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北京市海淀区做了一项针对2000对夫妇的调查。调查显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6成多的职业妇女希望回家做专职太太,只有3成多的职业妇女愿意把工作进行到底。
这个调查结果一公布,许多人大吃一惊!有人甚至放言评价:现在的女人都是“好逸恶劳”啊!女人们不工作,男人们就惨啦!而那些学究派们则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社会倒退的表现。”
但是,也有人理智地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何以如此说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位先生发现他雇用的保姆勤劳、贤惠又可爱,最终娶她为妻。在此之前,他需要向保姆支付工资,因此,她所从事的做饭、清扫房间、照顾老人等活动理所当然地被计算到了GDP里面。但是,当娶保姆为妻后,她虽然从事同样的劳动,但雇佣关系不复存在,没有人再向她支付这部分劳动的报酬,她的所有活动也从此不再计入收入范围内。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保姆变成妻子,对一个家庭的收入总值来说,看起来是一种“损失”。如果国民生产总值GDP以此来计算,那无疑国家GDP也受到“损失”。
但是,这能否认变换身份前后女方的劳动价值吗?不能。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主张:“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时,应该把家务的贡献也算在里面。”他认为:由于做家务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和商品,应该是国家整体生产的重要部分。毕竟,请人来家里带小孩、打扫及煮饭的话,这些工作是会算在GDP数字里的。若是母亲自己来做,就不算在里面。
在我们身边,家务劳动要么是家庭成员“业余时间”来做,要么就是由某一个成员专门来做。业余做家务的,算是对家庭“做贡献”;而专门做家务的,则可能被认为是“吃闲饭”。这对那些工作量庞大的家庭主妇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凭什么在自己家里做家务就不能算是就业,而走出家门,哪怕是到别人家里做家务,就算是有了一份工作?凭什么在GDP中,人们在自家做家务这部分劳动(哪怕是专职的家庭妇女也不例外)从来就不体现,但如果出去当保姆,则一定会反映到GDP里面呢?
看来,我们真应该给家务劳动好好算笔账。美国人曾作过一项调查,母亲常年从事家务劳动的价值相当于年薪6万美金。美国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妇女在家务劳动中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全国GDP总量的28%。这个数字如果以具体的金额来算,会是个庞大的数字。
现在,人们都觉得工作越来越难找了。于是,社区或家政服务作为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被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常常提起。什么是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说穿了就是替别人做家务。
人们的就业观念不可能一下子变过来,GDP的统计方法也不可能一下子变过来。所以,将一部分家务社会化很有必要。特别是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来解决。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程度的提高,使经济发展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二、当孩子被送到幼儿园、老人被送进养老院时,这部分家务劳动随即被转化成就业岗位,也当然会被计入GDP。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做自己的家务,或者,如果做自己的家务不被GDP所承认,那么就应该创造条件,让没有工作的人去做别人的家务,让社会承认他们对GDP的贡献。
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在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中寻找就业岗位的时候,也应该更加现实一些。毕竟,我们的公共福利事业还不是很发达,毕竟,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也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必须得高度关注“家内就业”现象。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制定和出台“家内就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也并非多此一举。
加里·贝克说:“如果把家务也算在GDP里头,那么留在家里照顾小孩并且做家务的男人或女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同时,这么做也可以把GDP增长的实际状况,更正确地反映出来。”
如果社会能够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就会真正提高。在日本、荷兰等许多国家就有专门的法律保障“专职太太”的权利。我们应该加快这方面的脚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