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辨证录展阳神丹 > 卷之三(第3页)

卷之三(第3页)

当归(五钱)黄(一两)荆芥(炒黑,三钱)人参(三钱)白术(五钱)生地(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止血,二剂不再流矣。

热血妄行,不清火而反补其气,因由于气之虚也。气虚则不能摄血,血得火而妄行,逢窍则钻,今补其气则气旺矣,气旺自能摄血。倘用止抑之法则一窍闭,而众窍安保其尽闭乎。用补血汤,而又行气凉血,未尝无清火之味,焉得不奏功如神哉。

此症可用掩窍丹∶人参当归生地玄参(各一两)炒黑荆芥(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止血,二剂全愈。

人有大便出血者,或粪前而先便,或粪后而始来,人以为粪前来者属大肠之火,粪后来者属小肠之火,其实皆大肠之火也。夫肠中本无血也,因大肠多火,烁干肠中之液,则肠薄而开裂,血得渗入,裂窍在上则血来迟,裂窍在下则血来速,非小肠之能出血也。小肠出血,则人且立死,盖小肠无血,如有血则心伤矣,心伤安能存活乎。故大便出血,统小肠论之,以辨症则可,谓大便之血,以粪后属小肠,则不可也。是治便血之症,宜单治大肠,然而大肠之所以出血,非大肠之故也。肾主大小便,肾水无济于大肠,故火旺而致便血也。方用三地汤∶熟地(一两)当归(一两)生地(一两)地榆(三钱)木耳末(五钱)水煎调服。一剂即止血,二剂全愈。

精血双补,则肠中自润,既无干燥之苦,自无渗漏之患,况地榆以凉之,木耳以塞之,有不取效之速者乎。

此症用荠熟地汤亦神。

熟地(三两)地粟(三两,捣汁,同熟地煎汤服。二剂即止血。)人有小便溺血者,其症痛涩马口,如刀割刺触而难忍,人以为小肠之血也,而不知非也。小肠出血,则人立死,安得痛楚而犹生乎?因人不慎于酒色,欲泄不泄,受惊而成之者。精本欲泄,因惊而缩,入则精已离宫,不能仍反于肾中,而小肠又因受惊,不得直泄其水,则水积而火生,于是热极而煎熬,将所留之精化血而出于小便之外,其实乃肾经之精,而非小便之血也。治法宜解其小肠之火,然而解火而不利其水,则水壅而火仍不得出,精血又何从而外泄哉。方用水火两通丹∶车前子(三钱)茯苓(五钱)木通(一钱)栀子(三钱)黄柏(一钱)当归(五钱)白芍(一两)蓄(一钱)生地(一两)水煎服。一剂而涩痛除,二剂而溺血止,三剂全愈,不必用四剂也。

方中通利水火,而又加平肝补血之药者,盖血症最惧肝木克脾胃,则脾胃之气不能升腾,而气乃下陷,气陷而血又何从而升散乎。今平其肝则肝气舒,而脾胃之气亦舒,小肠之水火两通,败精有不速去者乎。

此症用通溺饮亦神。

黄柏车前(各三钱)茯苓白术(各五钱)王不留行(二钱)肉桂(三分)黄连(一钱)水煎服。二剂即止血。

人有皮毛中出血者,或标出如一线,或渗出如一丝,或出于头上,或出于身中,或出于两胫之间,皆肺肾两经之亏,火乘隙而外越也。此等之症,舍补肾水,无第二法可救。

然而补肾之功缓,必须急补其气,气旺则肺金自旺,而皮毛自固矣。方用肺肾两益汤∶熟地(二两)人参(一两)麦冬(一两)三七根末(三钱)水煎服。一剂而血即止矣。再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调服一月,不再发。

