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幽默实例都是由于语境的脱节而形成的,弄出的笑话足可以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幽默可以如此多姿多彩,妙趣横生,不同的语境,运用不同的幽默,可以收获不同的效果,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一起来体会一下在不同语境中,幽默的独特作用,您不防也来学习一下怎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幽默。
张冠李戴的幽默技巧
张冠李戴的意思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这种方法用在幽默中,就是刻意不直接表述某种事物,或不直说某事某人的名称,而是用其他相关的词语、名称来取而代之的幽默技巧。
我们在观赏马戏团的演出时,经常会觉得那些穿人类服装的猩猩、猴子之类非常滑稽可笑,因为兽类本来不具有文明的特征,把人类文明的东西强加于动物身上,自然给人以不协调感,所以容易为之发笑。这就是张冠李戴造成的喜剧效应。说话也是这个道理,故意地用甲来代替乙,并使之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不协调性,幽默的效果便产生了。
比如:
小明去配眼镜,医生问他:“你的眼睛以前是多少度呀?”小明一紧张,慌乱中他本想回答说“400度”的,结果一出口却咸了“400瓦”。
一次,教育局领导来学校视察课间操。结束后,本应由体育老师宣布“解散”,但一时情急,体育老师忘词了,憋了半天,大喊:“撤退!”
有一老师通宵搓麻将,第二天上课见黑板没擦,大怒:“今天谁坐庄啊?连黑板都没有人擦!”
从这些小幽默中,我们可以看出,用表示别的事物的固定称呼借来表示另一个事物,由于使用情景的转移,产生了强烈的不谐调性,正是这种“不合时宜”使幽默自然而出。在以上的小幽默中,大都是由于紧张或者是精力不集中而导致了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不是故意为之。如果故意地用甲来代替乙,并使之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不谐调性,那幽默的意味可能会更浓。
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一家专门做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
“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称为‘黑肉’。”
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兰花上附有一张卡片,上写:“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丘吉尔。”
女主人挑理见怪,非要称“胸脯”为“白肉”不可,弄得丘吉尔当时显得很被动。但丘吉尔很快就从被动中走出来,为了嘲弄女主人的咬文嚼字,他现买现卖地把“白肉”借用过来,以“白肉”来代称女主人的“胸脯”,这显然是把鸡和人扯到了一起,给人赋予了鸡名称,诙谐的讽刺中多了几分幽默感。借用现场的交际语来实现张冠李戴的幽默,体现了丘吉尔的聪明机智。
如果把一些专业术语张冠李戴,由于他们使用的特定性,会使得反差更大,幽默效果更好。
一个学校进行考试,老师在监考时对学生说:“今天的考试,我们要求同学们‘包产到户’,不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位老师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会心一笑,知道老师说的是不允许相互提供方便,要自己答自己的卷子。但老师的话妙就妙在没有直言考场纪律,而是用两个农村改革中的专业词语来代替:“包产到户”代替“自己答自己的卷子”,“共同富裕”代替“相互帮助”。由于“包产到户”和“共同富裕”的巧妙借喻与考场上紧张严肃的气氛格格不入,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产生了幽默感。
一个记者请某领导谈谈他保持身体健康的经验。领导笑着回答:“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保持进出口平衡。”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笑了。
“进出口平衡”本是外贸行业里的一个比较大的术语,却被这位领导借代到饮食养生问题上来,其言外之意是不言而喻的,既说明了新陈代谢对身体的重要意义,又在不协调的借代中造成一种大与小的反差,听之趣味无穷。这位领导选择的“帽子”无疑是十分恰当的,因其恰当,才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咀嚼出幽默的味道。
那么,使用这一幽默术有何要点呢?
关键在于选好恰当的“冠”,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从现成的行业术语、专业术语、政治术语中去选择,像前边提到的“包产到户”、“共同富裕”和“进出口平衡”等都属此类,相对来讲,这样的选择比较容易。二是在交际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来完成换名,这种选择和应用相对要难一些,但只要替代得好,更有现场效果和机智的幽默感。比如,丘吉尔的“白肉”代替“胸脯”。
由于前一种张冠李戴使用的是一些人所共知专业术语,熟知度比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后一种张冠李戴,在交际过程中选择词语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是当事人,都明白那个借体用来代替的事物是什么。如果你将一个地方的交际语拿到另一个交际场合去张冠李戴,由于对方不明真相,你的幽默力量便不会传递给对方,那么你的幽默也就失败了。
1.用来张冠李戴的词语、用语应该是人所共知的,这样才会一点就透,意味深长。
2.在交际过程中选择词语来张冠李戴,就要做到你所选择的词语是双方当事人当时交流的语言,都明白那个借体用来代替的事物是什么。否则,如果将一个地方的交际语拿到另一个交际场合去张冠李戴,由于对方不明真相,不但不幽默,还会让对方一头雾水。
请君入瓮的幽默技巧
请君入瓮幽默法,就是指设好圈套等别人来钻。具体来说,就是用故弄玄虚的连续的问或答,使对方一步步进入自己的话语迷宫,营造出一种幽默的气氛围,同时使他人开窍。
请君人瓮幽默法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连环设局,这样才能掌握主动,牵着对方的鼻子走,最后当对方明白意思的时候,也已经深陷其中了。
一考生骑驴赴京赶考。路上问一个放牲口的老汉:“嗳,老头儿!这儿离京城还有多远?”
老汉看他穿戴得倒是挺排场,就是问路不下驴,说话没礼貌。老汉心里想:这算什么书生!老汉本来不想理他,可又想教训他一下,就答道:“京城离这儿180亩。”
书生感到好笑:“喂牲口的!路程都讲‘里’,哪有论‘亩’的?”
老汉冷笑道:“我们老辈子的人都讲里(礼),现在的后生娃没有教养,不讲里(礼)!”
书生脸一沉,说:“你这个老东西,怎么拐着弯骂人呢?”
老汉说:“喂牲口的老东西本来不会骂人。只是今天心里不痛快,我养的一头母驴,它不生驴仔,偏偏生下了个牛犊。”
书生不明白老汉的意思:“你这个人真是稀里糊涂的,生来就该喂牲口。天下的驴子哪有下牛犊的道理?”
老汉还是耐心指教书生说:“是呀,这畜生真不懂道理,谁晓得它为啥不肯下驴咧。”
书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面红耳赤,没有作答就扬鞭绝尘而去。
幽默的表达是含意内蕴的。故事中的老汉,通过曲折的暗示故弄玄虚,吸引对方思绪,诱使对方上当,是请君人瓮法运用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艺术使幽默更加显露出它固有的机智与思辨色彩。由于这个原因,在生活中的舌战场合,这种巧设圈套的幽默技巧也被广泛地应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