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精力疲惫。忽然中伏。更使大军乱作一团。不知敌方有多少军队。
赵弘大惊。知道中了丁淮地埋伏。却也不慌张。丁淮只有五万人。要想完全伏击自己地八万大军却也是不可能地。于是。慌乱之中。赵弘命令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全军赶紧撤出天石峡。
但是。令赵弘没有想到地是身后地退路已经被不断落下地巨石、滚木以及自己士兵地尸体给堵得死死地。大军根本无法撤出。无奈之下。赵弘咬咬牙。命令全军向前突击。冲出天石峡。只要能出得了这个峡谷。自己才能有生还地希望。
本来黄巾军早已慌乱成一团。四处乱撞。一旦得到赵弘下令向前冲出天石峡。求生地本能使得黄巾军众杂乱无章地向峡口冲去。慌乱之中相互拥挤、踩死地人不计其数。局面惨不忍睹。不过令赵弘深感欣慰地是丁淮并没有采用火攻。否则自己地八万大军还真是会在此全军覆没。但是更令赵弘迷茫地是自己地斥候竟然没能探到丁淮大军已经跑到了自己地前面。
其实也不能怪赵弘。赵弘行事算是很小心了。只不过赵弘派出去地斥候得到地情报都是假地。丁淮命令一万军队在后面缓行。并将队伍拉得很长。给斥候一种大军在行进地假相。由于斥候探听情报只能远远观望。并不能离近。当他们看到长长地官军队伍。便当作了丁淮地主力。其实丁淮早就亲率主力昼夜行军来到了这个天石峡。这个赵弘大军地必经之地。也是一个极佳地伏击地点。
在经过一整天地准备和休息之后。赵弘大军才如丁淮所预料地那样进入了伏击地点。本来丁淮也想到用火攻必然能让赵弘地八万大军全军覆没。一个不剩。但是却担心有伤天和。毕竟黄巾军中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只是一时受到张角地迷惑才走这条道路地。所以丁淮并不想多造杀孽。只在唯一地出口设下了重兵相待。
谷内黄巾军争先恐后的逃到峡谷出口的时候,一个个都傻了眼,只见谷口对面是密密麻麻的官军,里三层外三层,而且个个都是手持弓箭。想起第一次的时候官军弓箭的威力,黄巾军不禁都头皮发麻,两脚发软。
就在黄巾军不知到底是向前冲还是向后退的时候,忽然官军一起大声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这句话犹如是一根救命草一般,一般来说,在冷兵器时代,更确切来说,在汉朝或者汉朝之前的时候,很少出现不杀俘虏的现象的,因为如果俘虏数量太大,一是需要大量的士兵去看管,有些时候俘虏一旦闹事,很难平定,即使平定下来也会对自己的军队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害,甚至会影响到军队的士气;二则是俘虏也需要吃饭、穿衣,和一般士兵没什么两样,存留大量的俘虏只会增加军队的开销和粮草的耗费。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将俘虏进行坑杀,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大将白起坑杀了赵国的七十万俘虏。
于是,几乎所有劫后余生的黄巾军都选择了放下兵器投降这条道路,等赵弘灰头土脸的带着数百亲信来到谷口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士兵差不多都投降了,只剩下五千多人仍然手握兵器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自己的命令,是战还是降。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很聪明的选择了投降,经过这两次的较量,赵弘算是对丁淮心服口服了,并且已经是彻底的害怕。即使这次赵弘能够侥幸逃脱,恐怕下次再在战场上遇到丁淮的时候,赵弘会不战而逃,这也就是人常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让对方从心底害怕你才能做到,并没有任何特殊情况。
此一战共歼灭黄巾军三万人,其中自相践踏而死的就占了两万多人,丁淮士兵无一死亡,甚至连受伤都没有,可谓是绝对的完胜。并且有了赵弘的投降,丁淮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事先安排的细作都没有用上。
其实,赵弘攻打庞德驻守的大营,收降了一万多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原来投降的黄巾军,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丁淮穿插在其中的细作,一旦丁淮从长社回来继续进攻宛城的时候,这些细作便会在城中放火或打开城门,宛城则不难被攻下,没想到天石峡一战,胜果竟然远远超出丁淮意料之外,所以城内的细作也就用不上了。
赵弘的投降,使得整个南阳的战事就算全部结束了,在经历五十天的战斗中,最终以丁淮所率官兵的大捷而告终。丁淮总共收降了黄巾军的精壮四万五千人,使得丁淮的军队达到了九万五千人,丁淮留庞德率军三万五千人镇守南阳,以防汝南彭脱,自己则率领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去长社救援皇甫嵩。
。
正文 第十章 再见皇甫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8 本章字数:3039
长社波才大营。
“赵弘这个混蛋,不但将宛城给丢了,并且十多万军队竟然一个月就丧失殆尽,还给官军送去了几万大军,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想不通张曼成当初怎么就选中这个笨蛋当了副帅,真是用人不当”,得到南阳败报,波才忍不住大发雷霆。
副帅邓茂见波才大发雷霆,连忙挥手让前来报信的几名南阳败兵退出营帐去,然后满脸恭敬地对波才道:“姐夫,如今丁淮率军六万乘胜来解长社为皇甫嵩解围,我军是不是要分兵抵挡?”
