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准备得很充分,他也很重视这次语文考试。
他早就打好了腹稿。
你写知青岁月,写如何在乡村通过劳动转变思想观念,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
那我就写在过去的一年里,如何通过学习完成蜕变,写对这个时代的展望,写年轻人如何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他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首过去这一年,是充满挑战和奋斗的一年,是我在无数困难中砥砺前行,不断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坚持与勇气的力量……
真真是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越写越顺畅。
写完这篇作文,高远活动了下手腕。
他是不敢东张西望的,一旦被监考老师认定有作弊的嫌疑,之前考完的三门就算白考了。
高远低着头,稍微缓了缓,然后继续答题。
后面一道题是文字解析,何为中国脊梁?
最后一题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高远顺利完成这两道题目的解答,再往后看,还有一道参考题,也是文言文译成现言。
这道题可答可不答,并且不计入总分,只作为录取之后能否跳级的参考。
对高远来说,这道题根本没难度,他顺手就作答完毕。
当然,他也没打算跳级。
他藏了个心眼儿,语文成绩好,被人大中文系录取后,能获得老师的资源倾斜不说,或许还能从事一点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高远这几天想得挺通透,在这个年代里,想挣钱,想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无非就那么几条路:
首选是当作家,文人在这个时代中地位极高,尤其是那些写伤痕文学的那帮人,备受尊崇。
随着各大报社、杂志社的复刊,加上国家下发了一纸公文——稿费改革,立刻点燃了文人们滚烫的热情。
国家出台的这个标准是:著作稿每千字2——7元,翻译稿每千字1——5元。
高远上辈子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没事净看书了,不管是中外文学、历史名著,还是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只要是书他都看。
第一是闲得实在没事儿干,第二他也确实喜欢看书。
后来网络文学鼎盛时期,他连网文都不放过。
犹记得有家工作室招人写开头,千字给5块钱,他还劲儿劲儿地投过稿,运气不错,居然过了,六千字挣了30块钱。
这个年头如果能靠写稿子挣稿费,说出去不仅体面,钱的来路也光明正大,并且这项工作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高远的第二个选择是当编剧,这玩意儿比当作家来钱还要快,你创作的故事被某个电影厂相中了,购买版权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