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谈了这么多,一分钟经理通过简单而明了的事实和理论向斯蒂芬阐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
“太棒了!”斯蒂芬还沉浸在刚才一分钟经理的精彩的谈话中,“真的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呵呵!”一分钟经理人喝了一口咖啡滋润了一下喉咙:“很高兴年轻人你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时间管理还有很多的技巧,我相信你如果用心去学习和领悟,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不过,我以为你也没有必要囫囵吞枣,慢慢地将这些原理真正渗透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吧!”……到了握手告别的时候,斯蒂芬和一分钟经理人约定下星期在老地方见面。
告别了一分钟经理人,斯蒂芬开始在工作中运用学到的第一个法则。每天,斯蒂芬都会认真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然后再按照既定目标开始工作,斯蒂芬发现自己的工作开始有目的了,而不是毫无目标的四处瞎撞。
斯蒂芬为自己进步而骄傲,也急切地等待和一分钟经理人的再一次见面……
第三次和一分钟经理人会面,斯蒂芬已经显得轻松多了。虽然今天有一个比较大的客户需要拜访,但斯蒂芬还是先赴一分钟经理人的约会。斯蒂芬向一分钟经理人介绍了自己这些日子的感受和进步,并表示了自己的谢意。一分钟经理对此相当满意,当然也大为赞赏斯蒂芬那种果断而干脆利落的性格。在轻松的气氛中,斯蒂芬也把早上推掉拜访一个大客户而赴约的事情在不经意间说了出来以表示自己的诚意。但是看上去一分钟经理人并没有显露出对斯蒂芬这种做法的欣赏,相反,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年轻人也许我们今天该谈谈第二个话题了:分清轻重缓急。”斯蒂芬用一双不解的眼睛看着一分钟经理人。
一分钟经理杰尔先生慢慢地说道:“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定一个顺序,有助你实现目标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个顺序,并把它记在一张纸上,就成了事情表,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标靠近一步。”
克服拖延
时间在飞逝。据美国人司徒森多收集的3500种有关过程和现象的时间数据表明:基本粒子——中介子的寿命为0000002秒;宇宙飞船飞往月球的途中,每飞一公里需要0.1秒;月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1.25秒。如果办事拖拖拉拉,那就不可能在事业上有任何造就。体育界有句名言:既要上场比赛,就要力争优胜。
凡事拖不得,而戒“拖”的妙方就是学会如何同正在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在每个人的生命的长河里,都泛着分分秒秒光阴的波浪,它们稍纵即逝,却又“法力无边”,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也会引你触礁覆没在险滩。时间中惟有“现在”最宝贵,抓住了“现在”,亦即抓住了时间,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而“拖”却是影响你抓住“现在”的最大障碍,就像你成功航线上的礁石。有的人经常为一种不可名状的期待所困扰,总觉得来日方长,“现在”无足轻重,只有“未来”才会有无限风光。对于这种“现在”只是“赊账”,“未来”决定一切的观念。我们应当坚决予以杜绝,记住人生苦短,真正做起事情来,时间永远显得那么少。
所以,我们不但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能,还要研究怎样才能不浪费时间,这才是研究时间管理的目的。
工作,都是十分艰苦的劳动,需要的是勤奋,懒惰的人将一事无成。须知知识财富有个特性,不经过自己艰苦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懒文人,怕读书费脑筋,就把书烧成灰,包在饺子里吃下肚去,以为这样就是读书的最好方法。到应考时,他预先请人把试卷写好,如法炮制,吃进肚里。你想,他即使烧掉国家图书馆的书,都吃到肚子里,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戒懒,否则,多么好的设想、计划,就宛如细小的泉水滚落积水深潭一样,难得再奔跃向前。那么,所谓成功、攀高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善于把握零碎时间
争取时间的惟一方法是善用时间。
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车上时,在等待时,可用于学习,用于思考,用于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等。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短期内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长年累月,将会有惊人的成效。
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业的人,只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默默无闻。
滴水成河。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达特茅斯医药学院睡眠诊所主任彼得·哈瑞博士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每天平均睡眠在7~7。5小时,但是对很多人来说,6个甚至5个小时的睡眠,就已经足够了。超过你需要的睡眠只是把时间耗掉而已,对健康不但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哈瑞博士说:“要找出你需要多少睡眠,你应该以不同的睡眠长度来做试验,每一种试验一或两个星期。如果你只睡5个小时,仍然觉得心智敏捷,工作有效率,那就用不着强迫自己躺在床上7个小时。如果你睡了8个小时,仍然觉得软弱无力,难于集中精神,那你可能就是那些需要10个小时睡眠的人之一。”
根据维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系睡眠试验室主任罗勃·范卡索博士所说,人所需要睡眠长度的不同,似乎和新陈代谢、秉性,以及从白天活动中得到的乐趣有关。他说:“做无聊而令人厌烦的工作,会使人以更多的睡眠,来避免面对每天冗长而乏味的例行工作。因此,我不会要求每一个人都制定一个同样的睡眠时间表,但是大多数的人就是比平时少睡很多,仍然能够过得不错。”
还应该注意到的就是有些情况会影响人的睡眠:在感到特别有压力或生病的时候,人就会需要更多的睡眠。
很多成功的人认为他们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是他们遵从了富兰克林的建议而获得更多时间。富兰克林的建议是:“懒人睡觉时,你要刻苦奋进。”例如,已故希腊船业巨子奥纳西斯常常在清晨五点钟就起床了,并且认为这个良好的习惯帮助他成功。新奥尔良著名的欧吉斯纳诊所的阿尔顿·欧吉斯纲博士,发现他一天只要睡4个小时就足够了;而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麦克·戴贝克也有同样的发现。(他们两个人都采取一种只睡4小时的做法,但是白天如果觉得疲倦了,就小睡5~10分钟。)发明家富勒曾经采取每3个小时小睡半小时,24小时合起来只睡4个小时的做法,实行了一阵以后,因为有碍业务,才放弃了这种做法。
当然,这些都是特殊的人。如果你只睡6个小时仍然觉得很好,那就不必睡8个小时。一天节省两个小时,星期一到星期五就节省了10个小时,每个月就是四十多个小时——每个月比别人多一个星期。
如果认为这样野心太大了,那么想想看每晚少睡一个小时会怎么样:等于是一年比别人多6个星期,以一生工作时间来算,就是多五年。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起来工作吧!
在大都市,人们每天用于上下班路途上的时间是非常可观的。在美国上班时间平均单程是22分钟,而在人口一百万或更多的大城市,32%的人住在距离上班地点35分钟车程的地方。
任何事情要在你一生中用去这么多的时间,都值得你特别注意。很明显的,有两方面值得你考虑一下:
1.是否能减短交通时间?
威尔克先生开车上班35分钟。他的朋友布朗先生住在距离上班地点只有15分钟车程的地方。威尔克先生并不觉得其中的差异有什么特别意义——“只多几里地而已,早已习惯了。”但是我们来算一算,20分钟的差异表示一天40分钟,一个星期三个半小时。以一个星期工作40小时来计算,在上班路途上威尔克先生“一年”要比布朗先生多用“四个星期”的时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