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道德经 自己 > 第17章 云娘一(第1页)

第17章 云娘一(第1页)

我游走在这人间世的山山水水,对我传播的大道之学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真正懂道理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的人其实往往不真懂道理。

那怎样才是懂道理的人呢?对内清除眼、耳、鼻三根所感受的欲念对本性的习扰,对外阻断舌、身、意所奢欲的门径;收敛自已的锋芒于内,世上的纷争因为他的出现而化解,不知不觉中让万物感受到他的光照,也在不知不觉里他和万物彼此依靠;这就是合道,就叫玄同。

达到玄同境界的人,他也不会与谁亲近,他也不会与谁疏远,他也不会对谁有利,他也不会对谁有害,他不会觉得谁就尊贵,他也不会觉得谁就低贱。因此,这样的人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想起这就想起了我在冀州的一个朋友,他的经历让我思潮起伏……

他叫王允,是一个秀才,家住冀州北城郊,其父经商,家道殷实,人称其父为王员外。

然而祸从天降,王允其父突然得了怪病,没过几日,便一命呜呼。其母由于悲伤过度,没过数月,也撒手人寰。从此家道中落。

王允记得家父在世之时,曾为他定过一门亲事,是冀州南城郊李员外之女,这李员外也是经商之人,膝下有两个女儿,相差两岁,和他定亲的是大女儿。

王允守孝期满,他就想,自已十九岁了,老大不小了,再说人家李家姑娘也不小了,都十八岁了,不能再耽搁这婚姻大事了。于是决定找媒婆和李家商量结婚大事。

这一日,他找来张媒婆,把他与李家的情况一说,张媒婆高兴地拍着胸脯打了包票,说一定给他办好。

可没想到的是,待到午后,张媒婆回来了,告他说人家李家姑娘已经许配了别人,是冀州城的刘掌柜之子。王允一听大为不悦,心想:既然之前双方已有婚约,怎能出尔反尔另许他人?于是决定亲自上门论理。

这一日,王允置办了一些礼品,就来到了李员外的家里,李员外碰巧不在家,他的夫人李氏接待了王允。这是王允第一次到李家,这才知道李家也和他家以前那样使奴唤婢,殷实富裕。而如今的自已家道衰败,跟前只剩下了一个陪伴自已的书童,于是心中就增加了几分胆怯。

那李氏夫人知道是王允找上门来了,也知道理亏,想和王允当面解释清楚。她吩咐下人端茶侍候。

王允施礼见过李氏就说:“伯母啊,小侄此来是为婚事而来!你看何时下聘?”

据说这李氏是刁蛮无理之人,今天一见果真货真价实。她一听王允这么一说就说道:“公子啊,咱们本来就没有定婚,何来下聘一说啊?”

王允一听就说:“伯母啊!家父在世之时,咱们俩家可都是定过的啊!这还能有假?”

李氏听了顿时拉下脸来,说道:“我未曾记得有此一事,如果你非要说有,可找你父前来对质!”

“什么?这…这!”王允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在王允与李氏谈话之时,令王允不知道的是,李氏的二女儿在客厅外偷窥,她看见王允仪表堂堂,谈吐有据,举止有度,早已心生爱慕之情。

原来,这李员外很赞同这门亲事的,因为王允家也殷实富裕,再说王员外就王允一个儿子,女儿嫁过去就是少奶奶,可以说是半个东家了,那将来还不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可谁曾想王员外家庭破败,李员外嫌贫爱富的本质就一览无余了,他又怎能把女儿嫁给这种人家呢?他也问过大女儿丽娘的意见,也和他们一路货色。所以李员外才故意让其妻李氏出面,顶退王允。

王允被李氏送客出门回到家中,又火又气,继而又安慰自已,这样也好,可以安心读书,为了以后金榜题名吧!于是每天秉烛夜读,勤奋努力!

王允现在的家只有三间瓦房,门窗破旧,夏天外边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外边寒风刺骨,屋里冷冰冰。可这王允就像着了魔一样浑然不知。

可令人奇怪的是,每到春天,门口每隔几日就有一篮子新鲜蔬菜;到了夏天,门口每隔几日就有一篮子新鲜水果;秋冬到了,门口又放下米面。他的书童喜儿一次次告他,王允这一下就心里产生了疑惑,于是决定查个究竟。

快过年了,这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王允断定,这好心的恩人一定还会再来,于是和书童喜儿躲在门后等候。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