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偶然听得他们的这番话,大吃一惊,前前后后想了想,便恍然大悟,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了过去,别人用水把他浇醒时,他已经成了疯子。
侍从见孙膑两眼呆滞,顿足捶胸,尖叫长嚎,一会儿大骂,一会儿大笑不止,一会儿又把写好的兵法扔进火中,一会儿把烟灰往嘴里塞,侍从连忙报告庞涓,庞涓急忙去到那去看,见孙膑如此样子,怀疑他是装疯卖傻,就把他关有猪圈里。
孙膑仍然是哭笑无常,累了就在猪圈中呼呼在大睡,醒来就是大喊大叫,日日都是这样子。庞涓本来就十分歹毒,他还是怀疑孙膑是假疯,便派人去试探。庞涓命给孙膑送饭的人端去酒菜,然后教他一些话,送饭人于是照办,他低声对孙膑说:“孙先生,我知道你蒙受了奇耻大辱,我偷偷瞒着军师,给你送些酒菜来,等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救你。”说完便流下了许多泪水。孙膑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吃你这烂东西,我自己做的要比这好吃多了。”于是便把送饭人端来的酒菜打翻在地上,随手抓了一把猪粪,塞进嘴里大嚼起来,边嚼边说香甜。
送饭人回去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庞涓,庞涓此时心想孙膑受了极大的刑罚,心中不平,大概是悲伤过度,懊恼生气,很可能是真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此事。时间久了,孙傻瓜白天躺在大街上,晚上就爬回猪圈,魏国都城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傻瓜。
此时的庞涓,还是每天都听人汇报孙膑的情况,可谓老奸巨滑,但每次汇报都说他疯疯癫癫,于是觉得孙膑再也不是他的对手了。便没下毒手杀掉孙膑,他知道杀掉一个疯子会惹出些麻烦,不如当猪一样来养着他,也是一种乐趣。
有一天夜里,有个像乞丐一样的人揪了揪孙傻子的衣服,低声对他说:“我是禽滑厘,你还能认出人吗?”禽滑厘是向魏王推荐介绍孙膑的名士。孙傻子听后唾了他一口唾味,哈哈大笑,之后又呼呼大睡。禽滑厘在他身边一直坐到黎明时分,又说了一遍上面的话,让他仔细辨认,孙膑用呆滞的眼光扫视了禽滑厘一眼,接着爬起身子来回地爬,用他来回转身的时候用眼仔细观察这个乞丐,最后终于确认是禽滑厘,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没想到今日与你相会,但仍需小心,庞涓还在派人监视我。”禽滑厘说:“我已把你的冤屈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髯来魏国聘问,你藏在他的车里离开齐国,一切我会自有办法。”
禽滑厘让孙膑把衣服脱下来,然后让手下一个长相酷似孙膑的人穿上,孙膑被扶上车,用东西蒙位。第二天,魏王叫庞涓护送齐国使者淳于髯出境。
过了几天,孙傻子不见了。庞涓叫人查找,都不见踪影,他怕魏玉得知查问此事,便自己编了个理由说孙傻子死了,死在河里尸体发臭就没把他捞上来。
孙膑回到齐国,齐威王敬他为上宾,当即便想拜孙膑为军师,孙膑推却了这个位子,说等到用我时我自会出力。
后来,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打下败仗。最后,孙膑计高一筹,斗智不斗力,隐强示弱,逐渐减少兵灶数目,庞涓认为孙膑兵力在逐渐减少,自然大喜,命令手下军士抛下辎重,轻装上阵,紧追不舍。最后两军战于马陵,孙膑集合全部兵马给庞涓以迎头痛击,大煞敌人威风,可怜庞涓羞败,只好自刎而死。孙膑减灶,逼死庞涓,传为千古美谈。
其实,孙膑的苦难虽然源于识人不准,错把庞涓当好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引起了庞涓的嫉妒;同样,他能够在极为艰险的环境中安然脱身,能够在最后一战中逼死庞涓,靠的都是隐强示弱。因此,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时机的问题,时机不到,就只能韬光养晦,保存实力,等候机会的来临;时机一到,就必须勇于决断,敢于出手,这样方可取得胜利。这一招,司马懿也曾经用过,并且成功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躺在红木太师椅里,司马懿(公元179—251年)心事重重:“魏明帝驾崩,幼子齐王曹芳即位,自己身为太尉,和大将军曹爽受明帝遗诏,同辅朝政。曹爽原先不敢自专,凡逢大事必请问。如今,他竟引荐心腹,架空了我。唉,人家曹爽是宗室贵族,再加自己太尉兵权已被夺去。当了名空架子的太傅,怎能与这小子硬拼呢?养吧,让曹爽这小子忘了我。”
曹爽没有忘记他。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暗暗嘱咐李胜:“去司马懿处告辞,探探虚实。”
“报太傅,李胜进见!”一声通报惊醒了司马懿。他忙让两个婢女搀扶着,坐在雕花大床上。
李胜刚刚跨入,司马懿忙以手拿衣,衣服却扑的落地。他又向婢女比划着双手,示意口渴。婢女端上一碗粥,司马懿滋溜滋溜喝着,粥汁竟全顺着口角流到了胸前。
李胜心中大喜:司马懿不中用喽!脸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皇上年幼,缺了您辅助不行。您病成这样,天下人都会痛哭流涕的。”
司马懿长叹一声:“我老了,快进黄土了。听说您出任并州刺史,好好地干吧,恐怕,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李胜忙纠正:“太傅公,我是去本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知道李胜是荆州人,把荆州说成本州,但他故作昏庸:“君将出任并州长官,好自为之。”李胜再也忍不住,反复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一意装病到底:“君去并州出任刺史,正好为国建功立业。此地一别恐今生再难见面。有一事相托于您!”说着唤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出来,恳求李胜:“两小儿从此与君结为朋友,只求您在我死后多多照顾。”话语间,司马懿已开始抽泣起来。
