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古代奇案故事有声 > 第81章 孝妇周青(第1页)

第81章 孝妇周青(第1页)

在汉朝,那是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规矩和传统所束缚。在东海郡的一个普通村落里,生活着一位名叫周青的女子。她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悲惨的烙印。

周青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也仅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周青生性善良,勤劳懂事,虽然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却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到了婚嫁的年纪,经人介绍,周青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普通男子。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充满了温馨。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女子。没过多久,丈夫就身患重病,尽管周青四处求医问药,悉心照料,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丈夫的离去,让周青悲痛欲绝,但她知道,生活还要继续。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位年迈体弱的婆婆需要照顾。婆婆因为早年丧夫,又经历了儿子的离世,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生活几乎不能自理。

面对这样的困境,周青没有丝毫怨言。她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是到田间劳作,耕种着家里那几亩薄田,以维持生计。回到家后,又马不停蹄地为婆婆准备饭菜,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婆婆身体不好,需要经常吃药,周青为了凑够买药的钱,常常省吃俭用,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婆婆吃上一口热饭。

村里的人都对周青的孝顺赞不绝口,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小村子里,有一位孝顺的媳妇。大家都羡慕婆婆有这样一个好儿媳,都说婆婆上辈子一定是积了大德,才修来这样的福气。

然而,婆婆的心里却充满了愧疚。她看着周青每天为了自己辛苦操劳,心里十分不忍。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能为媳妇做任何事情,反而成了她的累赘。于是,婆婆几次三番地跟周青说:“孩子,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你别再管我了,自己好好过日子吧。”

每次听到婆婆这样说,周青总是笑着安慰她:“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呀。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您就安心过日子,别想那么多了。”

尽管周青总是这样说,但婆婆的心里却始终无法释怀。她看着周青日益憔悴的面容,心中的愧疚感越来越深。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婆婆狠下心来,自己上吊死了。

第二天清晨,当周青发现婆婆的尸体时,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婆婆竟然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她。她抱着婆婆的尸体,放声大哭,那哭声中充满了悲痛和绝望。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婆婆的女儿,也就是周青的小姑子,在得知母亲的死讯后,匆匆赶了回来。她看到母亲的尸体,悲痛欲绝。但她没有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周青告到了官府,一口咬定是周青谋杀了自己的母亲。

官府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了调查。他们把周青逮捕关押起来,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那些衙役们为了让周青认罪,用尽了各种残酷的刑罚。他们用皮鞭抽打她的后背,用竹签刺她的手指,用烙铁烫她的皮肤。周青一个柔弱的女子,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折磨。在巨大的痛苦面前,她最终忍受不住,屈打成招,被迫承认了自己谋杀婆婆的罪行。

就这样,周青被判处了死刑,秋后问斩。这个消息传到了村子里,村民们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他们都知道周青是一个孝顺的媳妇,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面对官府的判决,他们也无能为力。

当时,于公是看守监狱的差役。他在监狱里工作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犯人,但他从来没有见过像周青这样善良孝顺的女子。他知道周青是被冤枉的,为了不让好人蒙冤,他决定挺身而出。

于公来到太守府,向太守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大人,这个周青是方圆十里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她养活婆婆十多年,一直尽心尽力,怎么可能会谋杀婆婆呢?这里面一定有误会,还请大人明察。”

然而,太守却对他的话不屑一顾。太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她都已经招供了,现在铁证如山,你说什么也没用。你还是回去好好当你的差役吧,别在这里多管闲事。”

于公的规谏没有得到采纳,他感到十分失望和无奈。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太守的决定,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看着周青被冤死。于是,他抱着审判的供词,在官府门前痛哭了一场,然后默默地离开了。

转眼间,就到了秋后。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周青的命运而悲伤。周青被押赴刑场,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无尽的悲伤和绝望。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她心中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的冤屈无法得到昭雪。

刑场上,一辆车子装着一根十丈长的竹竿,上面悬挂着五面旛旗。周青站在这根竹竿下,当众发誓说:“我周青如果有罪,甘愿被杀,血应当顺着竹竿往下流;我周青如果是含冤而死,血就要逆着竹竿往上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刽子手的一声令下,锋利的大刀砍向了周青的脖颈。一时间,鲜血喷涌而出。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周青的血并没有顺着竹竿往下流,而是青黄色的血,沿着挂旗子的竹竿直上竿顶,又沿着旛旗流下来。围观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十分震惊,他们纷纷议论起来,都说周青一定是被冤枉的。

周青被处死后,东海郡仿佛被诅咒了一般,三年没有下雨。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草木枯死。百姓们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们每天都在忍受着饥饿和干旱的折磨,生活陷入了绝境。

终于,新任太守来到了东海郡。他刚一上任,就听到了百姓们对旱灾的抱怨和对周青冤案的诉说。新任太守意识到,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引起民变。

这时,于公找到了新任太守,向他详细地讲述了周青的案件。他说:“大人,周青不应当被处死,前任太守枉杀了她,这三年的旱灾就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只有为周青洗刷冤屈,才能平息上天的愤怒,让东海郡恢复生机。”

新任太守听了于公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决定重新调查周青的案件,为这个可怜的女子讨回公道。于是,他下令重新审理此案,并派专人进行调查取证。

经过多方查证,终于证实了周青的婆婆的确不是她所杀。真相大白后,新任太守对于周青的孝心深感敬佩,也对她的枉死感到十分遗憾。为了弥补前任太守犯下的过错,他亲自到周青的墓前去祭扫,并在墓上立碑,以表彰她的孝行。

就在太守祭扫完周青的墓后,奇迹发生了。原本阴沉沉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场雨整整下了一夜,干涸的土地得到了滋润,庄稼开始重新生长。这一年,东海郡获得了大丰收,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喜欢古代奇事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古代奇事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