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军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超乎常人的生意意识的人,在他下岗的那一年开始了白手起家。他卖过电风扇,干过印刷,最后在汽车装饰领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梦想。
自打高中毕业后就在西安电讯元件厂里工作的他,从学徒到班长、工段长、直到车间主任,一干就是20年。侯晓军说,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下岗,下岗后整整两个星期,他足不出户,不是蒙头大睡,就是灌酒。
这时,侯晓军的一位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活。这位朋友手里有批积压的菊花牌落地电扇,让他推销,每卖出一台可收入10元。在国企呆惯了,哪会推销,但是不走出去咋办?尽管从没干过推销的活,但为了生存,侯晓军还是决定试试。他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可大多数人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摆摆手拒绝了。七月的西安热浪滚滚,侯晓军背着一个大挎包,在西安繁华的市中心,一家一家商场挨着询问。半个月过去了,侯晓军没推销出一台电扇。直到七月下旬的一天,在解放路一家综合商店里,一位女经理询问了价格和进货渠道后,竟当场订货200台,并要求第二天送货。侯晓军几乎是一路跑回朋友处去提货。尽管因故他只提了100台,但也净赚了1000元,这比他当车间主任时400多块钱的月薪高出一倍多。
年仅40岁的侯晓军怀揣家人凑的1000元钱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在深圳没有一个熟人,年届四十,仅是高中毕业的侯晓军直到年末整整60天仍没找到一份工作,而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尽管没有挣到钱,可我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
6个月后,一家小型彩色印刷厂聘用他为“经营部经理”,实际上就是干推销。老板给了他一辆破旧不堪、除了铃不响别的地方都响的自行车。他就骑着这辆老爷车每天穿行于深圳的大街小巷。有了以前的推销经验,侯晓军这次老道了许多。他敏锐地发现,对没有什么技术力量的小彩印厂,大批量的矿泉水瓶是主要的业务机会。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奇观,在深圳的大街上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辆破自行车狂追一辆辆公共汽车,还不时停下来记着什么。侯晓军抄下车身上印的矿泉水厂家的电话进行联系,许诺他印刷商标可以比现在商标的印刷价格便宜几厘钱,并保证质量。在其他同事疲于寻求印一两盒名片、包装盒、包装纸的机会的时候,他却拉到了大批的瓶装水商标印刷业务。印刷厂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侯晓军个人的股,并让他参与分红。这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磨炼了侯晓军的经营意识。他发现在深圳汽车装饰行业正在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眼皮子底下的一些小小的汽车装饰店很快扩展了规模。
后来,侯晓军回到西安。在深圳闯荡了一年多的侯晓军决定留在西安发展。
当时在西安汽车美容装饰业刚刚兴起,进行汽车装饰装修的只有路边的几家小店。当时西安的汽车经销商在卖出新车后并不承揽新车的装饰装修业务,顾客在买车后得开着车满城去找汽车装饰店,规模和服务都满足不了需求。
他多次连续数天守在汽车销售公司的门口,观察每天的销量。经过多次市场调查后,侯晓军决定放手一搏,把在深圳赚的5万元和向亲戚借的3万元钱全部投入汽车装饰公司。侯晓军的“陕西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第一家店开业了,公司连侯晓军在内仅有6名职员,不比其他店醒目多少,如何才能招徕生意呢?