盖熟地壮水,麦冬益金,金水相资,则肺肾之火自息,血自归经,何至走入皮毛而外泄,况三七根原能止血乎。

此症用归敛血汤亦神效。

黄玄参(各一两)当归(五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一钱)苏子(二钱)三七根末(三钱)水煎调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唾血不止者,然止唾一口而不多唾,人以为所唾者不多,其病似轻,而不知实重。盖此血出于脾,而不出于胃也。夫脾胃相表里者也,血犯胃已伤中州之土,先天已亏矣,况更犯脾阴之后天乎。胃主受而脾主消,脾气一伤,不能为胃化其津液,虽糟粕已变,但能化粗而不能化精,以转输于五脏六腑之间,则脏腑皆困,是脾之唾血,更甚于胃之吐血矣。然而脾之所以唾血者,仍责之胃土之虚,不特胃土之虚,而尤责之肾水之衰也。盖胃为肾之关门,肾衰则胃不为肾以司开阖,而脾之血欲上唾,而胃无约束,任其越出于咽喉之上矣。故脾之唾血,虽脾火之沸腾,实肾胃二火之相助也。治法平脾之火,必须补脾之土,更须补肾水以止胃之火也。方用滋脾饮∶人参(三分)茯苓(二钱)玄参丹皮芡实茅根山药(各三钱)熟地(一两)沙参(五钱)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而唾血止,再剂全愈。

此方轻于治脾,而重于补肾,诚探本之法也。倘止泻脾火之有余,必致损胃土之不足,胃气伤,而脾气更伤,然后始去补肾,则不能生肾水矣,何能制脾火之旺哉,毋论唾血难止。吾恐胃关不闭,而血且大吐矣,此滋脾饮之所以妙耳。

此症用同归汤亦神效。

白术玄参(各一两)熟地(二两)北五味(一钱)荆芥(炒黑,三钱)贝母(五分)水煎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双目流血,甚至直射而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人以为肝血之妄行也,谁知是肾中火动乎。夫肾中之火,相火也,若君火宁静,则相火不敢上越,惟君火既衰,而后心中少动于嗜欲,则相火即挟君主之令,以役使九窍,而九窍尊君之命,不敢不从,听其所使矣。心之系通于目,肝之窍开于目,肝中有火,亦相火也,与肾中命门之相火、心中包络之相火,正同类也。同气相助而沸腾,不啻如小人结党,比附而不可解,直走心肝之窍系,血不下行而上行矣。治法似宜补心君之弱,以制肾火之动,然而心火既虚,补心而心不易旺,必须补肾以生心,则心火不动,而肾火亦静耳。方用助心丹∶麦冬(一两)远志(二钱)茯神(三钱)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玄参(五钱)丹皮(三钱)芡实(三钱)莲子心(一钱)当归(三钱)柴胡(三分)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不再发。

此方心、肝、肾三经同治之药也,补肾以生肝,即补肾以生心耳。或疑肾中火动,不宜重补其肾,不知肾火之动,乃肾水之衰也,水衰故火动,水旺不火静乎。

况心火必得肾水之资,而火乃旺也,心火旺而肾火自平,非漫然用之耳。

此症用膏汤亦神效。

熟地白芍(各一两)山茱萸(五钱)柴胡(五分)荆芥(炒黑,三钱)北五味(十粒)竹沥(一合)同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舌上出血不止,细观之有小孔标血,此心火上升以克肺金也。夫鼻衄犯气道也,舌中衄血,不过犯经络之小者耳。然有血出于口者,犯胃而不犯心;血出于舌者,犯心而不犯胃。犯胃为腑,而犯心为脏,乌可谓经络细小之病而轻治之乎。

治法内补其心中之液,而外填其舌窍之孔,则心火自宁,而舌血易止也。方用补液丹∶人参(三钱)生地(三钱)麦冬(五钱)丹参(二钱)北五味子(十粒)山药(三钱)当归(五钱)黄连(一钱)玄参(五钱)贝母(一钱)水煎服。外用炒槐花、三七根各等分,为末,掺之即愈。

夫槐花、三七本能止血,似不必借重于补液丹也。然而内不治本而徒治其末,未必不随止而随出也。

此症用柏子安心汤亦神效。

人参茯神柏子仁(各三钱)远志(一钱)菖蒲(三分)当归生地(各五钱)五味子(十粒)贝母黄连(各五分)水煎服。

二剂即止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