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牢墙内的巴勒斯坦读后感 > 第十二章 小 布 什 时 代(第1页)

第十二章 小 布 什 时 代(第1页)

乔治·沃·布什于2001年1月就职。不久,以色列举行大选。在第二次起义的动乱背景下,以强硬对付巴勒斯坦人闻名的阿里埃勒·沙龙轻易当选总理。他强烈反对《奥斯陆和平协定》,强调任何对以色列军民的攻击,将全力予以还击。当时几乎所有对以色列的攻击都发生在巴勒斯坦领土上。

在第二次起义期间,暴力剧增,造成千名以上巴勒斯坦人和约200名以色列人丧生。在3月底,有3起关键性的事件差不多同时发生。3月27日,在沿海城市尼塔尼亚的花园旅馆的逾越节庆祝会上,一名自杀炸弹手引爆自杀,同时杀害30名以色列人,世界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在内,立刻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为。

翌日,在贝鲁特举行的阿拉伯联盟会议上,22个国家经冗长辩论后,批准沙特王储(不久即继位为国王)阿卜杜拉提出的决议。该决议规定如果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94号和第t242号决议,所有阿拉伯国家将同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有人问“正常关系”的定义为何,沙特的回答是:“我们预见同以色列的关系完全像阿拉伯国家同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继之解释说:“‘所有被占的阿拉伯领土和‘难民返回”两词是有意不明确,好让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谈判解决这些问题。”

白宫作出这样的反应:“布什总统促请其他领导人以沙特王储的构想为基础,谋求中东动乱地区的和平。”

3月29日,以色列大批军队包围并摧毁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办公室,只放过其中几个房间。沙龙总理深信起义背后有阿拉法特的支持,告诉政府内阁说他要逮捕阿拉法特,把他逐出巴勒斯坦领土。警务部长乌齐·兰道宣布:“我们唯一的承诺是不把他杀掉。”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要求沙龙“考虑(行动)的后果”以及尽量不伤及平民,最后美国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以色列撤出拉马拉的决议,因为以色列在1995年已宣布拉马拉由巴勒斯坦人自治,但以色列对这个决议置之不理。

阿拉伯外交人员指控沙龙故意暗中破坏阿拉伯的和平提议,阿卜杜拉王储指责沙龙对阿拉法特的攻击是“凶暴、卑鄙、野蛮、不人道和残忍行为。”除了间歇外出片刻,阿拉法特被困在斗室之内,直到死去为止。虽然阿拉法特同巴勒斯坦人民的接触已非常有限,剩余的权力极小,以色列仍要求他对被占领土内每起暴力事件负责。

双方相持不下的代价很大,在要求打破僵局的国际压力下,布什总统于2002年6月宣布两国共存是以巴冲突的解决之道。这是美国政府领导人第一次表示将来的巴勒斯坦政府可拥有主权。不过,布什总统排除阿拉法特这位由巴勒斯坦人选出的唯一总统参与任何和平进程,他宣布:“为实现和平,巴勒斯坦人须建立崭新的领导班子,这样巴勒斯坦国才能诞生。”把和平缺乏进展诿过于巴勒斯坦这一方,布什总统和沙龙总理宣布美以两国还击巴勒斯坦暴力应视同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争。美国对以色列的要求仅仅是:撤回到沙龙参观圣殿山巴勒斯坦人爆发暴力时的以军防线;在所占领土不进行新的定居点活动,待巴勒斯坦人证明有能力遏制被占领土的暴力抵抗,再就最后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进行谈判。沙龙总理很快接受美国要求的巴勒斯坦人停止暴力的部分,而巴勒斯坦人却指出,以色列近20万占领军都防止不了每起可能的暴力,而要被几乎是囚禁孤立的巴勒斯坦领导人保证完全太平无事是不可能的,何况巴勒斯坦安全人员仅有少数获准随身携带武器或通讯装备。

由于布什和沙龙都不接受阿拉法特为对话方,2003年3月,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推举马哈茂德·阿巴斯(阿布·马增)为首任总理。阿巴斯素有“巴勒斯坦温和面貌”之称,也是《奥斯陆协定》的主导人;以色列和美国对他当选非常支持。阿拉法特表示同意,声称这项人事变更只不过反映了内部赞成他的改革。事实上以色列没有因此同巴勒斯坦人进行真正的和谈,阿巴斯和阿拉法特却为了对安全部门的控制权展开了内斗。

2003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代表美国、联合国、俄罗斯和欧盟(称为四方)宣布为解决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而制定“路线图”。安南说:当事双方商定解决办法以建立独立、民主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和其他邻国和平、安全地毗邻共存。

基于马德里会议的权限、土地换取和平的原则、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及第338号和第1397号决议、当事方以前达成的各项协定以及沙特王储阿卜杜拉建议并经阿拉伯贝鲁特高峰会议核可的阿拉伯倡议的商定解决办法,将结束自1967年以来的占领。

巴勒斯坦人全盘接受路线图,但以色列宣布了十四项限制性条款,其中一些作为先决性条件,最终使和谈无法进行(清单见附录7)。以色列的先决性条件包括:

1。解散全部所有激进的巴勒斯坦小团体,收集所有非法武器并加以摧毁;

2。停止煽动反对以色列,但路线图不能申明以色列必须停止它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和煽动行为;

3。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包括一切人货进出、领空和电磁信号频谱(无线电、电视、雷达等);

4。难民放弃返回以色列的任何权利;

5。不讨论在犹大亚、萨马里亚和加沙的以色列定居点或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及其在耶路撒冷机构的地位;

6。不提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的主要规定。

这些保留的具体后果使和平路线图已无任何实际意义。它只有两个作用:以色列提出数不清的先决条件,巴勒斯坦人永远做不到,以色列把和平路线图当作拖延战术,同时继续按计划执行单方面的目标;美国则能够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它已经正面介入“和平进程”,而布什总统还宣布这在他任期内是不能完成的。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于2003年6月在约旦亚喀巴主持中东高峰会议就路线图逐步进程作一般性讨论,与会者包括布什总统、沙龙总理和阿巴斯总理。会议闭幕发言的一些用语相当有意思,我在其底下加着重号。以色列沙龙总理说:

以色列政府和人民乐于见到有机会按照以色列政府所通过的路线图步骤恢复直接谈判……我们可以向巴勒斯坦伙伴保证,我们了解西岸领土相连接对巴勒斯坦国可以生存的重要性。以色列关于须同巴勒斯坦人进行直接谈判的领土的政策将反映这个事实……

我们接受这样的原则:任何一当事方的单方面行动不能成为提前判断双方谈判结果的基础。

布什总统回应说:“我也很高兴与阿巴斯总理在一起。他代表了巴勒斯坦人的自由和建国事业……此外,沙龙总理说过任何一当事方的单方面行动不能成为提前判断双方谈判结果的基础。”

阿巴斯在10月辞去总理职位,举出的理由包括以色列和美国把他排除在实质性和平努力之外以及巴解组织内有些人反对他所扮演的角色。

尽管和平路线图的初步建议和时间表大体上被漠视或被放弃,但四方保留了关于冲突的两国共存办法基本部分的论述,包括结束1967年以来的占领以及全面履行主要的联合国决议。

四方认识到以色列需要持久、全面和平。但是除非以色列接受路线图的规定,彻底改变它把国际公认的巴勒斯坦领土变成殖民地的做法,除非巴勒斯坦对此作出回应接受以色列安然生存的权利,否则持久、全面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