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下,最近收购一下牛角,牛筋和马尾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制作弓弩的好东西,估计开春要涨价。”
袁百车说道。他这是允许手下人做买卖了。
“侯爷,这都是小事情,给朝廷上书啊,赶紧抽调咱们南下。这草原连个没有羊膻味的娘们都找不到。听说南边的娘们水灵啊。”
一个瘦高的校尉一边烤羊腿一一边说道。
“对啊,侯爷这是正经事儿。”另外一个人也说。
今天不是正式的会议,更像是聚餐。大家说话都很随便。
袁百车摇了摇头,他也想啊。
可是也知道不大可能。定北王亲自南下了。局势应该很是紧张,可是他袁百车,白铁兵、童刚、这镇守北方的三将。
在广袤的北方勉强算是够用。真要是抽调走一个,那就说明定北王也镇不住局势了。
那就是天下大乱。所以他内心是很矛盾的。希望南下立功,又不想南边真的乱了。
他们一旦有一支部队被抽调了,这些地方的势力就会产生空派,一旦再崛起一个力量迅速变大。后边又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这草原的部落势力,就跟狼群一样,分散开来温顺如同绵阳,一旦让他们出现一个狼王,瞬间这些分散势力聚集起来就是强大的敌人。
“如果我们被抽调了,那就是出大事了。”袁百车感叹。
他现在是北军都督,很多事情不得不去考虑,不能光是想着南下打仗。既然是都督就要全盘考虑整个防区的事情。
知军都督府的人刚刚送走,王元吉正准备给安小山写信,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儿子安全,坚决不要放弃铁子关。
表面上的坚决那是没办法,私底下还是要想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封加急文书送到了兵部。
所有人都以为是什么重要的军情,赶紧打开,一看却震惊了。然后这封书信就送到了王元吉手中。
却是安小山到达了樊阳之后给王元吉,或者给军中这些青年递过来的一首诗。
王元吉看了之后朗声读了出来:
送王大郎之铁子关有感,有人说文脉在江南,我大乾读书人不及江南多矣。从前我也这般想。
如今看来谬矣,国有危难,我大乾之读书人却毫不犹豫弃笔赴戎机,可谓丹心照汗青。此等胆魄热血焉是江南缚鸡之力的书生可比?
文脉或许在江南,但文胆热血必在我大乾。
壮哉!我大乾读书人。
赋诗一首以疏胸中之气。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左相王元吉读的是老泪纵横,这一首诗他儿子王大朗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好一个‘弃笔赴戎机,丹心照汗青’”礼部尚书闫璐听得热血贲张。当然这位老人家的血就没冷过。
“好一首从军行。我家那两个怕是拦不住了。”吏部尚书崔克难惆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