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生活就是一种修炼人一生不必计较的50件事情 > 第40件事 面对小人做人要诚信但要懂得变通(第1页)

第40件事 面对小人做人要诚信但要懂得变通(第1页)

生在世,总难免有被小人缠身时刻。在小人面前讲斯文扮君子,不但不会令这些目光狭隘嫉贤妒能的小人领情,承认这是君子风度,还会使自己被人笑为傻气,从而更会助长其得寸进尺的气焰。因此,做人固然要讲诚信,但也要懂得变通才行。

所以,《菜根谭》认为,“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严”。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农场,想扑杀一只小羊来吃,牧羊人的猎犬追了过来,这只猎犬非常高大凶猛,狼是打不过它也跑不掉了,便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发誓它再也不会来打这些主意,猎狗听了它的哀求,又看了看它脸上的眼?目,非常感动,不忍心再下手杀了它,便放了这匹狼。想不到这匹狼在猎犬转回身的一瞬,纵身咬住了猎犬的脖子,幸亏主人及时赶到,才救了猎犬一命,但猎犬流了很多血,它伤心地说:“我原不该被狼的话感动才是啊!”君子不乘人之危,这是老祖宗从古时流传下来的侠士风范,然而人世间有一条奇怪的规律: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人专爱拣软柿子捏,人家越是爱面子,这种人越是损人家的面子,戏弄挖苦,当众揭丑,尖酸刻薄,无所不用其极。对这样的人,能忍则忍,忍无可忍时,千万不要客气,不妨黑下脸来,反戈一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家爱德华·格罗斯,20年来一直从事对人们处在尴尬境地时的各种表现的研究。他指出:“人们在公开场合被羞辱,通常并不认为是开开玩笑,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人的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十分愤怒,表现为张口结舌或者满脸通红。但是我们可以有另一种比较聪明的解决方法,保持沉默,或者设法改变你的处境。”

别花许多的时间为我们受到的伤害而烦恼,不要冥思苦想“为什么这人要对我如此恶作剧”的问题。也许有些人是故意使我们感到窘迫的,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对他们已造成威胁,或者是想惩罚我们曾经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而另一些人是习惯于开这类玩笑的,他们毫不考虑别人是否受到伤害。对于这类人,没有必要去计较他们是否是故意的。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巴里·舒兰克说:“完全没有必要去追究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别有用心。”可能的是他们压根儿没有意识到我们会受到伤害。当我们向他们指出失礼的言行后,这位呆头呆脑的冒犯者通常会向我们致歉。当然,怎样摆脱窘迫的处境,要依情形而定。如果我们的上司在我们的同事面前三番五次地责备我们,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严肃指出:“我们是否可以私下谈这个问题?”同样地,伤害我们的人若是我们的配偶或亲密朋友,我们可以说明我们觉得多么难过甚至是痛苦,远比以同样的方法去回击对方要好得多。如果这个人继续不分场合地使我们窘迫不堪,我们可明确指出:“我觉得以后很难再信赖你。”下回有人故意羞辱我们时,我们可以采取比较激烈的方法。有时,我们必须使这种羞辱立即停止下来。我们可以说:“你已经使我难堪了。你不介意告诉我这都是为了什么缘故吗?”或者说:“你似乎心烦意乱,是不是我有什么事使你不高兴了?”不管怎样做,都要避免动怒,千万别发火。如果失去了泰然自若的态度,我们只能使对方占上风,使别人对我们产生不满情绪。再说,和那些修养极差或别有用心的人生气不值得。相当多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是“黑”吃“黑”。北洋政府时期,《选举法》规定,有一部分参议员,须由中央通儒院选举产生,凡国立大学教授,都有选举权。投票时,人到不到场无所谓,重要的是,带张文凭去,便可登记“投票”了。据说,当时每张文凭可卖到大洋200元。在这种贿选风气下,北大“老怪物”辜鸿铭自然也成了被买的对象。这天,某某到辜鸿铭府上,求其投他一票。辜说:“我的文凭丢了。”某某说:“谁不认得你老人家?只要你亲自投票,用不着文凭。”辜说:“人家卖200块钱一票,我老辜至少要卖500块。”某某说:“别人200,你老人家300。”辜说:"400块,少一毛钱不来,还得付现款,不要支票。”某某要还价,辜就叫他滚出去。某某只好说:“400块钱,就依你老人家。可是投票时务必请你到场。”选举的前一天,某某果然把400元钞票和选举入场证带来了,还再三叮嘱辜鸿铭明天务必到场。等某某走了,辜鸿铭立刻出门,赶下午的快车到了天津,把400块钱全“孝敬”在一个叫“一枝花”的姑娘身上了。两天工夫,钱花光了,辜鸿铭才回北京。某某立刻找上门来,大骂辜鸿铭不讲信义。辜鸿铭拿起一根棍子,指着那个政客说:“你瞎了眼睛,敢拿钱来买我!你也配讲信义!你给我滚出去!”某某逃之天天。《菜根谭》认为:“待善人当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并存”,“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严”。人生在世,总难免有被小人缠身的时刻。顺其所为,或者会与其同流合污,或者会被其缠得无法脱身。直截了当拒绝,又难以解气,而且会放过小人,让他们一处不成又转往他处作恶。辜鸿铭这样“黑吃黑”,以“真小人”的姿态来反“伪君子”,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真是让人拍手称快。

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律师把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并把二万五千美元以支票取代,毫无疑问,他才是最聪明,也是最守信用的。

对别人许下承诺之后,你要怎么完成呢?如果你所说的承诺,只是为了给人一个善意的安慰,那么你要如何实现这个诺言,才不会显得迂腐,又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呢?

以下这个故事,或许可以当作参考。

有一位老人临死前,将他的律师、医生和牧师全叫到床前,并分送给每个人一个装有二万五千美元的信封。

因为,老人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遵照自己的交代,将这些钱放到棺木里,让他能有足够的钱长眠于天堂。

不久之后,老人便去世了。

在入殓的过程中,律师、医生和牧师都将信封放在老人的棺材中,并祝他们的委托人能够安息。

几个月之后,这三个人在一场宴会中相遇。

牧师一脸歉疚地说,在他的信封里,其实只放了一千美元,他认为与其全部浪费在棺材里,不如将其中一部分捐给福利机构。

医生被牧师的诚实深深地打动,也供出了自己把钱捐给一个医疗慈善机构,信封里只装了八百美元。他也认为,与其把钱无谓地浪费掉,还不如用在其它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时,律师却对他们的作为,露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慢条斯理地说道:“无疑的,我是唯一对死去的老朋友最守信用的人,我必须让你们知道,我真的在信封里放入了全部的金额,因为我在这个信封中,放了一张面额二万五千美元,写了我的大名的私人支票。”

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谁才是真正信守诺言的人呢?

律师把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并把二万五千美元以支票取代,毫无疑问的,他才是最聪明,也是最守信用的人,因为,他“真的”一点也没有违背对朋友的承诺。

这是一个简单的价值认定,对一个临死老人的请托,“数字的完整”才是他所要的,所以,当牧师与医生各取所需地把金钱挪用时,他们便已违背了承诺,因为数字已经不完整了。

他们应该像律师一样,把钱全数交给福利机构,并开立一张二万五千美元的支票以告慰死者!

三个人有两种不同的变通方式,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一个?

也许有人对律师将金钱据为己有的行径不能认同,不过在“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遵守对往生者的承诺,也要让他的遗愿更具意义的完成。

对律师而言,他的价值认定就在这一念之间,虽然做法或许有瑕疵,却也没什么大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