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力,爱情的驱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屈辱就像一根鞭子,既能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也会鞭打得你鲜血淋淋,体无完肤。而鞭柄,握在你自己手里。
受辱的人,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像韩信那样从此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一种情况是从受辱的阴影中走出来,但仍然不会有作为;再有一种情况是根本从受辱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从此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就此破罐子破摔。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能够从屈辱中走出来,即使没有像韩信那样的大作为,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当然,要把屈辱变成成功的动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有几法提出来以供参考:“儿子打老子”,用阿Q精神胜利法将受辱的不快排除去;设身处地地想想比你受辱更大的事例,“原来还有比我更惨的”,以此法来宽慰自己。
风物长宜放眼量,受一时之辱,换得未来个人价值的实现事业的成功是值得的。
对待嫉妒,要有好的心态
何谓嫉妒?嫉妒就是害“红眼病”,就是当一个人发现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如金钱、才能、地位、名誉甚至爱情等)比自己强时,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感受,如难受、不舒服、烦恼、痛苦、怨恨,从而竭力想超过他人,甚至破坏他人的心理状态。
嫉妒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微妙的情感,强烈而又隐蔽,即使你不愿意承认,它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但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心存适当的嫉妒,是不甘示弱的表现,可以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超越别人的推力。
比如看见别人的在某一个领域获了大奖,或在技术上比自己高出一筹,或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就会既羡慕又不服气,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或超过他。有这样的嫉妒心,对于自己和社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要太计较别人的嫉妒。但这只是嫉妒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由嫉妒而使坏,去诋毁和阻拦别人,自己达不到别人也休想,这样的嫉妒就有点可怕了。这种情况下,嫉妒就成了灾难的根源。
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个例子。他嫉妒诸葛亮的智谋,三番五次难为诸葛亮,诸葛亮每逃离一次嫉妒的迫害,就使周瑜的嫉妒增加一分,周瑜最终因为嫉妒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成语“一桃三士”,讲的是皇帝赐予三个大臣一个桃子,三个人都想把桃子据为己有,互不相让,于是决定以决斗定胜负,最后,三人都死于对方的剑下。
人们通常以为,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男人同样是嫉妒的受害者。女人容易嫉妒,但女人也容易消除嫉妒,并且当女人嫉妒的对象遭到厄运时,女人会转而同情他;男人的嫉妒则像不断蔓延的毒藤,甚至会使他们失去理智,以报复来平衡自己被扭曲的心。
那么,我们会嫉妒什么样的人呢?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段非常直白的说明——我们嫉妒那些在时间、空间、年龄或声望方面接近我们的人,也嫉妒与我们竞争的对手。我们不会嫉妒那些生活在一百年以前的人,那些未出生的人,那些死人,那些在我们或他人看来,远低于或高于我们的人。我们恰恰嫉妒那些和我们有相同奋斗目标的人。
我们嫉妒别人,也会被别人嫉妒。别人的嫉妒,是从反面证明了自己优秀或者卓越。不要被嫉妒打倒,如果别人的嫉妒就能把你打倒,这说明你虽然可能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在意志上。
冯骥才写过一篇关于富人区的故事,提到了不同人的嫉妒心态。
刚到美国,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富人区观光。看着那些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个个幽雅、宁静、舒适,恍若人间天堂。冯先生问身边的美国朋友:“你们看见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这位美国人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住得还好!”这是一个标准的“老美”式答案,美国人很看重机会。后来冯先生去日本,日本朋友也热情地陪他去看富人区。冯先生又问日本朋友同样的问题,这位日本人想了想,回答道:“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以便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日本人真厉害!回国后,他将同样一个问题问一位南方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缘故,相同的嫉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再看一例:
