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要立足,要成器,不可能不与金钱打交道。现代社会,钱成了个人价值的证明。拥有金钱的好处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
有一位年轻人,因为家贫,大学毕业之后就下海经商。后来,他的弟弟不幸身染疾病,住进了医院。在花费了两三万元医药费之后,他弟弟身体康复了。医生说,有一些症状较他弟弟还轻的病人,因为没有钱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于是,这位年轻人非常感慨。他说,若是还处在过去那样的生活条件中,家里万万拿不出这么多钱给弟弟治病。可见钱可以发挥很大的功效,实在是不可缺少的。
是的,有了钱,每天不必为生计发愁,不必担心有了这顿没下顿。
有了钱,在身体不好的时候,可以花钱治病保健康,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奔跑、欢唱。
有了钱,可以以出租车代步,可以给至朋好友送上精美的生日礼物以表达情意,还可以与三五同好一起远足,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
有了钱,还可以拥有更多漂亮的衣服,可以使异性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频频停留。不必否认金钱给生活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当然,也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金钱买不来到达真理彼岸、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金钱买不来手足亲情,买不来无私的爱心,买不来朋友间的和睦与和谐。金钱买不来愉悦豁达的心境,买不来发自内心的微笑,买不来孩童般澄澈的眼眸。
生活中种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都无法用金钱来做交易。少了这些至真至善至美,人生会变得乏味枯燥。
因而,身处贫穷的我们,对金钱更需要,但也不能被金钱迷了眼睛。
身处贫穷的我们,无需独自怨恨命运不公,更应该看看今日富裕的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寻找从贫穷中解脱自己的钥匙。
走过贫穷的日子,依然拥有健康的心态,是一种难得的平常心。
其实,意外的财富并未给人们带来想像中的快乐。一个美国家庭原本谈不上富裕,但夫妻相亲相爱。后来他们购买的彩票中了头奖,凭空而得一笔巨额奖金。丈夫想从此结束劳作,妻子则坚持一如既往地生活。金钱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一对夫妻从此劳燕分飞。拥有了一大笔钱的丈夫可以寻找新的伴侣,可他总是担心别人冲着他的钱而来。就这样,他并没有得到想像中的快乐,反而整天守着一大堆金钱发愁。
对那些有着来路不明财富的人,贫穷的我们丝毫不羡慕他们的富有。因为在贫穷的环境中形成的幸福观,使我们无法在不正当的财富聚敛中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陶朱公范蠡还住在陶时,曾生了一个小儿子。等到长大成人后,陶朱公的二子因杀人,被楚国拘囚起来。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是应该的,但我听说有千金之家财,其子可以不被处死于市中。”于是准备齐千金,准备让小儿子前去探视。但大儿子也坚持要去,并说:“父亲不让大儿子去,而让小弟去,一定是父亲认为我是不肖之子。”说着竟要自杀。夫人见此,再三强劝陶朱公,陶朱公不得已,只得让大儿子去,并附信一封,叫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友庄生。并对大儿子说:“到了以后,把礼金送上,然后一切客随主便,不要与他争辩。”大儿子到后,便按照父亲的嘱咐去做了。庄生对他说:“你快走,不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大儿子走后,并没有按庄生吩咐回去,而是偷偷地住在楚贵人那里。庄生虽穷,却标榜廉洁耿直,楚王以下的大臣们都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儿子所送千金之礼,庄生并无意收下。原本想把事情办成后,再退还给陶朱公,以此为信守之据,然而陶朱公的长子并不理解他的这番良苦用心。
一天,庄生找了个理由觐见楚王,说天上有星相显示,有事不利于楚国,只能用做好事的方法才能消除。楚王一贯信任庄生,于是就命人封住三钱之府,准备大赦天下。楚贵人欣喜地将此喜讯告诉了陶朱公长子。不料大儿子想,大赦时弟弟一定会出来,千金岂不白送庄生了。于是就又去见庄生,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离开这里?”陶朱公长子说:“弟弟今将大赦,故而特来告辞。”庄生明白他的意思,就把钱还给了他。
庄生被陶朱公大儿子耍弄,感到是一种奇耻大辱,于是就又觐见楚王说:“楚王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可楚国的百姓都说,陶地的富翁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他们家里就用金钱来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说楚王大赦并非为楚国百姓,只是为陶朱公的儿子一人着想罢了。”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对陶朱公的儿子立即处斩,然后才下大赦令。
当大儿子拿着弟弟死亡通知回到家,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听说你的行动,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是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最终是你杀了你弟弟,我早就料想你会带丧报回来!”
看重钱财者心中往往薄情寡义,他们的典型逻辑就是无论做事还是为人,都以利来交往,算计来算计去,却总是得不偿失。他们永远不会明白,淡泊名利者以德服人,才能掌握为人处世的奥妙。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伊索说的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栓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