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在杯上加了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虽然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跳不出这个玻璃杯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过着“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但是,前述那位成功的推销员,非但没有受到消极的影响,反而为自己摆脱失败的阴影而找对策。于是,他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当遇上瓶颈时,就激励自己:“我一定要打破纪录,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推销员。”
他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卖出三百五十美元的商品,这种决心使得他的生意在一年之内增加了三倍。不仅如此,他还应用了这些“目标达成”和“跳蚤训练”的原理,一举成为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和销售训练员之一。
其实,困难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你一味逃避的话,那你将永远无法前进。我们许多的人都有这样的思想,一旦碰到了困难,总是轻易地放过自己,用各种理由来原谅自己,将自己放的远远的,唯恐自己受到什么伤害,影响了自己的人生。为了给自己一点信心,还美其名曰:进一步退三步。来更圆滑地原谅自己。久而久之,人生的路口只能是越来越少,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到最终甚至看不到出口。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是没有激情的人生。你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目标,并有计划地为自己的能力加码,不要给自己的逃避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坚信自己的既定目标,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固守自己的目标,用心去开拓,精心去经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这样,你的人生将会风采无限。事情还没有开始就选择逃避的人,肯定不会成功。一件事情如果你去做了,你就有0。1%的希望成功,如果你不去做,连0。001%的希望也没有。
惟有埋头才有出头的机会
如果你一直三心二意在寻找捷径,机会,你会发现在每一个你想要的机会面前,你都没有比别人特别强的地方,唯一缩短这一进程的办法就是你要在细节上加倍努力。
古人说:“唯有埋头,乃能出头。”种子如不经过在坚硬的泥土中挣扎奋斗的过程,它将止于是一粒干瘪的种子,而永远不能发芽滋长成一株大树。
有时候,也不是我们对自己食言,而是我们缺乏成功所要求我们付出的相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其实很多时候,成年人和小孩子是一样的。成年人也会喜欢玩乐,喜欢游戏,喜欢拖延,或许比小孩子还更缺乏自制力。当我们需要面对我们为成功而设计的计划时,当我们需要开始做出具体的行动时,痛苦就来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你准备出国读MBA,这是你的近期目标,你的远期目标是当你拿到学位时,你要在国际大都市的跨国公司里谋得一个职位,然后从那个起点上进行新的人生奋斗,成为一个全方位的高级国际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无疑是美好的,但你得为实现这个目标开始付出努力。
首先,你得准备TOEFL,GRE,GMAT。当你需要坐在桌前,面对英文资料时,你就会觉得辛苦。那种每天、每夜需要付出的实际努力才是对你的真正考验。大量的记忆、重复枯燥的劳动会令你很容易就觉得厌倦。电影、书籍、娱乐、美食在时时向你发出诱惑。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你很容易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向这些诱惑投降。
许多有抱负的人都忽略了积少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鸣惊人,而不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见比他开始晚的,比他天资差的,都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他才惊觉到自己这片园地上还是一无所有。这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没有给他理想或志愿,而是他一心只等待丰收,可是忘了播种。
我有一位朋友,时常在闲暇时来找我谈天。他学的是法律,却热衷戏剧,常想有机会跃登银幕,成为大明星。可是,我却从没有看见他去尝试那可以进入影剧界的机会。于是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试试看呢?”
他说:“我不愿去和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们竞争。我已经快三十岁了,即使考进去之后,也不过是做个小小的配角,有什么意思。我要等什么时候有大公司找某一部影片的主角和我的性格戏路合适的,我一去,就会录用,那才可以一鸣惊人。”
可是,像这样幸运的人能有几个?于是,他只好任岁月蹉跎,年华老大,而他的愿望仍止于只是个愿望。只因他不肯从头做起,所以永远接触不到他理想的天堂。
单是对自己那无法实现的愿望焦急慨叹是没有用的。要想达到目的,必需从头开始。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正如爬山,你只好低着头,认真耐性地去攀登。到你付出相当的辛劳努力之后,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见你已经克服了多少困难,走过来多少险路。这样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会累积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标的成功。
最终的目标绝不是转眼之间所可以幸致,在未付出辛劳艰苦的代价之前,空望着那遥远的目标着急是没有用的。而唯有从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着目标进行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
对于今天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我想说:不要太性急了,要为成功做准备。现在时髦的是找捷径,找机会,尤其是在职场中,频繁的跳槽者往往能在跳跃的过程中得到更“高”的职务,头衔。有时这看似一条实现快速成功的捷径,但也常常失去了踏踏实实积累的时间和条件。
在做每一件事时要全心投入,全神贯注,不能一边做时,一边总在分神观察周围有什么别的机会;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短期的目标:在这个位置上我至少该做到什么程度。做到后才会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机会来临,果敢行动
机会与成功之间不是等号,要将机会“转化”为成功,需要的是行动、行动、再行动!需要的是有一种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决不能“四平八稳”、“一慢二看三通过”,坐失良机。
对把握机会,有人归于运气的好坏,比如,的确有人在劳动时挖出金条,掏到钻石等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但把握机会更要靠我们自己。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穷困潦倒,在爱情上屡遭不幸,成年后又遭逢耳聋的厄运,但他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终于成为一代“乐圣”,他所凭借的正如他在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
作为现代人,面对机会,不敢选择,不敢尝试,的确意味着巨大的失败;同样,面对机会,我们敢于尝试,敢于拼搏,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不能抓住发展机会,任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失败。这样的人永远成不了强者。
在很久以前,30岁的小王只身闯荡深圳。当他得知一家企业内刊招聘记者,当即携作品集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仅有的一个岗位,竞争者竟达125人!而且其间不乏学历、资历、年龄、口才诸方面胜过自己者。见此阵势,小王本欲打退堂鼓,可又一想既然来了,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便耐着性子坐下来。
面试的人太多,而且主考官正是该公司的老总,小王又被安排在后面,看着应聘者一个接一个面色沉重地走出考场,他已预感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采取独特的面试方式打动老总才能出奇制胜。
这时候,在会客室里坐等的几位应聘者开始闲聊。其中有这么几句牢骚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不怕它,都带了作品集来,还说明不了问题?”
小王心里一动,当即赶往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下一篇现场短新闻。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自己出场了。
面试的内容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也不问应聘者经历,而是要他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当好内刊记者。小王当即递上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说,自己的角度就是“敏锐”。
最终小王成了应聘人员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你要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前面。”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主动思考、敢于行动的人。在被动的情势面前,怎样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凸现自己的自信和个人风格,可以将你推向与众不同的舞台,成功者的机智正在于此。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