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健康自检自查表 > 第八章 舌头与健康(第3页)

第八章 舌头与健康(第3页)

第三,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是机体中毒的症状之一。由于细菌毒素的刺激使胃肠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口腔唾液pH值降低,增加了舌细胞间的粘着力,使丝状乳头角质突起延长,容易被微生物染成黑色,形成黑苔。根据临床观察,约有一半以上的黑苔患者伴有恶心、腹胀、便秘、胃口不好等胃肠道症状,经药物治疗,如大便得畅而里热退后,黑苔也随之消退;黑苔消退之后,食欲也随之好转。这些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大多见于高热患者。

第四,霉菌感染。人的口腔里(包括舌苔上),滋生有各式各样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对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妨碍,也不会使舌苔表现出多彩颜色。如果因为治疗疾病的需要,应用了大量广谱抗生素,那么这些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一些对抗生素比较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相对不怕这些抗生素的霉菌却乘机大量增殖。由于霉菌大都会产生各种颜色,因而就可在舌头上出现从棕色到黑色的各种苔色。

第五,重危病人。某些慢性病内脏衰竭,如肝硬化晚期肝功能严重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各种晚期癌症体质极度衰弱等症状患者,容易出现黑苔。

三、舌炎

舌头也是经常发炎的人体器官,你知道舌炎包括哪些类型以及如何防治吗?

由于地图舌、毛舌、沟纹舌、正中菱形舌炎、舌乳头炎、萎缩性舌炎都可能有血管充血、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所以均可包含在舌炎的范畴内。

地图舌 如前所述,舌乳头呈片状剥脱,形似地图。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治疗无特殊方法,若有刺激性痛可作相应的治疗。

毛舌 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由于舌背上丝状乳头的角化上皮延缓脱落,增生的丝状乳头形成绒毛状而得名。多由于食物、药物、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吸烟等口腔环境改变而致。多发于舌背的后23或舌中部,可染色形成红毛舌、黑毛舌,犹如麦浪倒伏,毛长1mm以上,若过长还可刺激软腭,有痒感或恶心。黑毛舌中央部分颜色深而周围较浅。患者无明显不适,舌活动正常,数周内可自行脱落。无特殊方法治疗。尽可能查出病因,对症处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戒烟,或局部涂制霉菌素液。

沟纹舌 即前述裂纹舌,一般也不需治疗。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对疼痛者先清洗沟纹,再作相应的治疗。

正中菱形舌炎 发生于舌盲孔前、舌背中线区(即人字沟前方)的菱形或似菱形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无乳头病损,其直径约1cm左右,颜色微红,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有时局部呈结节状,触之较硬,但基底部较软,不需要治疗,可用洗必泰液漱口。

舌乳头 有丝状乳头、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之分。丝状乳头炎即萎缩性舌炎。轮廓乳头炎偶有发生,乳头肿大、发红,局部有肿大不适感。菌状乳头位于舌前方及舌尖部,炎症时菌状乳头充血、红肿,肿大的乳头有灼痛感,尤其是进食过热和辛辣食物时刺激性疼痛明显,其原因不明,与维生素B族缺乏、贫血及局部受到漱口剂、食物、理化等刺激有关。人类的叶状乳头已退化,呈皱褶状位于舌缘两侧,接近咽部,在咽部炎症和尖锐牙尖等刺激影响下可发生炎症,此时叶状乳头皱褶加深、红肿,舌动作时疼痛,可有刺激痛、灼痛,应注意与发生于此的恶性肿瘤鉴别。治疗叶状乳头炎要去除局部刺激,可注射强的松龙混悬液。

萎缩性舌炎 又名光滑舌,是丝状乳头的慢性炎症。在维生素B族缺乏、贫血、真菌感染或其他全身疾病等情况下丝状乳头萎缩,舌背光滑呈红色,而菌状乳头突出、红肿、肥大。严重者菌状乳头也萎缩,舌面无舌苔,有灼热、灼痛感,对外界刺激敏感,常因受到损伤而有小面积的糜烂或溃疡。

舌叶状乳头炎发生之处可能发生恶性肿瘤,治疗前应先排除恶性肿瘤。正中菱形舌炎、舌轮廓乳头炎常被患者怀疑为肿瘤,应注意区分,必要时取活组织检查以确诊。

四、味觉异常与疾病

舌头是人体味觉感受器,舌黏膜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粘膜,上面分布有若干味觉感觉器——味蕾,具有辨别酸、甜、苦、辛、咸、淡等多种味道的功能。如果舌头或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疾病,可导致味蕾感受器对味觉的感知能力下降或消失,而引起一系列的味觉障碍。所以,味觉异常是肌体发生某种疾病的信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诊断疾病。

口苦 中医认为,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则认为,口苦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苦味阈降低、甜味阈升高,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甜 中医认为,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所谓“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口淡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病人外科大手术后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常感口淡,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症,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即出现口涩,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之故。肝胆郁热伤阴或脾肾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

通宵不眠之后或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唾液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

口酸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还与胃酸过多有关,常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人测定口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较正常人增高,pH偏低。

口辣 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口咸 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口腻 多见于伤风感冒,支气管扩张。如果经常食用过量肥肉、糖类等亦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发生口味变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