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道德经说的是什么内容 > 第23章 天网(第1页)

第23章 天网(第1页)

上至汤武,下至今清朝,历经千年以来,朝代更迭不断,人类死死生生。我也历经千年,生生死死!现在我这个叫吴为的修道人,看尽了这人间世的白骨累累,我也感悟到很多……

当老百姓不惧怕威权的时候,那对于居上位的人来说威胁就来了;不要轻视老百姓的心里感受,别阻碍老百姓的谋生之路;只有不阻碍老百姓,老百姓才能从心里不会厌恶居上位的人。

如果居上位的人中之王能自检且帮助老百姓而不自以为是,能珍惜自已且尊重老百姓而不自以为高人一等,就能抛弃那些错误的做法,而秉持正确的合于道的态度!

那些有勇气也敢作敢为的人,往往会惹祸上身而被灭;而那些有勇气且守道三宝而又能自我克制的人,往往能全身而退且自保;那这两种人比较一下,哪种做法是对自已有利?哪种做法是对自已有害呢?

那老天厌恶憎恨所不能容的,谁能知道是为什么呢?因此,即便是圣人处理事情,也谨小慎微,难以决断。

天道的自然规律是:不争斗自然就会获得成功;不必多说就自然会有人随应;不必召唤就自然会有人跟随;坦然间就会筹划好一切。天道的网无形无相而广大,没有人能逃脱它的掌控啊!

当老百姓连死都不怕的时候,如果用死亡来威胁他们怎么会害怕呢?如果要使老百姓惧怕死亡,遇到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就会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谁还敢这样做呢?

正常是应该是老天来杀这些人的!那些替代老天去杀人,好比是有人替代最好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些替代木匠砍杀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已手的人啊!

我茫茫然游走于尘世之间,我又逍遥然游走于尘世之外。老天让我去救人救物,我行色匆匆,乐此不疲!

这一日,我又来到了山西潞州,漳河由西而东去,有诗云:

漳河源头何处寻?古碑残墅碧云深。

一溪瀑翠清如醴,万里飞声势若骎。

客路无尘朝帝国,乡山有径到灵岑。

携来共羡登临事,谁识当年老子心?”

潞州南城郊有一庄户人家,人称刘员外,年近六旬,其妻李氏,年过四十。家有田地数十亩,仆人丫鬟数人,家资殷实。其妻李氏贤淑知理,乐善好施,左邻右舍都受过她的照顾,无不交口赞誉。可惜美中不足,膝下无子。

这一年,天公作美,刘员外老来得子,李氏终于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刘宗。然而第二年,天降横祸,刘员外身染重病而亡,从此家道衰落。

刘宗从小天资聪颖,十六岁乡试就考中秀才。十六年来,其母李氏虽然贤惠,可刘员外这一走,家中田亩无人照应,所以都变卖了,只剩几亩薄田糊口度日,家中还每年饲养一头猪和十几只鸡,日子虽然清贫,但娘俩也过的舒心快乐!

农闲之余,李氏还给别人家洗衣服,赚些零钱,补贴家用。

刘宗家是两进的院子,有前院和后院,这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前院只有围墙,没有建房;后院是上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可自从他爹刘员外去世以后,由于年长日久,风吹雨打,前院的门也倒塌了,院墙也毁坏了。

刘宗家的东西邻居都是姓齐,是三兄弟,西边齐老三家紧靠刘宗家后院,齐老二紧靠刘宗家前院。两兄弟由于院子地方小,建盖的房屋都是西房。齐老大家紧靠刘宗家东边,院子和刘宗家前后院一样长,可东西方向窄,建盖的五间西房紧靠刘宗家后院。

刘员外在世时,对邻居齐家兄弟也照顾很多,自然关系也不错。可自从刘员外去世后,齐家老二和老三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由于刘宗家前院的院墙倒塌,齐家老二这就开始修院墙啊,今年把院墙向东推移两米,明年再重修,又推移两米,为此李氏娘俩多次和其理论,又多次找里长主持公道,可那时那有公道可说啊,有人有钱就是理,齐家兄弟多,势力大啊!没办法,李氏娘俩只能忍受欺辱,有苦说不出。最后只能眼看齐老二和齐老三今天在前院弄个厕所,明天再弄个马厩。李氏孤儿寡母,谁都想踩上一脚,受尽欺凌!

