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ia产后诸病门(十一则)
妇人产后,小腹疼痛,甚则结成一块,手按之益痛,此名儿枕痛也。夫儿枕者,前人谓儿枕头之物也。儿枕之不痛,岂儿生不枕而反痛乎?是非儿枕可知。既非儿枕,何故作痛?乃瘀血成团未散之故也。此等之痛,多是健旺之妇,血之有余,非血之不足,似可用破血之药。然血活则瘀血自除,血结则瘀血作祟,不补血而败血,虽瘀血可消,毕竟耗损血气,不若于补血中行其逐秽之法,则瘀血既去,气血又复不伤。方用散结安枕汤∶当归(一两)川芎(五钱)山楂(十粒)丹皮(二钱)荆芥(二钱)益母草(三钱)桃仁(七个)乳香(一钱)水煎调服。一剂痛即止,不必再剂。
此方逐瘀于补血之中,消块于生血之内,不专攻痛而其痛自止。人一见儿枕之痛,动以延胡、苏木、蒲黄、五灵脂之类以化块,何足论哉。
用归荆安枕汤亦神。
当归(五钱)丹皮(一钱)荆芥(三钱)山楂(十粒)水煎服。一剂即止痛。
产后小腹痛,按之即止,人亦以为儿枕之痛也,谁知血虚之故乎。产后亡血过多,则血舍空虚,原能腹痛,但痛实不同。如燥糠触体光景,此乃虚痛,非实痛也。
凡虚痛宜补,而产后之虚痛尤宜补。惟是血虚之病,必须用补血之剂,而补血之味,大约润滑居多,恐与大肠不无相碍。然而产后则肠中干燥,润滑正相宜也。故补血不特腹中甚安,肠中亦甚便耳。方用腹宁汤∶当归(一两)续断(二钱)阿胶(三钱)人参(三钱)麦冬(三钱)炙甘草(一钱)山药(三钱)熟地(一两)肉桂(二分)水煎服。一剂痛轻,二剂痛止,多服更美。
此方补气补血之药也。然补气无太甚之忧,补血无太滞之害,气血既生,不必止痛而痛自止矣。
用术归桂草汤亦神。
白术当归(各五钱)肉桂(五分)炙甘草(一钱)水煎服。二剂愈。
产后气喘最是危症,苟不急治,立刻死亡,人以为气血之两虚也,谁知气血之两脱乎。夫气血既脱,人将立死,何故又能作喘?此血已脱,而气犹未脱也。血脱欲留,而气又不能留,血之脱,故气反上喘。但其症虽危,而可救处正在于作喘。
肺主气也,喘则肺气若盛,而不知是肺气之衰。当是时,血虽骤生,止存些微之气,望肺之相救甚急,肺因血失,气实无力,难以提挈,则气安保不遽脱乎。是救气必须提气,而提气必须补气。方用救脱活母丹∶人参(二两)肉桂(一钱)当归(一两)麦冬(一两)山茱萸(五钱)熟地(一两)枸杞子(五钱)阿胶(三钱)荆芥(炒黑三钱)水煎服。一剂喘轻,二剂喘又轻,三剂喘平,四剂全愈。
此方用人参以接续元阳,然徒补其气,不补其血,则血燥而阳旺,虽回阳于一时,而不能制阳于永久,亦旋得旋失之道也。即补其血矣,不急补其肾肝之精,则水实不固,阳将安续乎。所以又用熟地、茱萸、枸杞以补其肝肾之精,后益其肺气,则肺气健旺,升提有力也。又虑新产之后,用补阴之药,腻滞不行,加入肉桂以补其命门之火,非惟火气有根,易助人参以生气,且能运化地黄之类,以化精微也。然过于助阳,万一血随阳动,瘀血上行,亦非万全之计。更加荆芥引血归经,则肺气更安,喘尤速定也。
用蛤蚧救喘丹亦佳。
人参(二两)熟地(二两)麦冬(三钱)肉桂(一钱)苏子(一钱)蛤蚧(二钱)半夏(三分)水煎服。三剂喘定,十剂全愈。
妇产后恶寒恶心,身颤发热作渴,人以为产后伤寒也,谁知气血两虚,正不敌邪之故乎。凡人正气不虚,则邪断难入。若正气已虚,原不必户外之风袭体,即一举一动,风即乘虚而入矣。虽然产妇风入易而风出亦易,凡有外邪,俱不必祛风。
况产妇恶寒者,寒由内生,非由外进也。发热者,热因内虚,非由外实也。治其内寒,而外寒自散;治其内热,而外热自解矣。方用十全大补汤∶人参(三钱)黄(一两)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熟地(五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肉桂(一钱)水煎服。二剂寒热解,身凉矣。
此方但补其气血之虚,绝不去散风邪之实,正以正气既足,邪气自除。况原无邪气乎,所以治之奏功也。
用正气汤亦效。
人参当归(各一两)肉桂炮姜(各一钱)白术(五钱)甘草(五分)水煎服。二剂愈。
产后恶心欲呕,时而作吐,人以为胃气之寒也,谁知肾气之冷乎。夫胃为肾之关,胃气寒则胃不能行于肾中,肾气寒则胃亦不能行于肾内,是胃与肾原不可分为两治也。惟是产后失血,肾水自涸,宜肾火之炎上,不宜胃有寒冷之虞,何肾寒而胃亦寒乎?盖新产之余,其水遽然涸去,其火尚不能生,而寒象自现。治法当补其肾中之火矣。然肾火无水以相济,则火过于热,未必不致阴虚火动之虞,必须于火中补火,肾中温胃,而后肾无太热之病,胃有既济之欢也。方用温胃止呕汤∶人参(三钱)橘红(五分)白豆蔻(一粒)巴戟天(一两)白术(一两)茯苓(二钱)炮姜(一钱)熟地(五钱)山茱萸(五钱)水煎服。一剂吐止,二剂不再吐也,四剂全愈。
此方治胃之药多于治肾。然治肾仍是治胃,所以胃气升腾,寒气尽散,不必用大热之味,以温胃而祛寒也。
用全母汤亦神。
白术人参熟地(各一两)肉桂(二钱)炮姜(五分)丁香(五分)山药(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止呕吐。
产后肠下者,亦危症也。人以为儿门不关之故,谁知气虚下陷而不收乎。夫气虚下陷,宜用升提之药以提气矣。然而新产之妇,恐有瘀血在腹,若提气,并瘀血亦随之而上升,则冲心之症,又恐变出非常,是不可竟提其气,补其气则气旺而肠自升。惟是补气之药少,则气衰力薄,难以上升,必须多用,则阳旺力大,而岂能终降耶。方用升肠饮∶人参(一两)黄(一两)白术(五钱)当归(一两)川芎(三钱)升麻(一分)水煎服。一剂而肠升矣。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