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伏藏大师白玛多吉简介 > 第272部分(第1页)

第272部分(第1页)

十分钟后,他已经接近亮光边缘,发现那亮光不是普通的日光,也不是淡灰色的天光,而是一种淡淡的白光。

白光来自空中,而悬在空中的,不是太阳,亦不是月亮或星星,而是一个巨大的蜂巢状球体。

那球体的悬空高度至少在百米以上,所以并不给人以压迫感。那些整齐排列的单个蜂房看起来相当规整,与大自然中蜜蜂筑成的蜂巢有着明显不同。当然,那不可能是蜂巢,而只是按照蜂巢的结构原理制造出来的一种人工建筑物。

“人工?不不,不可能是人工,迄今为止人类的建筑技能也不可能制造出如此独特的空中楼阁。况且,它的体型一定是巨大无比的,要想把这么大的建筑物释放到空中去,然后静止不动,除非是使用航空航天类的高科技手段,但即使是如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也未必能达到这种匪夷所思的技术程度。那建筑物在百米之外,不可能从这里登上去,除非有一道登天的天梯……”

林轩向上仰望,直到脖子酸了,才缓缓地低下头休息。

以他的智慧,竟然无法解释那蜂巢结构存在的动力、原因、用途、出处,这实在也是前所未有的。毕竟他的知识相当广博,在阅读了大量地球未知神秘事件资料之后,他对地球上五千年来发生的各种诡异事件都有所涉猎,虽然不能过目不忘,至少也记住了提纲挈领。

“可以肯定,它从来没在任何资料上出现过。”他下了结论。

蜂巢结构处于一个直径数百米的不规则圆井中,井筒呈喇叭口形状,下小上大,没有任何人工开凿痕迹。

林轩用心观察,井壁是粗糙山体,很多地方都能借力攀爬。如果井口能通向山外,那他就有信心由此处逃生。

蜂巢结构的背景是一片白茫茫的冷光世界,林轩手中没有望远镜,所以视界的极限只有七百米左右。他极力向上望,感觉那冷光不像是自然光。正常的自然光来自于天幕,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内的天幕大多数时候是湛蓝的,即便是飘雪的阴天,也应该是浅灰色而非白色。

林轩综合考虑,确定不可能借助这里逃生,也明白自己无法抵达那蜂巢结构,所以只能放弃,继续寻找原先生一行人。

恰好,当他不经意间回头时,看到极遥远处有三条人影急匆匆地赶上来。

“是谁?难道又有人穿过了隧道进来?”林轩一惊,随即躲进侧面的暗处。

几分钟后,那三人走近,竟然是原先生、虎梦禅师和星三郎。

这一次,林轩又是吃惊又是困惑,因为在绳索上那一战,三人已经正面交锋,原先生、虎梦禅师合力重创了星三郎,彻底控制了局势。可是,现在看他三人的模样,竟然毫无芥蒂,并肩而来。

“又是蜂巢结构——这与我们在断崖上看到的应该是同一个,它的存在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星三郎首先开口。

“指北针全都失效了,我们怎么辨别方向,确保是沿着垂直于石壁九十度的方向前进?要知道,在庞大的地底结构里,每错一度,我们就要多走数百米甚至数公里。”虎梦禅师说。

指北针只能在地表起作用,一旦深入地下,在各种矿藏、磁力线、引力误差的影响下,不失效也会发出混乱指示,让探险者无所适从。

“我用的是‘五步丁字尺法’确定方向,每走五步,就会开始一轮测量,确保步步正确。现在是性命交关的时候,我绝对不敢马虎。”星三郎回答,“到了这里,再向前四倍距离,就能到达从前测算到的地球浅表层分岔口。”

“我终于知道它是什么了——”一直沉默向上仰望的原先生突然开口。

第二百九十二章 绝地中的天启

“是什么?”虎梦禅师问。

“那是宇宙构成的最基本结构,要想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就必须选择一个最科学的结构形式——或者说,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淘汰的进化结果,均匀六面体的蜂巢结构,能够抵御各方面来的压力,始终保持均衡受力。它之所以能自由飘浮在空中,其原理应该是众力平衡的结果,它化解了所有星体的吸引力、星球间的排斥力、宇宙震颤波的分解力……”原先生伸展双臂,高高地向上举起,做出拥抱那蜂巢结构的姿势。

“可是,这里是地球的最低处,它怎么会在这里?是……是‘天启’?”星三郎皱着眉,极力思考后,迅速找到了另一个答案。

“没错,是天启,隐藏在地球内部,给地球人留下通往光明之路的路标。”原先生回答。

林轩忽然记起了那位穷尽毕生之力探索“大山心脏”的阿拉伯高手:“大山有心脏吗?是否可以这么看,大山的心脏只不过是深藏在石头内部的宝藏?金银珠玉是宝藏、钻石秘籍是宝藏,但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人类自己杜撰制造出来的金钱类宝藏,阿拉伯高手心中的宝藏则远远超越了这些,寻求的是对人类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天启’。只不过,他用‘心脏’来代替‘天启’,是一种更容易让世人接受的说法。那么,他现在是否已经找到了想要的‘天启’呢?”

他还想到,许多藏地之外的智者,把藏传佛教中最宝贵的“伏藏”转换了概念,将其称为“天启地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人类的智慧来自于天,要想将这些智慧隔代相传下去,没有上天给予线索是万万做不到的。所以,无论是伏藏师还是掘藏师,都带有“天启、天命”的成分。

既然原先生将蜂巢结构看成是“天启”,那么它的神秘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星三郎从背包里取出一架黄铜单筒望远镜,快速拉开,变成六节、一米长度的超级镜。

他举着望远镜向上看,迅速向其余两人汇报:“蜂巢结构距离地面一百米,它背后的空间无限延展,已经超过了望远镜的极限。除了蜂巢结构,这巨大的深井里没有其它可关注的东西。”

虎梦禅师问:“你这架望远镜的观测极限是多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