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经营的窍门呢?”
特奥顿时语塞。
兄弟俩商议了半天,仍然找不出答案,于是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致富的窍门。第二天,他们安排好店中的事情,便骑上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每到一个商店,他们都要进去转转。一连跑了很多天,却一无所获。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们明白,如果窍门那么容易找到,天下的人都成富翁了。他们像两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四处奔波,执着地寻觅致富的窍门。这天下午,兄弟俩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里顾客盈门,许多人大包小包地买东西,好像商店不要钱似的。这种情形引起兄弟俩的注意,他们下车向店门口走去,只见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上面写道:
凡来店购物的顾客,请您把发票保存下来,到年终可凭票免费购买发票款额3%的商品。
兄弟俩将“告示”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窍门找到了!他们兴奋地拥抱起来。回到家,兄弟俩便商量起具体的作法来。特奥说:“消费商店之所以生意兴隆,靠的就是这张告示,因为顾客贪图年终那3%的免费购物。如果我们也用此法,一定能兴旺起来。”
卡尔说:“特奥,你的主意不错。不过照虎画猫就没意思了,应该照猫画虎……”
“你是说,我们店从年初就提出让利3%,那么,我们店要比消费店还便宜。”
“对,便宜一年的一点点利息,而且还可以提前得到让利的商品。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顾客,说不定比消费商店的生意还要兴旺。”
第二天,全市所有的阿尔迪商店门前,都贴上了一张赫然醒目的大红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开始实行让利3%,如果哪位顾客发现本店出售的商品并非全市最低价且所降低价格不到全市最低价格的3%,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没过几天,奇迹出现了。
全市所有的阿尔迪商店都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营业额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兄弟俩并不为此感到满足,因为他们发现在阿尔迪商店购货的,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这说明自己的生意有局限性。于是,他们在报纸、电台刊登和广播广告。不久,“阿尔迪”就出现了新的购物热潮,仓库存货一扫而光。兄弟俩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四处奔忙,组织货源,以保证供应。不久,这座城市里又出现了10多家新的阿尔迪商店。
“阿尔迪”不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让利给顾客。自此,声名鹊起,家喻户晓。谁都知道“阿尔迪”是最便宜的商店,一般收入中下等的市民、失业工人等,都成了“阿尔迪”的常客。兄弟俩借机迅速扩大经营,把触角伸向四面八方。汉堡、科隆、波恩、多特蒙德、杜塞尔多夫等地,相继出现了“阿尔迪”。虽然此时的阿尔迪商店陈设简单,装潢简陋,营业面积也不很大,但生意却特别红火。
生活中的糊涂学
商家让利给顾客的这种表面吃亏,实际上是为自己长远打算,顾客们多光顾几次多买点东西一样也成全了商家,最后商家还是赚得多。可见,商场中处处糊涂也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W取钱财要问心
毫无疑问,做生意都是要有利润的。但有时经商的策略错了就会被人看做是在赚取不义之财。在这种情况下,商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究竟是需要眼前的利润,还是需要长久的信用,放弃眼前的利润,乍一看好像是糊涂招,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步高棋。
据《清稗类钞》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以经营绸缎布帛而闻名京畿的王姓商人,人称“缎子王”。
锻子王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的奥秘在于他有一套商贾理念。他认为做生意“忠厚不蚀本,刻薄不赚钱”,要想生意兴旺,财源茂盛,不仅要靠灵活的经营方式,良好的服务态度,而且更应货真价实,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以德经商,来赢得市场的信誉。那种昧着良心,掺假使巧,靠“卖狗皮膏药”坑害顾客的做法,虽然能获利一时,但决不会得财一世,最终会信誉扫地,身败名裂,人财两空。正是缎子王以诚处贾,以信经商,赢得了中外顾客的赞誉。
缎子王经商的仁义之举,居然为乾隆皇帝所闻。在乾隆年间,一些外国使臣常来访问中国。一天,乾隆皇帝征求日本、朝鲜诸国使臣在中国的观感,使臣们回答:来中国以后,不仅看到士大夫知书达理,就连一些市井商人也很讲信用,行仁义,布公道。并指明东华门外开绸缎铺的缎子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国外使臣崇尚中国绸缎华贵,但常不知那些迷人漂亮绸缎的价格,给钱往往高于卖价,缎子王却不多取分文,每次都将多余的银钱退回。有一次,使臣们到缎子王店铺买东西,忘了带银两,缎子王就爽快地赊之,又以酒饭热情待之,使得外国使臣们受宠若惊,深感中国不愧为礼义之邦。乾隆皇帝闻之欣喜,让人记住缎子王的名字。
后来,乾隆皇帝召见缎子王,问缎子王所为为何?缎子王答道:行仁义,布公道乃为人之本,经商处贾更应如此。利于顾客,能赢得顾客的赞许和信任,是商人的无价之宝;顾客的良好口碑,是商人的财源,利于商人,千金难买。乾隆皇帝听了缎子王的此番经商高见,大喜过望,随即给缎子王以表彰和重奖。
此后,缎子王名声大振,生意红火,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分店达近50处,成为名贾巨商。尽管如此,缎子王仍坚持自己的商贾理念,不以店大欺客,仁义经商,诚信处贾,义利两全,名利双收。
生活中的糊涂学
商道酬信,奸猾只能获一时之利,很难获一世之功。但凡成功之商,都是在观念上塑造了“童叟无欺,诚信为本”的经营形象。如果一个经营者有长期的理性和智慧,他必不会用恶劣、卑鄙之手段去获利;用恶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终将会失去已获的利润。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