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哲学大师讲课 > 第十二章 境界人生追求终不同(第3页)

第十二章 境界人生追求终不同(第3页)

继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获诺贝尔奖之后,由居里夫人培养成才的两对后辈也相继获得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她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物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淡泊处世,冷对人生,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人生境界,值得现代人借鉴。

当下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

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有一样的思想境界。1952年以色列国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卓越,声望颇高,加上他又是犹太人,当该国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后,邀请他担任总统职务,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的目标。如果他当总统就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从未显示过这方面的才华,也未曾为此目标作过努力和奋斗。

中国古语中“非淡泊无以明志”,是指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指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也就是有追求不苛求,既出世又入世。

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聪明的人从不担心失去什么,而会思考应该得到什么;愚笨的人,则只惶惶于失去一丁点东西,而不曾思考真正要的是什么。

哲学箴言:16世纪法国的一位大思想家有这样一句慧黠的话:“什么都来一点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然而不曾失落任何东西的人,却会因为找不到自我,而终至失去一切。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有时候,不曾有过挣扎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更大。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所得到的是我们从来不曾拥有的,又有什么好喜的呢?淡然视之吧。

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20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20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似的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档,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2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世人,有的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年寿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

哲学箴言:孔子曾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故事中的“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中没有老的观念。一个人如果整天提醒自己今天是什么日子,明年自己多大了,注意力全集中在时间上,他也就很难坦然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没时间老”,以这样的境界去生活,既平常而又不平常。

波澜不惊最高境

有一个趣味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做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

哲学箴言: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里写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这才是我们应当发展的,人的最高的境界。

物质比精神小

2000年5月14日中央电台《实话实说》栏目曾有过这样一个节目,采访一个在中国教学与生活的外国教师,这个人叫丁大卫。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丁大卫想到要去中国西部看一看,于是他到了甘肃兰州。他去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他去应聘的时候,说:“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很有意思的是,学校当时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想了一下自己的工资,不放心,就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说,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则坚决要求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

听起来似乎很好笑,可是仔细想想似乎并不可笑。主持人问他:“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的回答是:“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他们似乎受到了某种震动,而这种简单的纯朴我们似乎已经遗忘很久了。感动之处还有很多,比如:

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还顺便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原来大卫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只普通的帆布袋,实话说还不如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背包大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就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活了5年而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而帆布袋里面的东西很简单:

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一本装着大卫家人以及大卫学生照片的相册。两套换洗的衣服。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几件简单的生活必需品。还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大卫将五星红旗打开,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大卫简单的几句话令人回味。他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简单的话语,朴实的行动,但是给人的却是深深的触动。

哲学箴言: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孙中山提出了“物质与精神合一”论,他虽主张物质与精神相互为用,但更强调人的精神的巨大作用。认为物质与精神“两相比较,精神能力实居其九,物质能力仅得其一”。孙中山认定,精神为人所特有,光有物质那个“体”,没有精神那个“用”,“必非人类”,正因为人类有精神而区别于其他动物,并能驾驭其他动物,就好像人的力不如牛,但一小童能用一根绳子牵引牛,任意地往东或往西走。

随遇而安也是一种境界

庄子是无为而治思想的发挥者,他认为天和地虽然很大,不过它们的运动和变化却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纷杂,不过它们各得其所归根结蒂却是同一的;百姓虽然众多,不过他们的主宰却都是国君。国君管理天下要一切都出自无为,即听任自然、顺其自然。只有无为才能求得大道。他举了个例子:

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登上昆仑山巅向南观望,不久返回而失落玄珠。派才智超群的智去寻找未能找到,派善于明察的离朱去寻找未能找到,派善于闻声辩言的诟去寻找也未能找到。于是让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而象罔找回了玄珠。黄帝说:“奇怪啊!象罔方才能够找到吗?”

但是,真正的无为并不只是无智、无视、无闻,抛开世俗的财富人伦。

据说,尧在华巡视。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啊,圣人!请让我为圣人祝愿吧。祝愿圣人长寿。”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富有。”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多男儿。”尧说:“用不着。”守护封疆的人说:“寿延、富有和多男儿,这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是为什么呢?”尧说:“多个男孩子就多了一层忧惧,多财物就多出了麻烦,寿命长就会多受些困辱。这三个方面都无助于培养无为的观念和德行,所以我谢绝你对我的祝愿。”

守护封疆的人说:“起初我把你看作圣人呢,如今竟然是个君子。苍天让万民降生人间,必定会授给他一定的差事。男孩子多而授给他们的差事也就一定很多,有什么可忧惧的!富有了就把财物分给众人,有什么麻烦的!圣人总是像鹌鹑一样随遇而安、居无常处,像待哺的雏鸟一样觅食无心,就像鸟儿在空中飞行不留下一点踪迹;天下太平,就跟万物一同昌盛;天下纷乱,就修身养性趋就闲暇;寿延千年而厌恶活在世上,便离开人世而升天成仙;驾驭那朵朵白云,去到天与地交接的地方;寿延、富有、多男儿所导致的多辱、多事、多惧都不会降临于我,身体也不会遭殃;那么还会有什么屈辱呢!”守护封疆的人离开了尧,尧却跟在他的后面,说:“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守护封疆的人说:“你还是回去吧!”

哲学箴言:现实生活中,人必然有亲人、财物、寿命等问题伴随,君子能做到看淡这些事物,超然物外,而圣人却能幽游其中,随遇而安。这就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者,应该亲历于事物中,却能游刃有余,让事物自身井井有条地运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