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儿时都曾拥有过伟大的梦想。只是不知道在成长岁月中的何时,被改掉了、丢失了,或因为我们给予的滋养不足,梦想的种子仍深埋在土里,难以发芽。
就在今天,找回您真正的梦想,不管过去这段时间里,曾将它藏在何处,或被改掉,或被“偷走”,把梦想找回来,并且确信您的梦想必能成真。
或许在找回梦想的同时,会遇到一些专业的偷梦人,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邻居,甚至是你的父母或配偶;他们会在你兴致勃勃述说你的梦想时,神色郑重地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要你脚踏实地好好做事;不要说的比做的多,先做到再来说也不迟。
只要你本来就是脚踏实地的人,只要你紧紧握住梦想,你可以不用怕这些人的冷嘲热讽,因为他们无法再次偷走你的梦想。而所有偷梦人泼向你的冷水,足以灌溉你梦想的种子,使之茁壮成长为大树。你可以感谢他们给泼的冷水,真心地感恩,因为待你梦想成真之后将与他们分享。
心灵小贴士:
心爱的东西不见了,可以再去买;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回来;惟独梦想,若是丢失了,就难以再寻觅回来。除非您愿意,否则没有人可以偷走您的梦想。
自信支配着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他们把自己上学、择业、婚姻……统统托付或交给他人,失去了自我追求、自我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
有个“锁住”自己的故事,说的是有位同事经常管不好自己的钥匙,不是弄丢了,就是忘了带,要不就是反锁在门里边。他的301室办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门也不是个办法,配钥匙时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办公室。这下无忧无虑了好些时日。有一天他又没带钥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办事了,又吃了闭门羹,于是他在303也放了钥匙。外边存放的钥匙越多,他自己的钥匙也就管得越松懈,为保险起见,他干脆在304、305、306……都存放了钥匙,多多益善。最后就变成这样,有时候,他的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进得去,只有他进不去,所有的人手中都有钥匙,只有他的钥匙无处可寻。
到这时,他那扇门锁住的,就只是他自己。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上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充满了自信。正像林润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其所左右,执著却不偏执”。
上面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心态和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是失败的思维方式,自卑的心态,必然会产生可悲的结果。后者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充满自信的心态,必然会产生成功的结果。
前者过高地估计他人,而过低地低估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这样,越是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模式;越是跳不出自己的思想模式,就越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如此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会受到一次伤害,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让别人来操纵,可悲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后者因为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受他人操纵。
画展里的这种情况,我们会在现实生活里常常碰到。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常常会出现不同的待遇,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果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人世间每一个人的眼光各不相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不尽一样。所以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产生自卑感。爱迪生曾经试用过1200种不同的材料作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批评他:“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如果我们遇事都能这样想,采用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哪里还会有烦恼,哪里还会有自卑感?人的自卑感的存在和产生,并不是由于自己在能力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自己有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为什么会产生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呢?是因为有些人常常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和评价自己,而喜欢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说白了,就是喜欢拿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尤其喜欢拿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相比较。原本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是不能进行比较的,越比较,就越会产生自卑。这些简单、明显的道理,只要你相信它,接受它,你就会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摒弃自卑,找回自信,学会由自己支配自己,由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去计划自己的人生。
心灵小贴士:
也许只要吃个冰淇淋,或是品尝个甜滋滋的巧克力,都可以带给你无比的喜悦。虽然可能会让你担心发胖而心里不安,但为了享受那份惬意还是值得的,不是吗?
