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改变你一生的态度读后感 > 第11章 为人低调做人不可锋芒太露(第1页)

第11章 为人低调做人不可锋芒太露(第1页)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万分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做人也一样,态度要低调,懂得藏才隐智,切忌恃才自傲。因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低调做人,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从容地观察形势。

做人要善于隐藏自己

自古成大事者都谨小慎微,“心眼”胜人一筹,善于隐藏自己,能以静为动,看似没有,实则充满,从不自以为是、耀武扬威。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使他放松对自己的注意。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

曹操独具慧眼,正好说到刘备的志向。刘备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

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耀、吹牛、自大,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活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君子,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

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

这个世界上才能高的人很多,但有“心眼”的人却不是很多。同样一部《三国演义》,死于曹操手下的才高八斗之士数不胜数,如孔融、祢衡之流,皆因他们不善于隐藏自己才命丧黄泉。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偶尔也装疯卖傻

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

装疯卖傻甚至装病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只要装得像,装得跟真的一样,就必能掩人耳目、蒙混过关,从而获得极大的利益。

做人不可锋芒太露

做人要有锐气,但锐气不代表锋芒。锐气可以展现自我的内心,但锋芒却给别人压力。要想在事业上一展才华,可以用一点“心眼”巧妙展露,要记得时机没有成熟之前,千万别锋芒太露。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期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着手,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细细看看周围的同事,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能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的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扬名立万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就是因为言语有锋芒的缘故,言语之所以有锋芒,行动之所以有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经验的同事,所以藏锋不露,也是因为曾受过了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时代以兼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这样地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语说,久病成良医,陈先生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于是懂得了要想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要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能不开口,也多方审慎。

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人情世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把握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从事预备。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藏点光芒才精明

一个人,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懂得藏才隐智是难以生存的。你虽然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但如果老是光芒四射,老是盖住了上司或者同事的“光芒”,那么,你就要格外小心了。

有一个国王生性挥霍,生活中充满着奢华的宴会、漂亮的女人及花天酒地的事。一天,他的财政大臣决定策划一场前所未有、场面壮观的宴会来讨国王的欢心。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宾主尽欢,人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令人赞叹的盛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国王便下令逮捕了财政大臣,这名财政大臣被指控窃占国家财富。事实上,他被指控的罪行全部得到了国王的许可。最后财政大臣被送上了断头台。

你一定很疑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很简单,因为国王傲慢自负,他希望自己永远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无法容许任何人在豪奢挥霍方面凌驾其上,财政大臣当然更是万万不可。

永远让你的老板感觉到他比你优越。在你渴望取悦他、令他对你产生深刻印象的同时,可不要太过火地展示你的才华,否则你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激起他的畏惧和不安。如果你能让你的老板看起来比实质上聪慧,你就可以达到绝佳境界。

古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

一次,某公司的副经理因为成绩突出,而在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大出风头,引起了众人瞩目。相形之下,其老板却被冷落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