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我点醒了。
而且顺着他这个路线,我还发现别的不同。比如说着贵阳本地口音的人吃粉面几乎选用清汤,但以遵义地区为代表的人会选择红油。
总之还是和辣椒接受深度有关。
看来还真不能用我自已习惯的那一套来干。还得综合实际情况考虑。
“又在想什么呢?”
我把刚刚讲的原封不动和他说了。
“照着这个方向去想没毛病,顾客就是上帝,只有把他们哄好了才有钱进。”
我闻声哈哈一笑。
“有这么好笑?”
“不是,就是觉得……觉得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有点儿奇奇怪怪的。”
顾客就是上帝?
他这个人多拽呀?无论是以前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还是在我面前,总是一副居高不下、硬气傲骨的样子。
做事儿又快准狠。很难想象他把谁当成自已的上帝来哄。
他并不恼。
淡淡解释了一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你慢慢就习惯了。”
这话倒是说的轻松,却又叫人听得心头忍不住一阵痛。
这就是成长的必须过程。
有的人经历了,磨砺心智、吸取教训、磨平棱角从而为自已规划出一条相对稳妥又上进的道路。
有的人从头到尾都迷迷糊糊不愿意把事情揉碎了深想其中的真正含义,或是现实给人打击后不懂自省,不愿意捡起宝贵经验,继续甘愿平庸,再往后碰到别的事儿依旧稀里糊涂的过完这一生。
人的主心骨可以不变。
可有些棱角我们不能不接受被磨圆。
也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很想关心他,所以直接问他生意上的事情。
“王浩,那天你离开的挺着急的,这么久以来我也从未插手过你生意上的事儿,也没问。
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不管我能不能听得明白,我还是想了解。
你可以跟我谈一谈吗?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想知道。”
他那边沉默了。
我安静等了几秒,他还想找别的借口绕过去,但我打断了。
“王浩,你不愿意和我说吗?”
他那边又陷入沉默。
我知道情况肯定不会好,所以很多次我想开口问却都是临门一脚,不敢触碰话题。
今天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胆子。
可能就是因为刚刚他平淡而轻松的那一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或许是因为那一句“顾客就是上帝”。
总之全都是因为在乎他而突然兴起的胆子和情绪。
我手指抓紧手机后盖,又冒着胆子问:“那天他们怎么突然叫你走?”
那天刚下飞机回来,在这儿吃了一顿饭,还没来得及去医院看李小霞就被人匆忙叫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