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希望我可爱的读者们能以这种结果走出这本书:“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多不好的那一面,但我依旧对世界抱有希望,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好的一面。”
我希望你能明白或者记起一个道理,只要是极端的,就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站在中间,用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人和事。
不急着不盲从,也不站队,而是理性的去思考:“他们有足够的证据吗?如果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我站在他们那边……会后悔吗?”
4:思考性和想象空间
这本书起源于一场误会。
其实这本书真的有很多思考空间,比如开始我们以为绝对的坏人“四女”。
可实际上她们在得知真相之后,她们的痛苦更多源自于她们对江研产生的“爱”。
故事走完之后,会完完全全的发现,“四女”的罪,最合适的罪名是“愚蠢”,然后是“认知”不足。
为什么值得思考呢?
“你认为一个人因为“愚蠢”犯了错是可以容忍的吗?”
(这是一个可以参选辩论赛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因为“认知”不足而犯过很多错误。
设想一下,有一个人他很善良,只是他又很愚蠢,这是先天智力的问题,他看不懂也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因此感到了愤怒,冷静下来想想:“这个能怪他吗?”
如果你选择了怪他,这不等同于在怪先天哮喘的江研:“你干嘛哮喘啊!喘起来难听死了你知道吗?”
实际上,也不能因为先天因素就不去怪罪他们了,这样他们不就有免死金牌了?这是不公平的。
作者给出的答卷是:“是否可以容忍,取决于受害者,我们无权做出判决。”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会因为“错”造成的“后果大小”而影响最终判决。
像这样的辩题或者可以反驳的观点,在书中比比皆是。
再举个例子,那个结尾,那是《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江研说出来了,很可能说明他自已一个人去看了电影。
5:关于一些特别的问题和删减
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过不了审的缘故,江老爷子他只能叫江老爷子,因为原本的名字刚好与一位大人物同音了,这个其实真的不是故意的。
然后我想到地名问题,我不是不敢写地名了,是为了合理性,因为在广州想绑架到缅北,过于困难!我就想淡化他们居住的城市,让读者逐渐遗忘这些细节,反正我也没明确说他们住哪个城市,不一定得是广州,对吧?
原本我还想写一些填充合理性的剧情,比如:江友为不是亲生的,所以这么蠢,听他名字就不是亲生的,他还在因为血缘问题而想杀死江研,然而他自已都不是亲生的,真的小丑。
在注意到“同音”之后,我删减了这些剧情。
除此之外,我还对陈西对江念雪的复仇做了改变,删减掉了,因为我觉得这种复仇不具备合理性,我不想让读者觉得这种复仇是解气的,写出来对主线的意义也不大。
除此之外,我还删减了番外,番外是文诗情跟江研的故事,目的主要是填坑。
填的是“大学约定”那个坑。
说起来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拼命填坑==。
填坑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番外的最后一章,七夕节(江研生日已经过去的时候),文诗情因为一些契机重新鼓起勇气。
然后我留几段文字,让番外完结,目前来说我应该不会去写番外了。
6:关于作者
其实我写这本书最初的目的就是赚钱,说起来也真小丑,我原本是想舍弃什么浪漫主义,直接模仿他们随大流,走快餐文。
可这大纲,这故事走向,在我脑海里按照我喜好的路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它没有娘炮弟弟去恶心读者又恶心写作者。
也不会因为失去了主角,大姐就腰酸背痛,只有主角能治。
也不会因为失去了主角,姐妹中就有人食欲不振,只有主角的饭菜能吃。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