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饭菜备得丰盛,可架不住招待的是一群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满满一桌子饭菜便只剩残渣。
吃完饭,于鑫朝原本想带着同学们再去看看种植三伸腰稻米的稻田去看看,可惜今晚乌云遮月,村里的路又实在难走,只得作罢。
没处可去,大家又都在兴头上,索性就继续占着饭桌闲聊。
高书群以往在文保协会这些人里面都是最健谈的,只不过今儿个姚开昔在场,他自觉二人知识储备不在一个层次上,刻意低调许多。
这会儿人吃饱了,脑子转得没那么快,他便把低调的事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于老师,您说那只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四方盖炉怎么样?”高书群道,“因为我学这个专业,我爸现在对历史和古董什么的都开始感兴趣了。
“要是价格能少一半,值不值得买回家,收藏一下?”
香炉到底是小东西,普通人收藏起来不占地方,也好保存,他第一眼就相中了。
如果于鑫朝说值得,他还真的会跟爸爸申请经费。
于鑫朝回答得很谨慎:“东西肯定是老的没错,感兴趣的话可以买回去,一代一代传下去嘛!”
姚开昔不知道高书群听没听懂于鑫朝的意思,她对此倒是很有感悟。
其实好东西,普通人通常是捂不住的。
那香炉价值其实不算太高,捂个三十年,上拍卖会能拍出二三百万。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更多的情况是普通人手里有了东西,就想到处找专家给看。
看的人多了,总会遇上个把心术不正的,跟人做局把真的说成假的,再假意给个高价去收。
半懂不懂的人特别容易上这种当,等东西卖出去,过阵子回过味儿来,再找也找不回来了。
再有一种就是自行交易,要不了多久,等古董交易放开了,自已拿到古玩行里去卖,那更是卖不上什么价格。
总之想在古玩行里挣到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同样一个东西,在普通人手里能卖10万,在专家收藏家手里,就指不定能卖出多少钱。
门道太多,不吃上几年亏甭想学会。
即使是有钱有权的,也没有一帆风顺从来不上当的。
于鑫朝的意思是,如果买回去了,就轻易别卖,这东西只要捂在手里,等高书群阅历资历都到了,自然知道如何处理。
高书群眨眨眼,似懂非懂的样子,转而去问村长:
“村长,您就便宜点卖给我吧,就这么捂着它也换不成钱啊!”
村长无奈笑笑,几句话就将话题带到了别的地方。
聊得再热络,时间到了总是要睡觉的。
第二天大家都要早起,村长便叫方才上菜的两位农妇领着9名女生去借宿的房子,自已则带着男生们走。
姚开昔和闫文静彭高敏被安排在一位老婆婆家。
这是一座相当考究的房子。
虽然旧,但格局绝不是普通自建房能比的,看得出来有些来历。
村妇介绍说,婆婆姓曹,耳朵有些背,让她们有什么需求就大点声跟婆婆说。
闫文静轻笑:“我们洗漱完就睡了,没什么需要麻烦婆婆的。”
“也是,婆婆给你们烧了水,你们渴了就自已刷个杯子喝,茅房在后院儿,我带你们去看看。”
听农妇这么一说,姚开昔心就一沉。
她最怕的就是那种老式茅房,懂的都懂,完全不能细想。
要是她能憋住也就算了,偏偏她有个习惯。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