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成大事必读的书籍 > 第四章 精明能干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02(第2页)

第四章 精明能干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02(第2页)

可以说是列子做事小心谨慎的心态保全了他自己的名节。而无独有偶,有一个尤翁小忍避祸的故事也深刻地说明了做事小心谨慎,关注细节,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

长州有个大户,叫做尤翁,他开了一家非常大的当铺,每年有上万两银子入账,生活当然非常富有。这一年,将近年关,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好不快活,尤翁家的当铺也高高的悬起了红灯笼,家里人忙里忙外,准备年货。

这天,当铺外面突然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尤翁此时正在屋内休息,听到吵闹的声音,他就走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位邻居在和伙计吵闹。尤翁问伙计到底是怎么回事,伙计说:“主人,这个人先是将衣服当了钱,现在却空手来取衣服,小人与他讲道理,他反而骂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没有钱却来赎当,当铺还不亏死了。”尤翁再看看那邻居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尤翁便将那人拉到一旁,和声细语的对他说:“老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为了过年吗?这点小事,何必搞的这么紧张呢?”说完,就让伙计去屋里找出那人曾经当过的四五件衣服,指着其中一件棉衣对他说:“这件棉衣吗,是冬天御寒不可缺少的。你拿回去穿吧。”接着又指着一件道袍说:“这件吗,过年的时候给亲戚朋友,穿的着,你也拿回去吧。至于其他几件不是急用的,可不可以先放在我这呢?”那邻居也不推辞,更不言谢,拿了两件衣服,就默默的走了。

那天夜里,这个人竟然死在了另一户人家,他的亲属与别人打了多年的官司才得以了结。后来,人们才知道,那邻居因为欠了很多债,无力偿还,于是,就事先服了毒,准备去诈骗,如果人家不给他钱,他就赖在那里,直到毒发身亡,让对方吃官司。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尤翁,他知道尤翁很富有,准备来诈他一笔钱,但是由于尤翁的忍让,他的目的没有达成,于是他便转到了另一户人家,实现了他的目的。

后来,有人问尤翁:“您是怎么预先知道那人喝了毒药,是在敲诈您,所以才那么容忍他呢?”尤翁谦逊的答道:“哪里,哪里,我怎么会事先知道他有这么一手呢。不过,就我的经验来看,凡是无理取闹的,他一定有所倚仗,如果我们小不忍就要遭到大的祸害了。”大家听后,都很佩服尤翁有见识。

现在我们常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从尤翁的故事来看,的确,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大局的安危与事业的成败。因此,有智慧的人对于细节的处理都是非常谨慎与小心的。

找对信息,精于思维分析

信息就是财富。信息抓得越快越准,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生活中谁能对得到的信息反应得最为敏捷,并迅速采取行动,谁就可能成为赢家。收集信息,有时依靠常规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时,就要多动脑筋,采取些灵活、新颖的手段。

战国时候,齐宣王的王后去世了。当时任相国的孟尝君田文思考着:王后去世了,得尽快立个新王后才是。大王会立谁呢?王宫中佳丽甚多,其中受大王宠爱的就有七个。但是到底谁才是大王最钟爱的呢?这可是个难题,但是必须要圆满解决。

因为如果孟尝君能知道齐王属意于谁,他就可以向齐王建议册封此人为新王后,齐王必会十分高兴,新王后也会感激他。这样对他未来的发展会大有好处。怎样才能知道齐王心中的人呢?显然,直接问齐王不是一个好办法。吃饭的时候,孟尝君还在想着这个问题。

忽然,他的目光在夫人那对漂亮的大耳环上停了下来。

“有了!”他禁不住喊出声来。

夫人吃了一惊:“你怎么了?”

孟尝君回过神来,说:“你赶快派人去给我做七对上等玉耳环,不惜工本,都要有你自己的耳环这么好。其中有一对还要格外精美些!”

两天后,七对耳环都做好了,五颜六色的都有,每只都很精美。其中一对翡翠色的耳环,晶莹剔透,格外漂亮。孟尝君见了,非常高兴,他立刻就拿着耳环兴冲冲地进了王宫。

孟尝君向齐宣王行了礼,然后拿出耳环,对他说:“臣昨天得到七对玉耳环,都很精美,特来献给大王。请大王过目!”说完,还特意拿出那对翡翠色的玉耳环给宣王欣赏。宣王也很喜欢这些耳环,他称赞了一番,爽快地收下了。君臣二人闲聊了一阵,孟尝君就告辞回府了。

第二天,孟尝君夫人按孟尝君的安排去拜访王妃们,玩了一整天才回来。晚上,她悄悄地告诉丈夫,那对翡翠色的耳环戴在了杨妃的耳朵上了。

第三天早晨,孟尝君上朝,出班奏道:“王后仙逝时日已久,宫中不可长期无后。臣听说杨妃才德过人,建议大王立为王后!”“准奏。”齐宣王爽快地答应了。孟尝君看出,宣王心里很高兴,他自己心里当然更高兴。

