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做人的底层逻辑 > 第十一章 做人要活出自我(第2页)

第十一章 做人要活出自我(第2页)

如此看来,我们是该放松自己生命的弦了。

放松生命的弦,也就是放松,放慢生命的节奏。生命只此一次,重要的是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创造的过程其实更该是享受的过程,享受一分自在与悠闲。殊不知生命的弦也跟琴弦一样,绷得太紧,就会断的。做人,不要太过于逼迫自己,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适当地放松一下,别把自己生命的弦绷断了。

再说海绵里的水,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这简直经不起一点推敲,更不必用科学去证明。海绵里纵使装有一个大海,可海也有边、有沿,有高度、有体积,即使每天只取出一瓢,也终有干涸的一天,何况人的生命?愚公的道理你能否认吗?

要知道,轻松的生活本来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悠着点,上班的时候别光想着不要迟到,看看路边的风景,听听喜欢的音乐,和身边的人聊聊国家大事日常小事,下班了,跟无休止的加班说声“拜拜”,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星期天睡个长长的懒觉,听听很久以前的老歌,想想很久以前的心情,和多日不见的朋友聚聚。忘掉工作带来的压力,忘掉同事所取得的一个个资格证,有空回乡下老家看看,让自己生活在一种慢镜头中,去钓鱼,去耕种,去享受另一种生活带来的乐趣,也来个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凡事睁只眼、闭只眼的那种,而是做完自己该做的,就心安理得,没必要逞强,好胜。

放松自己心灵的弦,给心一份宁静与空灵,宁静的心方能感受到美丽,空灵的心才会产生出智慧。

生命由一些长长短短的弦组成,自己就是演奏者,或快或慢,或松或紧,就这样我们谱成人生的歌,有的激越,有的哀婉,有的明快,有的阴郁。就看你怎样把握自己生命之弦了。

激活死脑筋:

放松自己心灵的弦,给心一份宁静与空灵,宁静的心方能感受到美丽,空灵的心才会产生出智慧。

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个人接纳另一个人很难,但一个人接纳自己更难。我们时常对自己不满,为自己的缺点懊恼,烦闷,千方百计想掩饰。自己面对自己时,我们常常会陷入惧怕、悔恨中而不能自拔。

但是,自己又和别的物件不同,不喜欢了就可以随时扔掉;也不和别人一样,合得来便相处,合不来便分手,用不着去委曲求全。我们自己不可能把自己给扔掉,除非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己随时都在纠缠着你,无论你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满意时,它和你在一起,不满意时它同样不会离开你。生命的无奈也在于此。

有的人很早就接受了自己,有的人至死都无法接受自己。

谁都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想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我们总期望着自己更漂亮些,更动人些,因为美丽不仅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让我们本能的自信。

尽管我们知道,相貌、性格和生命一样,都是我们所不能自由选择的,然而,对于自己的不满意,却时刻折磨着我们。丑陋使我们不敢大声讲话,不敢仰起头走路,不敢面对他人的注视,在美丽的人面前,我们更本能的感到自卑。总希望有一天,魔镜会突然出现,告诉你是天下第一美人。

性情也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虽然我们并不对自己的容貌与性情负完全的责任,但你我们却不得不每日面对它。苏格拉底能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宣称自己自知其无知。我们虽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自知自己无知,但接受自己是无知的,却是可以做到。

接受自己,有多种方式,因为,世界上有照脸的镜子,但没有照心的镜子,也因为,这都是自己的私事,别人可干涉不上。

比较世俗的一种是若隐若现。对自己的优点,我们不去自己挑明,而千方百计诱导别人说出,虽然只是说的人不同,可这其中的奥妙就很深了。自己说的,那叫自我吹嘘,叫逞能,别人说的,是“客观”,是“实事求是”。聪明的人最善用这一着,临了还会让对方说一句,你真谦虚。。

对于自己的缺点,我们难以接受,更不愿意被别人指出,尤其是当众指出。即使外表可以保持不动声色,可内心里能不恨他么?领导每次作完报告都要说“欢迎批评指正”诸如此类的话,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意见不能“指”,更不能“正”,只能当作没有,最好本来就没有。不然,你肯定会免费获得许多小鞋穿。

