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看来,嬴政的一些政策和行为,实在是过于残暴,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
此刻,看到后世人对嬴政这般追捧的态度,他猛地想起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在记录历史时的造假笔法。
在朱元璋的认知中,那群读书人一贯擅长编排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歪曲事实,美化或者丑化历史人物。
现在他觉得嬴政的形象或许在史书中被刻意地夸大或者歪曲了。
对于眼前这一切,朱元璋保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
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不能仅凭这些后世子孙的言语和眼前的视频就轻易下结论。
朱元璋相信,等这些视频结束后,平板天幕中会给出真正真实的历史。
到那时,再对嬴政做出评判也不迟。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静静地等待着真相的揭晓。
。。。。。。
终于切换到下一个视频,还没等天幕前的众人搞清楚状况,
后世人就这么默契地围绕着《唐雎不辱使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而嬴政,看到那熟悉又陌生的事件出现在天幕之上时,原本就冷峻的面容瞬间变得更加阴沉。
双眼微微眯起,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
朕还是过于仁慈了,居然还有人敢这样编排大秦!
嬴政的拳头紧紧地握起,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在这篇文章中,秦王被描绘成了一个贪婪、骄横的君主,
而那个小小的安陵国使者唐雎,却成了勇敢无畏的英雄。这简直是颠倒黑白!
“果然要焚的歪曲事实的书还不全面。”
嬴政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殿内的大臣们,看着陛下如此愤怒,一个个都大气不敢出。
但是天幕上骚话乱飞的弹幕还是不断涌现,且后面还夸赞出了花样。
嬴政莫名从愤怒中平静下来,面色古怪。
在看到[陛下,我是你的狗!我要给你修长城!!!]时,他没忍住被逗笑了。
这会儿的愤怒倒是散了个一干二净。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积累,现在的杨幼云终于可以更加完整地写下,那时的自已疑惑的答案。
【情节发展过于理想化,与现实中秦国强大的政治、军事背景下外交斗争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
在战国末期,秦国实力远超其他诸侯国。
秦王在外交场合通常处于强势主导地位,不太可能轻易被一位使者的言辞和举动吓倒并屈服。
以秦国当时的国力和秦王的威严,怎么可能轻易被一个小小安陵国的使者如此挑衅?
在那个强者为尊的时代,外交场合固然需要智慧和勇气,但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一个小国使者在强国君主面前如此大胆的行为,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不仅无法改变局势,更可能瞬间招来杀身之祸。
从历史大背景来看,战国时期秦国致力于统一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手段逐步吞并其他国家。
安陵作为一个小国,在当时的局势下,根本无力与秦国抗衡。
即使唐雎在言辞上让秦王一时语塞,也难以改变秦国的战略意图和实际行动。
而且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并未有类似安陵因唐雎的出色外交而得以独存的记载。
许多历史记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和主观色彩。有些史料为了突出某些人物的形象,会对事件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在备忘录中轻松地打下这些文字后,杨幼云莫名觉得松了一口气。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