孟尝君不愧是宰相之才,为了摸清宣王心中的隐秘,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宣王或宫中人物刺探消息,而是想法让宣王自己显示出来,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为自己解决了难题。

做任何事情,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能够成大事的人总是能够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准确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对事情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他还应当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思维分析和判断,从而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佐证和参考。

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孙亮的思维判断能力非常令人折服。孙亮非常聪明,观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细致,常常能使疑难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黄门官去库房把浸着蜂蜜的蜜汁梅取来。这个黄门官心术不正又心胸狭窄,是个喜欢记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库房的库吏素有嫌隙,平时两人见面经常口角。他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这次,可让他逮到机会了。他从库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几颗老鼠屎放了进去,然后才拿去给孙亮。不出他所料,孙亮没吃几口就发现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欺到我的头上,简直反了!”心怀鬼胎的黄门官忙跪下奏道:“库吏一向不忠于职责,常常游手好闲,四处闲逛,一定是他的渎职才使老鼠屎掉进了蜂蜜里,既败坏主公的雅兴又有损您的健康,实在是罪不容恕,请您治他的罪,好好儿教训教训他!”

孙亮马上将库吏召来审问鼠屎的情况,问他道:“刚才黄门宫是不是从你那里取的蜜呢?”

库吏早就吓得脸色惨白,他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是……是的,但是我给他……的时候,里面……里面肯定没有鼠屎。”

黄门官抢着说:“不对!库吏是在撒谎,鼠屎早就在蜜中了!”两人争执不下,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

侍中官刁玄和张邡出主意说:“既然黄门官和库吏争不出个结果,分不清到底是谁的罪责,不如把他们俩都关押起来,一起泊罪。”

孙亮略一沉思,微笑着说:“其实,要弄清楚鼠屎是谁放的这件事很简单,只要把老鼠屎剖开就可以了。”

他叫人当着大家的面把鼠屎切开,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鼠屎外面沾着一层蜂蜜,是湿润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笑着解释说:“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时间长了,一定早湿透了。现在它却是内于外湿,很明显是黄门官刚放进去的,这样栽赃,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时的黄门官早吓昏了头,跪在地上如实交代了陷害库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晋朝的膳吏也因为思路灵活,为别人对他的诬陷进行了成功的辩解。

晋文公在位的时候,曾遇到过一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陷害案。一天,一个侍从在御膳间端了一盘烤肉,恭恭敬敬送到晋文公面前请其就餐。晋文公拿起餐刀正准备切肉尝鲜,忽然发现肉上粘着不少头发。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小刀,命人去找膳吏。那个膳吏看到传召的侍从脸色不好,一路上不停地捉摸这次晋王召见的原因。究竟是刚送去的烤肉火功不够,还是烧烤时用料不当,口味欠佳呢?他哪知道一见晋文公就遭到一阵责骂。

晋王气势汹汹地说道:“你是存心想噎死我吗?为什么在烤肉上放这么多头发?”

膳吏一听,原来发生了一件自己没有料到的祸事。虽然他明知道这件事里面有鬼,但在君王的气头上是不能辩白的。否则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招致横祸。

因此,膳吏急忙跪拜叩头,口中却似是而非、旁敲侧击地说道:“请君王息怒,我真是该死。烤肉上缠着头发.我有三条罪责。我用最好的磨石把刀磨得比利剑还快,它能切肉如泥,可就是切不断毛发,这是我的第一大罪过。我在用木棍去穿肉块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肉上有一根毛发,这是我的第二大罪过。我守着炭火通红、烈焰炙人的炉子把肉烤得油光可鉴、吱吱有声、香味扑鼻,然而就是烤不焦、烧不掉肉上的毛发,这是我的第三大罪过。不过我还想补充一句,您是一位明察秋毫的贤明君主,您能不能把堂下的臣仆观察一遍,看看其中是否有恨我的人呢?”

晋文公觉得膳吏所言话外有音,所以对案情产生了一点怀疑。他立即召集属下进行追问,结果不出膳吏所料,真的找出了那个想陷害膳吏的坏人。晋文公下令杀了那个人。

因此,通过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很多我们对于形势复杂难以判断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复杂性所吓倒,就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要做的事情做好,甚至是摆脱各种各样的陷阱。

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做出选择,因地制宜,切不可只凭个人想当然而冒然猛进,这样只可能使事情越来越遭。

姜太公吕尚被周王封于齐后,不到半年就来报告周王说齐地的政事已经安排好了,人民也安定下来了,一切都转入了正常的轨道。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