,仁政是一剂剧毒。

幻想和理想,一定要区别开。理想是应该有且可以实现的,仁政是应该有但属于不可实现的幻想。

仁政可以当幌子,甚至可以假意树立为绝对正确,假意树立为普及世界的观念,但如果真正严格施行,自己的国民相信,那就会成为一个族群的枷锁,甚至断头台!

孔圣认为仁能解决一切,而孟子则单独把仁与政相结合,重点阐述过仁政,所以,这第三条不仅批孔圣,也等于在批孟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