比较聪明的一种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己知道了,自己觉察出问题,神不知鬼不觉地改掉,这才是上上之策。

老实的做法就是,三缄其口。不要那样不厌其烦地告诉别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那其实是在自欺欺人,一味地想要改变自己,求全求多。内向的人,希望自己能开朗些,外向的人希望自己深沉些,直率的人希望自己圆滑世故些,圆滑世故的人希望自己快乐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做人要接纳自己,而不掩饰自己,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也不要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接纳自己,实质就是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我们便多一分自信,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便多一点理智。表现得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平和,不做作,不炫耀。

接纳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接纳自己,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过程。这当然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因为我们会逐渐发现,自己不是那样完美,也不可能变成理想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优点需要勇气,直面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坦诚,需要包容。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自己想做的不一定就能做,明白自己做的不一定全能做好,我们便会自信、自制、自强,生活便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相反,斤斤计较自己的缺点,不原谅自己的失误,则会使我们沮丧,自卑。

现实粉碎着我们的理想,也粉碎着我们对自己的梦。接受真实的自己,客观的对待自己,我们就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激活死脑筋:

接纳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接纳自己,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过程。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优点需要勇气,直面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坦诚,需要包容。

生命的重心

不懂得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地懂得去珍爱别人。人的一生总要有个重心,你把什么当作自己生命的重心呢?事业,爱情,亲情,友情……总之,是他人,还是自己?

我们都曾听过:某人为了迁就父母的想法,选了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娶了自己不爱的人,要么是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某人看别人在商场中大发利市,便盲目跟从,结果不适己性,经营不善,亏损累累……。所有这些都是源于你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承担自己的现在与未来,所以你才努力地把自己的一切依附于别人。事实上,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肯定地相信自己,别人的鼓励是根本产生不了什么作用的。别人的想法永远不能完全代表你自己,你也绝对有权去决定要不要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是受不受别人的影响。

把自己当作生命的重心,说通俗些就是倡导人“自私”,虽然这与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道大相径庭。

我们中国人素来以“爱人”为美德,而以“爱己”也就是“自私”为耻。“爱己”就会遭人议论,为人不齿。当然,说这样话的人往往自己是衣食无忧的。常人就不懂这一点,于是有了贞妇烈女,有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千古佳话。

其实,自私不是件坏事。做人要自私,但不吝啬,不损人。自私,就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做事情,也就是以自己为中心、重心。

自私也并不是件见不得人、不光彩的勾当。相反,一味妥协才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像童话里那只善良、软弱的仙鸟,为报答救命恩人,每次都拔下自己的一根羽毛,满足他的需要。终于,在严寒的冬夜,没有了一根羽毛的它冻死在广场的雕塑上。它至死也不会明白,正是它的所谓“善良”、“爱人”,才培养了对方的贪欲和惰性,也使它失去了生命。人不也是这样吗?

就如爱人,把爱情作为生命的中心,把自己的全部交给所爱的人,生命就不再属于自己,而爱人也会因此背上沉沉的负担。爱情本来就是两颗独立的心相互碰撞的结晶,试想只剩一颗跃动的心,爱情的火焰还能燃烧多久?倚靠着别人过一时还行,一辈子呢?

就如亲人,年少时我们有长辈的呵护疼爱,年老时我们有儿孙的孝敬关爱,但他们都曾经或都将会有自己的生活,都将离我们而去。

事实上,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重心,只有自己,才完全属于自己,无论年少年老,无论得失成败,都是自己。苦也罢,累也罢,为着自己,无怨无悔,勤勤恳恳。

当我们把自己作为生命的重心,我们就把自己当作知己,当作朋友,我们和自己谈心,交流,监督自己,惩罚自己,奖赏自己,安慰自己,没有伪装,没有隐私,获得灵魂的安宁,接受正义的审判。为自己的快乐而快乐,为自己的忧伤而忧伤。

记住:只有你才是真正你生命的重心,也惟有你才能给自己最有力的肯定,那才是你成长中的突破,潜能开发的最佳基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