李胜匆匆告别,直奔曹爽家,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将军,太傅胡言乱语,手已拿不动杯子,南北都分不清,肯定活不长了。”曹爽大喜过望,不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更加肆无忌惮地弄权。
第二年正月,幼主曹芳按老规矩去高平陵祭祀祖先,曹爽兄弟率兵随驾出行,好不威风。城中无主,司马懿马上部署兵马,飞速占据武库,控制都城。然后,他屯兵洛水浮桥,派人向曹爽兄弟送去一封信:“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遗诏,内则僭拟,外专威权,挟幼主以今天下。如秦朝赵高、汉朝吕后、霍光等乱臣贼子。我遵皇太后之命,罢免曹爽兄弟官职,令你们留下幼主及宫内一切侍从。你们自己乖乖回家,尚可恕罪;若违此令,格杀勿论!”
曹爽兄弟眼见重兵压境,不得不依言而行。曹爽兄弟回府后,司马懿征发来的八百民工接踵而至,在曹家四周筑起高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高墙上严密监督曹家的一切行动。曹爽兄弟心慌意乱,马上给司马懿写了封乞求信试探虚实:“司马公,家中无粮,请求接济。”司马懿读罢来信,微微一笑,马上下令:“备一百斛大米,再多备些肉脯、盐、大豆,送到曹爽兄弟府上!”士兵们送来了这些东西,曹爽兄弟心中略显宽慰:司马懿不计前怨,看来自己可以免去一死啦!
谁料想在这段时间里,司马懿正忙着在朝中翦除曹爽党羽,将他们一一打入监狱。全部障碍扫除后,司马懿把曹爽兄弟也关进狱中,最后以谋大道的罪名,灭了曹氏九族。
孔子年轻气盛之时,曾受教于老子。老子对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作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叫人轻易看见;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拙劣。可见,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将会使你在激烈的竞争中受益无穷。
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三个朋友舍不得分开。大雁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我们可以经常在一起了。”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了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这时有人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想出来的。”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了下来。
隐藏也是有条件的,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宽厚的肚量,想要领会隐藏的精髓和实质,纯粹是无稽之谈。指望故事中的青蛙去隐藏些什么,去干多大的事业,可能么?
其实,拥有宽胸怀大肚量并不是什么艰难无比的事情,关键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愿意这么做,他们都像那只青蛙一样,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不行,总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却落了个凄惨无比的结局。
战国时齐国有三个大力士,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他们仗着齐景公的宠爱,为所欲为。当时,齐国的田氏,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荣氏和高氏,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相国晏子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想把他们除掉,又怕国君不听,反倒坏了事。于是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用计谋除掉他们。
一天,鲁昭公来齐国访问。齐景公设宴招待他们。鲁国是叔孙培执行礼仪,齐国是晏子执行礼仪。两位国君喝得半醉的时候,晏子说:“园中的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来请二位国君尝尝新吧!齐景公传令派人去摘。晏子说:“金桃很难得,我应当亲自去摘。”不一会儿,晏子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六个桃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子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就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每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金桃味道甘美,齐景公说:“这金桃不易得到,叔孙大夫和晏相国每人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景公。晏子说:“盘中还剩下两个金桃,诸君王传令各位臣子,让他们都说一说自己的功劳,谁功劳大,就赏给谁吃。”齐景公说:“这样很好。”使传下令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