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投资者在投资实践操作中很是谨慎,但最终结果还是损失不少。而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却能轻轻松松地获得投资带来的财富,原因何在?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师们了解投资法则,而你只是在复杂的投资市场中碰运气。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家所用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为自己的投资定下规则并且恪守原则。想要成功,就应该向他们学习,研究他们的成功模式,然后结合自己的投资实际情况,实现自己的财富计划。
拥有投资习惯是高财商的第一表现
在沙漠里已经度过了十四天,杰克、马布里和老板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梦中的哈佛殿堂,老师就是那个博学的老怀特,而魔杖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图书馆。
麦基在与老怀特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不曾了解的知识,更是解开了许多自己曾经无从了解的疑惑。他更想抓紧时间,从老怀特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于是,麦基问老怀特:“我看到很多人都把钱用来投资,有必要吗?”
老怀特马上回复他:“非常有必要。你不要小看投资的意义,投资能让你在40岁时实现创富。因为人走过青春以后,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无法和那些初涉社会的年轻人抗衡了,这时候拥有的只是时间赠与的经验,但这就已经足够了,经验和适当的聪明,你就可以通过投资而获取收益了。”
“要想投资的话,什么时候进入最好?”麦基接着问道。
“当你手中有了一些积蓄,你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所谓的‘闲钱’来投资了。”老怀特回答道。
“那我又要如何才能找到投资获利的方法呢?”
“很简单,向成功的大师学习,看看他们拥有哪些优秀的投资习惯。”
财商魔法书:大师的投资习惯
美国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5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中学时,他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赚取外快;他11岁时就进入股海,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张股票。
巴菲特被经济界称为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成为世界上位于前列的富翁。巴菲特的投资经验可归纳为三条:第一,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第二,从市场波动中把握信息,抓住投资的机会;第三,量力而行,不盲目跟风,购买股票的价格要在你的承受范围内。投资不是投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根据市场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收益。这是这样一种良好的投资意识成就了巴菲特。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世界投资大师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投资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灵异的神秘力量或是好运气。成功属于那些虔诚的、永不言弃的有着良好投资习惯的投资者。奇迹般的成绩背后必然有着数不清的汗水,只有那些掌握了精湛的投资哲学,并将投资哲学内化为个人投资习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达到投资的最高境界,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实,无论做什么投资都是一样,如果没有一个长久的投资意识,没有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再多的天分也是枉然。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巨大作用。其实一个好的习惯有时候可能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在习惯面前,理性往往不堪一击。有人总是喜欢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其实与其浪费时间抱怨自己命不好还不如用心培养好的习惯,因为习惯可以在不经意间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改变,习惯也会让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悄然发生变化。
投资就是一种习惯,一个人如果能养成投资的好习惯,一样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人在学会努力挣钱,用心花钱以后,还要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这样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在保值的同时很好地增值,可以令我们获得固定收入以外的收获,不但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乐趣,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优越。
习惯成自然,只有习惯最稳定也最持久,习惯就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习惯拥有水滴穿石的力量。
成功属于那些有理性投资人
麦基接着问老怀特:“那些成功的投资人都是如何把握投资过程的呢?”
老怀特笑着说:“他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理性。古语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有方。其中暗含了投资理性和消费理性之义,也道出了理性地对待财富之理。”
财商魔法书:投资的理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有一次和同事打赌扔硬币,如果出现他要的一面,他就赢1000美元,如果不是他要的那一面,则他付给同事2000美元。
听起来,这是一个对同事有利的打赌安排。因为,如果同事出资1000美元,就有50%的可能赢得2000美元,当然也有50%的可能将1000美元输掉,但其预期收益是500美元,即50%×2000+50%×(-1000)=500。
但同事拒绝了:“我不会和你打赌,因为我觉得1000美元的损失比2000美元的收益对我来说重要得多。但是如果说赌100次的话,我愿意。”换句话说,他同事的观点可更准确地表达为:“一次不足以出现我所需要的平均定律的结果,但100次就可以了。”
在一个标准的扔硬币实验中,扔10次、100次和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都是约50%,但扔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比扔10次更接近50%,这就是平均定律。也就是说,重复多次这种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关(下一次的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无关)的打赌,同事的风险被控制住了,他将能稳定地获得这种“制度安排”的好处。
其实,同事更聪明的回答应该是:“让我们赌1000次,每次你用2美元赌我的1美元。”这时他的资产组合风险就被固定了,而且他的初始资金需要得很少,最多只要500美元(假定他在前500次都不走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他等于是将500美元分散到1000个相同且相互独立的赌次中了,这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将接近于零。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人们具有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特性。
在投资领域,投资者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即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爱好者。对第一种人来说,投资理性表现为:如果不存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溢价,他是不愿意投资于有风险的证券的;第二种人则只是按期望收益率来决定是否进行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与风险中性者无关;而第三种人则把风险的“乐趣”考虑在了自身效用中,即所谓“玩的就是心跳!”
经验数据表明,大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尽管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理性投资就表现为:收益增加自身效用,而风险会减少效用,多承担一分风险,就需要多一分收益来补偿,风险和收益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
很多人知道巴菲特善于寻找优秀公司,但是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巴菲特投资的优势还有一半是理性的发达。那就是不管在何种形势下,以理性做决定,不会被一些恐慌事件所影响做出情绪性的决定。巴菲特有一句话很流行: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但得到这句话的真谛,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是经过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理性一次次被训练后才领悟到的真理。
要想在中国股市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可不意识到人性本身的弱点和自身文化的缺陷。主动地进行理性决策,进行理性训练。那意味着在投资时,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事实和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依据基本的逻辑进行推理,获得确切的结论。严格根据结论进行买卖,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和周围人群的情绪去投资。
理性的投资人面对大盘上涨,不受市场狂热情绪的影响,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因为市场情绪高涨而情绪化买进。理性投资者要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本能情绪,依然坚持原来的理性决定。如此他们所作的就是一种理性投资。自然就大大减少了因为投资市场波动,在强大的情绪控制下,被情绪击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的几率。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