自信让你绝处逢生
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自己一张出类拔萃的入场券。但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不懂的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整天庸庸碌碌、不思进取,给自己设计太多的退路,在这些退路里,他们心甘情愿让自己的生命享受安然,他们的生活没有悬崖的威胁,但也永远没有翠绿的春色,没有居高临下的辉煌。他们也许拥有堪称高寿的生命的数量,却无法拥有留之久远的生命的质量。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空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晨星,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4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无从知道,但我确实佩服他的胆识。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那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生命就像一个容器,他的容积是预先确定好的,容器里无意义的东西多了,有意义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给自己一片悬崖,实际上也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平庸在生命里的体积,让人生的美丽充满我们的每个日子。
心灵小贴士:
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成长的过程中给自己一片悬崖,可以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让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呢?生活没有悬崖的威胁,但也永远没有翠绿的春色。
勇气在希望就在
有了希望,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梦想。但一个人不能总是活在梦幻之中,只有那些为梦想而不断奋进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接触社会,到社会上去做事、去娱乐,做一个能够自如地在社会上获得事业的快乐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印度的独立运动先驱甘地,是全世界著名的民族英雄,历史学家们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勇气。”而事实上,甘地小时候是个敏感多疑、瘦弱多病的人,也是一个对人和事、对世界、对神秘的天堂地狱都怀有深深畏惧的人。可是,他最终却成为一个勇气十足的伟大英雄。我们都知道,甘地的不抵抗合作运动是要拿血肉之躯迎向敌人的枪炮的,要是没有足够的勇气,这种行为根本无从谈起。他的这种勇气从何而来呢?很显然是他本身努力的结果,他在残酷的生活和斗争中磨练出了足够的勇气。从一投身印度独立运动起,他就知道,必须做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只有无畏,才能勇往直前,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以自己的至高信念,以自己的坚强毅力,最终使自己成了一个有勇气的人,一个大无畏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甘地在反英民族独立运动中,多次被捕入狱,但他从没沮丧,仍然毫不动摇地领导大众坚持斗争,使印度获得了独立。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作为民族英雄、印度独立之父,他将永远活在印度人民心中,永远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
甘地由小时候的胆小懦弱,变为后来的具有大无畏精神的民族英雄,这完全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改造自身缺陷的结果。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勇气一方面自然有天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自己与世界的认识,是在生活的磨练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心灵小贴士:
追求理想,需要足够的勇气,假如你明白自己有懦弱的一面,就应当学会坚强。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勇气,你就多了几分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希望。
敢于尝试才会赢
在人生的紧要关头不能总是萎缩在角落里,此时你如果不能勇敢地站出来,那成功的机会就会与你失之交臂。在我们的工作中,其实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旦得到了可以尝试的机遇,就不要放过。只要你肯迈出一步,生活就会还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春节刚刚过去,一家公司忽然要和另一家大公司签订合同,需要谈判,但是这家的公关人员恰巧都在这段时间出去培训了。这家公司的老总要求公关人员马上回来,但是机票非常紧张。情急之下,老总只有动用总经办的文秘人员上阵。老总心里也很不踏实,他对这些文秘人员心存一点点的怀疑,要知道这些年轻人做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谁能保证临时上阵还能攻克公关工作呢?这时有几个年轻人报名,老总马上给他们提供一些资料,让他们赶快熟悉,自学演练。这几个年轻人在这两天之内也积极地查找资料,调查情况,自己还找来一些谈判的案例仔细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并且在下班以后他们还进行了一次模拟谈判。两天后,他们镇静地走近谈判桌,他们清晰的思路、真挚的热情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对方很愿意和他们合作。
合作伙伴根本没有想到几个年轻人是临时受命,他们看到了就是这样几个谈吐不凡,风度翩翩,据理力争的人。他们是那么的负责,那么的优秀!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我们是做什么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另一项工作,而且尽力去做,谁又能否认我们的努力呢?正如前述,年轻人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公司争得了重要的机会,自己也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
他们向100名公认的成功人士发放问卷,最后经统计发现:他们每人平均做过18份工作(包括读书期间所做的,还包括以后从事的一些职业)!他们一般都身兼数职,对一些自己没做过的工作表示很愿意尝试,对一些自己特别钟爱的工作表示一定要去做。他们一致强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