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秦朝历险记作文 > 第119章 再见商鞅(第1页)

第119章 再见商鞅(第1页)

秋日的清晨,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秦孝公端坐在王座之上,神色略显疲惫,却又难掩眼中的期待。这几日,为了秦国的事务,他日夜操劳,但一想到可能到来的贤才,他便强打起精神。

商鞅身着一袭素袍,身姿挺拔,稳步走进大殿。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抱负,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仿佛在向这座宫殿宣告,他将在这里掀起一场风暴。

“拜见大王,臣公孙鞅,听闻大王求贤若渴,特来献上治国之策。”商鞅上前,恭敬地行了大礼,声音清朗,在大殿中回荡。

秦孝公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先生请讲,寡人洗耳恭听。”

商鞅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激昂起来,开始侃侃而谈:“大王,臣以为治国之道,当以帝道为先。昔日尧舜禹汤之时,以无为而治,百姓自然淳朴,国家无需过多干涉,便能和谐昌盛。君主只需以圣人为楷模,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多侵扰百姓生活,如此则天下大治。”

秦孝公原本专注的眼神,随着商鞅的讲述,逐渐变得迷离起来。他靠在王座上,眼皮开始打架,商鞅的话语在他耳中,如同催眠曲一般,让他困意渐浓。他心想,这帝道虽听起来美好,可如今秦国面临着六国的威胁,如何能这般无为而治?

商鞅讲得滔滔不绝,沉浸在自己的论述之中,却没注意到秦孝公的状态。直到秦孝公的头一点,差点从王座上滑落,他才猛地惊醒,尴尬地揉了揉眼睛。

景监站在一旁,心中暗急如焚。他看着商鞅,又看看秦孝公,轻咳一声,试图提醒商鞅。

商鞅察觉到气氛不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仍神色镇定地坚持把话说完:“……是以,遵循帝道,秦国必能重回太平盛世。”

秦孝公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中对商鞅的这番言论已然失望,但又不好直接发作:“先生所言,虽有道理,然寡人近日政务繁忙,实在难以领会。先生先退下吧。”

商鞅退出大殿后,景监紧跟其后,面露歉意:“公孙先生,大王今日许是太过劳累,望先生勿怪。”

商鞅微笑着说:“无妨,我已知大王志向不在此,下次定当让大王满意。”

此时的商鞅心中却在思量:“看来秦公志不在帝道,需另寻他法。秦国如今的局势,显然更需要强有力的变革之策。”

五天后的上午,阳光依旧明媚。宫殿内依旧庄严肃穆,秦孝公坐在王座上,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期待。他在想,这个商鞅,上次没能打动自己,这次又会带来怎样的见解?

商鞅再次踏入大殿,他的步伐沉稳,心中已然有了新的策略。他深知,想要说服秦孝公,必须拿出更契合秦国现状的方案。

商鞅行礼后,秦孝公开口道:“先生此次又有何高见?”

商鞅神色庄重,缓缓说道:“大王,上次谈及帝道,恐不合大王心意。此次臣以为,治国当以王道为本。文王、武王之时,以道德和礼乐制度为核心,讲究仁爱和有差别的爱。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皆遵循礼仪规范,如此便能建立起和谐有序的阶级关系,国家亦能长治久安。”

秦孝公听得微微点头,偶尔插问几句,比起上次,他的兴致明显高了一些。他想,这王道似乎比帝道更切实际些,可真能解决秦国的问题吗?

“先生所言,固然有理,可如今诸侯纷争,各国皆以武力相拼,这般王道,是否太过理想化?”秦孝公提出疑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质疑。

商鞅解释道:“大王,王道虽需时间沉淀,但能从根本上凝聚民心,增强国力。秦国若行王道,百姓归心,日后定能在诸侯中崛起。”

秦孝公轻轻摇头,他想到秦国如今的困境,河西之地被魏国侵占,国力贫弱,哪有时间去慢慢推行王道:“话虽如此,但秦国如今等不起,寡人想要的是能迅速让秦国强大的策略。”

商鞅见此,心中明白,这次仍未完全打动秦孝公,便行礼告退:“臣所言或许有不足,望大王再给臣一次机会。”

走出宫殿,商鞅望着天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让秦孝公眼前一亮。

。。。。。

又过了几天,阳光暖暖地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宫殿内,秦孝公端坐王座,眼神中透着急切与期待。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商鞅这次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商鞅阔步走进大殿,他的眼神坚定,充满自信,深知此次至关重要。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霸道之策。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