此形此景,刘宗从小就记在了心底。每三年省考一次,可考了两次了,他都没有考中,现在都已经二十一岁了。

李氏看到自已儿子已经老大不小了,就想给儿子早点成家,毕竟自已已经六十多岁了,给儿子找个好媳妇,这样就有人能照顾他了,她也就放心了!于是就托了媒婆去给打问。

这一日,有个姓柳的媒婆来见李氏,告诉她有一户姓梅的人家,在三十里外的山村,也是庄户人家,家中有一儿一女,女儿是长子,名叫梅玉,一十八岁,虽然家庭不怎么富裕,但也是体面人家。要和李氏的家境比起来,李氏家还又好点,毕竟是在平川嘛。

李氏毕竟是妇道人家,也没有出过远门,也没办法查问女方家里的情况,就把这想法和柳媒婆说了一下,李媒婆一听就说一切都包在她身上,一定打听清楚。

又过了十来天,柳媒婆又来了。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对李氏说了一通,说都打听清楚了,一点问题都没有。李氏一听也挺高兴!没有几天双方交换了媒贴,经人推定八字也挺吻合,于是就打发了一个本家的亲戚去女方下了聘礼,定好娶亲的日期。

刘宗结婚当天,张灯结彩,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好不热闹……

刘宗和梅玉刚结过婚一个月,夫妻二人感情还挺不错,对李氏也挺好。可过了两个月之后,这梅玉突然性情大变,对李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不是说刘宗没本事,就是说李家穷;隔三差五又和李氏争吵,气的李氏总是偷偷落泪,唉声叹气!李氏心想:这哪是娶媳妇啊,简直是娶了一个泼妇啊!儿子刘宗啊,都是娘的错啊,没有给你选择好媳妇啊,这下可有罪受了!

再说刘宗,本来就是个秀才,遇到了梅玉这泼妇,那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气的他也是唉声叹气,心想干脆一纸休书打发了吧,可又一想,这个家本来确实是穷,再这么一折腾,那能受得了啊?这左邻右舍的这些小人还不偷着乐啊?好生为难啊!倒不如自已努力一些,改变现在的家境,看这梅氏又有什么话说。先忍辱负重吧!他母亲也是这个意思。

从此,刘宗更加勤奋读书,加倍努力,准备再次迎接省考。这梅氏本来就是个泼妇,经常饭也不做,家里的活儿也不干,就知道描眉画眼。一发起脾气来,就折腾刘宗一顿,刘宗只能忍着。

第二年冬天,梅氏生下个儿子,刘宗高兴不已,给儿子取名叫刘济世,希望自已儿子长大后能济世救人!

刘宗本以为梅氏有了儿子一定会收敛一点,谁知道一点也没改,还是想咋折腾就咋折腾,根本不考虑刘宗和他母亲李氏的感受!这下李氏娘俩只能忍受着,毕竟梅氏也给刘家生下了儿子,总算是延续了刘家的香火。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刘宗二十九岁,这年秋闱,刘宗终于中举了,潞州县衙派人前来祝贺,周围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来祝贺,在村里的里长一得知刘宗中举,赶快安排人清除了刘宗家前院的什么厕所、什么马厩,又把前院的围墙给重新修缮,并推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位置,又给修好了院门。你看看人就是这样,欺软怕硬,恃强凌弱,嫌贫爱富……

再说这梅氏,在她心里就没有怕字,她还是像以前那样,天不怕地不怕,想骂就骂,想咋折腾就咋折腾。

不一日,年近七旬的李氏病倒了,给这泼妇梅氏折腾气的。

刘宗心里也清楚了,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梅氏还是无理折腾,目中无人,看来这泼妇就是本性恶毒啊,并非因为什么穷富!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写下一纸休书,并安排人雇了一辆马车,打发走了这梅氏!

梅氏这一走,这刘宗家才安定下来,不多日,李氏夫人也渐渐康复。刘宗的儿子刘济世也八岁了,整日围着李氏蹦蹦跳跳,叫着奶奶,刘宗一家人这才过上了舒心幸福的日子!

人就是这样啊,自作孽不可活啊!如果一个人心里就没有个怕字,轻则毁了自已的生活,重则死无葬身之地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