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把我国传统科学中的比较、分类方法,推进到一个新
水平。这种科学方法,乃逻辑方法之运用。李时珍虽然没有写下系统的哲学
著作,但在他的本草学科学体系和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中,闪耀着光辉的朴
素辩证法思想。
(一)反复比较,以辨异同
李时珍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药物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要进行比较,应以确知的药物的形态、气味、主治等特征为依据;没有切实
的依据而进行的比较,只能是不着实际的空谈。通过比较,目的是要使人们
的知识更加清晰、可靠,易于把握,帮助人们触类旁通,汲取新的知识;不
科学的比较,只能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弄得更紊乱,得出错误的判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通过比较方法,纠正了不少以往本草的错误。
或者属于名实之误,在“正名”栏中有所叙述;或者属于形态、产地之误,
在“集解”栏中,多有涉及;或者属于气味之误,在“气味”栏中,作了论
列;还有属于主治之误。以往本草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除通过观察与试验纠
正部分错误外,更有效的是运用比较方法。我们不妨从形态比较、气味比较、
主治比较三十方面加以分析,略见李时珍运用比较法的成就。
关于药物形态的比较。这是比较方法的初步运用。李时珍运用这种比较
方法,揭示了众多药物的“同中之异”,即外部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在本质
上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在植物性药物和动物性药物中都大量存在。
石龙子,是动物性药物。以往本草书中,关于它的记载很多,描述各异。
李时珍将同类动物加以比较后,指出:“诸说不定。大抵是水旱二种,有山
石、草泽、壁屋三者之异”。(《石龙子·集解》校点本第四册,第2385
页)他对石龙子和守宫进行考察,然后加以比较,分别描述道:(1)生山间
者曰石龙,即蜥蜴。似蛇,有四足,头扁尾长,有细鳞,金碧色,入药。(2)
生草泽间者曰蛇医。蛇有伤,则衔草以敷之。状同石龙而头大尾短,形粗,
其色青黄,亦有斑白者,不入药用。(3)生屋壁间者曰蝘蜒,即守宫也。似
蛇医而短小,灰褐色,不螫人,入药。(同上)经过李时珍的比较,我们可
以清楚地知道,同一类动物,因生长的自然环境不同,各具有不同的保护色,
形态也小有差异。一类动物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有的入药,有的不入药,经
过比较分析就十分清楚。
菖蒲,是植物性药物。共有六七种名称,李时珍详加比较,确定菖蒲有
五种,可作药用的只是其中的两种而已。他记述道:(1)生于池泽,蒲叶肥,
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2)生于溪涧,蒲叶厚,根高二三尺者,
水菖蒲,溪荪也。(3)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
菖蒲也。(4)家人以沙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
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5)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对五
种菖蒲进行详细比较之后,李时珍论断说:“服食之药,须用二种石菖蒲,
余皆不堪。”(《菖蒲·集解》校点本第二册,第1357 页)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