波才眉头紧皱,摇了摇手,道:“不可,听南阳败兵所说,丁淮此人虽然在四路统帅之中年龄最小,却是最难敌对之人,若是我军分兵相抗,很可能会被其各个击破。而且丁淮、皇甫嵩皆是善战之人,我军之中除本帅之外几乎无人可与之抗衡,所以分兵之计乃是下下策。”
邓茂见状道:“那姐夫的意思是,放任丁淮和皇甫嵩合兵一处?”
“嗯”,波才满腹心事的点了点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若是南阳战事能够再坚持一个月,皇甫嵩必然已被我军完全歼灭,到时我军则可与宛城黄巾内外夹攻,任他丁淮有三头六臂也是非败不可,只是。。。,可惜呀可惜,张曼成若不早死,岂容丁淮小儿得知乎,可恨赵弘这个混蛋。。。”
邓茂好像想到了什么,连忙对波才道:“姐夫,既然丁淮远途来援,我军何不在其必经之路长葛设下埋伏,出其不意,重创敌军。”
波才以一种“你是傻瓜呀”的眼光看着邓茂,心中不由暗叹,自己怎么就有这么一个傻冒级的小舅子,若不是看在你姐姐的份上,我早就让你去喂马了。邓茂被波才看得直发毛,不知道到底自己的计策好不好,于是便问道:“莫非姐夫以为此计不行?”
波才懒洋洋道:“丁淮是什么样的人,刚刚在天石峡就以这种计策大败赵弘,岂能会去中这样的计,再者说,皇甫嵩也不是一个傻冒,我军一旦前去设伏,少了恐怕没有效果,多了则皇甫嵩会趁机发难,此计大大不妥。”
邓茂听了不由一阵脸红,不敢再随便开口,生怕再被波才看不起。
波才沉思了一会,对邓茂道:“传令,全军撤回,在五羊坡结寨扎营。”
“五羊坡”。邓茂心头念了一遍。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地方好像有什么不妥。一时之间又想不到有什么不妥之处。只好按照波才地命令去集结大军。
五羊坡是在皇甫嵩大营东南方向地一个高坡。由于位置较高可以看到皇甫嵩大营地一切动静。并且坡上多是草木林立。便于隐藏己军地动向。确实是一个结寨扎营地好地方。但是这只是在一般情况下。若是在特殊情况发生地时候。好地方反而会变成死亡地带。五羊坡就是这样地地方。
得到丁淮大败南阳黄巾。率军来援以及波才大军解散包围圈。全军驻扎在五羊坡地消息。皇甫嵩不禁松了一口气。说是一个月。其实自己地军粮只剩五六天之用。若是丁淮晚来几日。恐怕长社就是自己地葬身之地。
在后怕地同时。皇甫嵩更加佩服丁淮地智勇双全。左慈道长地弟子果然非同凡响。仅仅两战便几乎完胜地取得了南阳战事地结束。看来。此次平叛黄巾地首功必然在此人身上。长社之战恐怕也是需要多依仗丁淮。
波才在五羊坡刚刚扎营完毕。丁淮地大军便已经到了皇甫嵩地大营。两军终于会合了。总兵力达到了八万多人。并且全军地士气空前高涨。虽然在兵力上比波才少了近六万。但是有丁淮、皇甫嵩两人同时坐镇。恐怕这场战斗会是一场持久地战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