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收购意义重大。有分析师表示,由于“9·11”事件,再保保费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超过60%,如今再保产业变得相当重要,而一旦从前五大一举跃居成为第一大,巴菲特将拥有更强大的价格主导能力。
这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毕竟同时解决两家巨型再保险公司的困难并不容易。为了扭转颓势,2002年巴菲特率领旗下众多保险公司主动出击:在提高收费的同时,他进入了其他同行望而却步的诸多领域,包括世界杯取消保险、南海石油基地、芝加哥西尔斯大厦财产保险,以及反恐怖主义保险。成功的冒进让公司在2002年成绩不菲:前三季度S&P500亏损22%,但伯克希尔·哈撒韦盈利30亿美元。
而且,巴菲特闯入了两个他从未进入过的领域:能源业和电信业。其代表作分别是中美能源和Level3。而对于曾表示搞不懂的高科技行业,这次巴菲特的进入更给人以突兀之感。对此不愿过多评论的他表示他看重该公司创始人沃尔特·斯科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沃尔特有一种把事情由复杂变简单的能力。”
或许应该这样说:市场改变了,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理论者应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规则和机会,但基础的原则不应放弃——“你不是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就是对的或是错的。你是对的,仅仅因为你的事实是对的,你的推理是对的”,格雷厄姆的教诲对巴菲特影响深远,“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风险越大,获益越多
《塔木德》中说道:“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辈。”
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而在失败与成功都不可把握时,就更意味着风险很大。高风险,意味着高报酬,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也让我们练就了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财富。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为严格来讲,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了,人的脑袋根本无法掌握那些“未知的变量”,充其量只能掌控其中一小部分。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
19世纪80年代,关于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洛克菲勒和股东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东部交界的地带。
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经化学反应变成(硫化氢),它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
当时,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品质原油,除了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
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威胁)股东,宣称自己将冒险去进行这计划,并不惜一切代价,谁都不能阻挡他。
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原油的油田。
此后,洛克菲勒聘请一名犹太化学家花了20万美元,让他前往油田研究去留问题,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成功,此期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然而,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功了!
这一丰功伟绩,正充分说明了洛克菲勒具有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其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冒险与危机具有较深层的关联。把‘危机’拆开了讲便是危险和机遇。人的机遇与成功往往存在于危险之中。
不要让赚钱成为一种负担
要想赚钱,就绝对不能给自己增加心理的负担,而是应该十分从容地、冷静地对待,对金钱不感兴趣,自然赚不到钱,然而倘若把金钱看得太重,也就给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包袱,这个时候,你所需要的,就是彻底地忘掉钱这回事,千万不要再把它当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才好。
犹太人只把金钱当作是一种很好玩的物品,它在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去高度地投入它,人们投人资金时,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险且有趣的游戏,当这个游戏胜利的时候,也是十分有意思的。
犹太人这样形容自己,在赚钱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游戏的世界,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你要不停地和对手进行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胜过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这样的赚钱观念,即决不让赚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新鲜刺激的游戏,他认为只有以这样游戏的心态去赚取金钱,才是良好的赚钱心态。
摩根赚钱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当黄昏的时候,他就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则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
在谈到投资的时候,他总是说:“玩扑克的时候,你应当认真观察每一位玩者,你会看出一位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
他从来不乱花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总是琢磨怎么赚钱的办法。有的同事开玩笑说:“摩根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感觉滋味如何?”摩根的回答让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东西而又可以用钱买到的时候,我都能买到,至于其他人所梦想的东西,比如名车、名画、豪宅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不想得到。”
他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钱来装饰他的生活,他喜欢的仅仅是游戏的感觉,那种一次次投入资金,又一次次地通过自己的智慧把钱赚回来的感觉,充满了风险和艰辛,但是也颇为刺激,他喜欢的就是刺激。
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的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
犹太名人链接:
垄断大财阀、华尔街之子——摩根
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
摩根少年时代开始游历北美西北部和欧洲,并在德国哥西根大学接受教育。从哥西根大学毕业后,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的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
“有何贵干?”
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算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
“这事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