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人生似禅 > 第九章 悟学与道 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第3页)

第九章 悟学与道 智慧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第3页)

【一日一悟】

不懂装懂的人其实是最可悲的。

智慧的一念

改变意识,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扭转一个人的成败。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大封功臣,已封了二十余人,其他有功的将领,日夜都在争论谁的功劳大,得不到结论,因此没有继续下去。

有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双层道(复道)遥遥望见将领们三五成群,经常在洛水沙滩上聚会。刘邦问张良:

“他们谈些什么?”

张良说:“难道你不知道他们正在谋反?”

刘邦说:“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还要反?”

张良说:“陛下原来不过是一介平民,靠他们的效忠,才取得天下。而今,你当了皇帝天子,封的全是你的亲戚和老友,杀的全是你的仇家。这些将领深怕你从此不再封赏,又生怕久而久之,你想起过去偶然犯的错,会兴起杀机。军心不稳,所以才聚在一起,密谋叛变。”刘邦很忧愁地问张良应该怎么办。

张良说:“你生平最憎恨,最厌恶,而大家又都知道的是谁?”

刘邦说:“雍齿,他跟我有旧怨,又不断欺负侮辱我,我早就想把他杀掉;只因他立下不少功劳,于心不忍。”

张良说:“请立刻先封雍齿,其他人异谋自然平息。”于是刘邦摆下筵席,封雍齿为什方侯。然后下令催促宰相、皇帝监察官(御使)迅速评估各将领的功劳,用来作为分封的根据。筵席之后,将领皆大欢喜。

张良是刘邦的智囊,趁着刘邦询问的机会,使刘邦检讨反省,改变心意。希望在上位的人没有徇私,当下属的没有猜疑的动荡,国家才能安定。像张良这样的人,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是最懂得规劝的人。而事实上,规劝和被规劝的人,都必须有转识成智的功夫。他们在一念之间可能杀人,转念之间就可以定邦国。

禅所教诫的就是化僵局为新机,化腐朽成大用,化对立为圆融的心智。那种心智,决定于沉净的一念。

【一日一悟】

对永恒事物的知性理解,属于智慧;对短暂事物的理性理解,属于知识。

怎样跑得最快

一次,去漠河看到一位老猎人,他执意要带我一起去狩猎。老猎人套上狗拉雪橇,我们出发了。

老猎人共有5只狗,雪橇最前面是一只领狗,后面是4只力狗。雪橇在雪野上飞奔着,狗的犬吠声时而响起。我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跑在最前面的领狗因为和后面的几只力狗之间有一段距离,几乎一直是不用力气地空跑,而那4只力狗却要拼尽力气向前跑,只要哪只力狗稍稍走神,鞭子就会落下。下午,狩猎结束返回住处,又累又乏的我吃力地帮老猎人往下搬着猎物,老猎人则将他的狗们一一解开,开始喂食。我暗想,老猎人是该好好慰劳一下这些劳苦功高的狗们,尤其是那4只付出了很多力气,挨了不少鞭子的力狗们。但奇怪的是,老猎人单独给了领狗一份食物,却让另外4只力狗一起争抢着不多的食物。我不禁有些为老猎人对狗们的不公正待遇有些愤愤不平。狗们终于都吃完了,更加让我不可理解的事情发生了,老猎人将领狗领进单独狗舍,却把4只力狗领进大通铺……丰硕的猎物让老猎人很兴奋,而我却一直在琢磨着老猎人为什么会对领狗和力狗那样的不公平。吃晚饭的时候,我对老猎人说出了我的疑问。老猎人喝下一口酒,反问我:“怎样才能够让一只狗跑得最快呢?”我摇头难答。老猎人笑了笑,说道:“这些狗都是有思维的,也都懂得我对它们的不公正,那些付出更多气力,待遇上却不如领狗的力狗们,每每奔跑的时候,都想要报复领狗,而领狗因为和力狗之间有一段距离,总可以不被力狗咬到。这些狗们在追咬和奔逃中把雪橇快速地向前拉行着……”

怎样让狗跑得最快?怎样才能最快地抵达目标?

在时时处处都是危险和死亡的雪野上,最大的智慧,不是具备多大的公正心和怜悯心,而是怎样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够最少时间地处于危险之中,最大限度地走到平安之地。让狗跑得最快的智慧,应不仅仅适合雪野,也该适合职场人生。

【一日一悟】

文字只是理解的工具,真正的领悟要靠心。

急于求成不可取

程颢说: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程颢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这句话,不仅是理论推演,也是经验之谈。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行之有效。

程颢少年时即志向远大,曾自言其志云: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意思是要成为一代宗师,承担起传播儒家道统的大任。他这个目标可谓远且大,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到20岁时,就以博学而闻名。

程颢为官后,积极推行儒家政治路线。他任上元县主簿时,此处赋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富民占有好田,赋税却很轻;穷民拥有的远郊田,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决心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他帮助县令筹画良策,平均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损害,引起他们的不满,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程颢既不让步,也不强进,积极进行宣传解说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新的赋税政策终于得以推行,无人敢公开反对了。

县令去职后,程颢代其职务,当上了上元县令。他接任时,民情十分复杂,诉讼每月不下二百起。程颢处官有方,不到一个月,诉讼案件大大减少。他还发动民工,进行水利设施改造,使粮食获得丰收,为地方办了一件大好事。

程颢还积极向县民宣示儒家礼教,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他还按照儒家政治思想管理政事,度乡村远近为伍保,让乡民们互助协作,你我相帮,患难相扶。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责成其亲戚、乡亲予以照顾,使他们不至于生活无着。他还在各乡兴办学校,有空时亲自去视察,召集父老乡亲座谈,以了解民情。他有时还亲自为学生讲解课文。对不善教育的老师,他就予以更换。

后来,他调任晋城县令,任职期间,也实行了不少惠民措施,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他离任那天,人们对他依依不舍,群情激动,以致哭声振野。这说明程颢在年轻时期,就是一个忠实地实践儒家学说的人,并且始终不忘传播儒家道统的目标。他最后成为一代宗师,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啊!

在生活中,有些人自认为有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是发财、出名或当官。但他们从来不知道从贫穷到富有的路程有多远,从来不知道从凡人到名士的差距有多大,从来不知道从平民到政客的界河有多宽,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个方向出发。他们只好用幻想跨越现实跟目标的距离,比如用两元钱买到一注特奖彩票,或者受到某个贵人的特别青睐……这样的人生目标,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目标。好比那个“桃花源”里的故事一样: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的人们平等、自由、富足、快乐,只要走进这个理想的乐园,就会幸福一生。可是这个乐园不在任何地方。

还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总想一开始就看见成果:做生意想马上发财,打工想马上受到老板重用,当公务员想马上升官……这是一种可怕的暴发户的心理。事实上,多数工作需要人的耐心。你一点一滴地去做,才能稳稳当当地获得工作成果,否则,便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不甘心放弃,但又没力量前进。

俗话说:欲速则达。恨不得马上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查理·库金先生说:成就伟业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所以,一旦立定人生目标,就要点滴积累成功资源,就像烧开水一样,让你的能量一点点升温。而且,当你向目标出发后,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你的智慧、意志和毅力进行各种挑战和考验。这时,你能够成功达成目标的唯一选择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没有任何借口。这样,你就能到达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一日一悟】

执著于“我”的人会陷于跟别人的冲突中。

守德是做人的大智慧

古人云:厚德载物。任何事业的成就,无不以美德为基。这是智慧中的智慧。很多人没钱、没背景、没学历,就是靠美德做资源。香港富豪郑裕彤即是一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