一家外资企业,由于经营业绩较好,老板决定为员工加工资,增额为一百元。但是老板对增资又有一个规定,并非每一个员工都增资,只从每一个小组当中推举出一名。到底谁能得到,由各个小组自己决定。各组的名额很快就报上来了。日本组推选来的是一位技术娴熟资格较老的员工;越南组报上来的是一位工资最少的员工,老板看了很满意。再看韩国报上来的是一位谁都不得罪表现平平的员工,老板也不很在意,既然是各个小组自行决定,所以就尊重大家的意见。这位老板很想知道中国员工小组推举的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迟迟不见名单报上来,老板只好亲自去了解情况。跑去一看,才发现他们正为这一百元吵得不可开交,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技术好,都比别人棒,都不肯让出这一百元。最终他们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要求老板给他们每一个人增加一百元。老板一生气取消了给中国员工组增加工资。
对待嫉妒,要有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方法。如果面对的嫉妒是恶意的中伤,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因为这样,你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而使自己也变得无聊,上了别人的圈套。智者的做法是:“我不如你,这是现实,但是,我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你。”
人人都有嫉妒之心,但并非任何人都会被嫉妒所伤,只有那些虚荣心极强、心胸狭窄和贪婪的人,有一定位子又唯恐下级超过自己的人,思想偏执、“夜郎自大”的人,好胜心过盛却存有不良动机的人……,只有这些过于嫉妒的人,才会为嫉妒所伤。
努力前行,把命运交到自己的手中
当我们为渴望已久的东西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却发现自己依然与它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便常会想到命运。
命运,一种神秘莫测、若有若无的力量,总是在同我们的执著做着无休止的人生游戏。它就像一个无情的指挥棒,全然不顾我们的喜好,把我们推入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危险的领域,让我们的生命起起落落。它又是张大网,我们被束缚其中,苦苦挣扎,刚刚感到有些光明,有些希望,却又立刻被它毫不费力地拉了回来。
在命运的面前,我们能说什么?无奈、叹息、愤懑,抑或是坦然、平静?
当你历经艰难险阻,却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到达目的地,反而迷失在路途上时;当你夜以继日地苦读,却总是与理想的学校无缘时;当你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奋斗换来的却是一无所有时;当你愿意赴汤蹈火、一生相守的他毅然决然地离你远去时;当你被突然而来的灾难砸得麻木,几乎没有知觉时,你是否感到了命运朝你做出的狰狞鬼脸?
而当你获得了意外的财富,比如无心而赢得一笔大奖,比如得到丰厚的馈赠,比如突然间,由一只“丑小鸭”变为翱翔在天空的“天鹅”时,你是否觉得命运实在是一个奇妙的精灵,向你现出美丽的微笑?
没有一个人能在完全的好运中度过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坏的命运,都需要面对灾难,只是我们对它的态度不同罢了。
记忆中有很多不敢向命运说“不”的人。伟大的诗人陆游,对于自己深爱着的唐婉,对于他们的幸福婚姻,没敢坚持抗争到底,只因自己母亲不喜欢唐婉,陆游就将自己爱人的幸福,将自己的幸福交给了无情的东风。陆游在向命运低头的同时,也离他的快乐远了更多。尽管他后来明白了这一点,但一切都已晚矣,偌大的沈园,只剩下诗人的叹息:“错!错!错!莫!莫!莫!”
虽然我们后人因此而得到两首凄艳哀婉的人间绝唱,但这比之两颗彼此相爱的心所受的煎熬,实在让人不忍卒读。我们更愿意用两首,或者更多首的诗,去交换他们的美满爱情。因为,美满的爱情本来就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选择“认命”的时候,其实是想逃避现实,因为我们觉得,将要面对的是沉重的压力,可是我们忽视了,在“认命”的同时,我们就已给自己背上更沉的包袱,而且这种包袱,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更使你感到窒息。躲避了一时,又怎能躲过一世?
记忆中也有很多敢于向命运说“不”的人。为我们熟知并景仰的音乐家贝多芬,就经历了非常不幸的命运,正当他的音乐创作进入成熟期时,他的听力急剧衰退,五十岁左右,他就再也无法听见自己的音乐了。一个聋子和音乐,几乎是无法想像的组合。很多人都为贝多芬感到惋惜,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挚爱,用心去聆听、去感受音乐,终于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这些音乐,是用生命谱就的,它象征着贝多芬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类在命运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对于命运的不屈从,是对于音乐的挚爱,让贝多芬征服了命运,创造出奇迹。
只有不敢去碰的刺蜇人才是最疼的,就像只有不敢走进的黑夜才是最黑一样,这有心理的作用,但也是事实。
命运如此,艰难挫折也是如此。
我们选择“抗拒”的时候,就选择了艰难,这种艰难虽然强大,但你一旦选择了它,它就已经开始脆弱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