通过调查,侯晓军发现,买车人一般都到大的汽车销售公司,图的就是个信誉,要做汽车装饰,肯定也会比较相信这些销售点。另外要确保买主把买车和装饰、装修就近一次完成。
于是,侯晓军找到西安当时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长征机电公司,要求在机电公司的汽车销售点租赁一块地方,设立陕西“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的业务点,“猴王”汽车装饰公司向机电公司交纳租金,双方一拍即合。侯晓军这次真的把准了市场的脉,开店第一个月,收入就达到4000元。
随后,侯晓军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进驻了陕西五大汽车经销点。稳定的客源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与陕西省五大汽车经销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这种“服务跟进销售”的经营模式使公司一举成为陕西新车装饰装修行业中的老大。
后来,雄心勃勃的侯晓军没有沉浸在眼前的胜利,而是饱含激情地决定进军旧车装饰装修业。当时一些汽车装饰店“来一个宰一个”,用伪劣产品冒充高档产品,侯晓军却坚持保质保量。他积极联络大型的单位车队,上门服务,提出与顾客“一次握手,永远是朋友”。他把顾客的资料全部输入电脑进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并每年一次向所有客户发一封慰问信。服务到位,使公司业务量急剧上升,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一个资产逾千万的集团公司。
是人创造了机遇,而不是机遇创造了成功,只要你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机遇自然会拜访你,成功也会与你有约。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隐含一些决定未来的玄机。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能够把握住这种玄机,那么就意味着创业者就可以握住未来;把握住了未来,也就是把握住了成功。
创业者如何才能把握住事物发展中的玄机呢?这就需要创业者要对所有事物、特别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保持一种灵敏的触觉,这种触觉也就是一个人的悟性,如果有了这种触觉和悟性就很容易把握住事物发展的玄机。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灵敏的触觉,一定要把自己的悟性培养出来,这样在机会来到的时候,你就能够顺利地登上机会的快车。
所谓机会也就是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好时机,它的来到就如同一列快速奔驰的列车一样,而每一个想要登上这列快车的人,根本不可能在它到来时再手忙脚乱地去抓它,到那时你想抓住它就很困难了。你想登上它,就得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说你的精神首先要高度集中,以便能随时随地在它来临的时候有迅速登上它的思想准备;其次,你还得事先活动活动筋骨,以保证在它来到时你能够四肢敏捷地一跃而起,登上它。
记住,如果你有值得追求的目标,你只须找出为什么你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理由就行了,而不要去找出为什么你不能达到你的目标的几百个理由。
7、你不理机遇,机遇就不会理你
机遇藏在哪儿?很多人不善于培养自己发现眼前机遇的习惯,总以为机遇远在他方。成大事者都是有心者,都习惯发现眼前的机遇,因为机遇是不会主动“暗送秋波”的。
有个老牧师生活在一个山谷里。40年来,他照管着教区所有的人,施行洗礼,举办葬礼、婚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是一个典范的圣人。有一天,天下起雨来。倾盆大雨连续不停地下了几天,水位高涨,迫使老牧师爬上了教堂的屋顶。正当他在那里浑身颤抖时,突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神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
牧师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施行洗礼,举办葬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我一年只休一个星期的假期,而在这一个星期的假期中,你知道我干什么去了?我去了一家孤儿院帮助做饭。我真诚地相信上帝,因为我是上帝的仆人,因此你可以驾船离开,我将停留在这里,上帝会救我的。”
那人划着船离去了。两天之后,水位涨得更高,老牧师紧紧地抱着教堂的塔顶,水在他的周围打着旋涡。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神父,快点,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安好,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牧师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机也离去了,几个小时之后,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
在他升入天堂之后,他突然间遇到了上帝,他埋怨道:“40年来,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我遇到危险的时候,你却不来救我,让我被淹死了!”
上帝望着他,遗憾地说:“为了搭救你,我专门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可是你自己却放弃了求生的机会。”
机遇就像天资、禀赋一样,它只提供一个机缘,一个条件,一种可能。最有希望成功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次机会,并全力以赴的人。人生活在世上有没有双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伸出双手的意识。
乔·斯托克是餐车上的司闸员,铁路上的人都非常喜欢他,旅客们也非常喜欢他。因为他总是乐呵呵的,无论你问他什么问题,他都快乐地回答。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司闸员的真正职责是什么。
他总是过得过于松散,有时候还喝点酒。要是有人向他提意见的话,他就绽放出他那特有的灿烂微笑,用极其平和的语调说:“谢谢你的关心,没关系的,我感觉好极了,不用担心。”他的语调是那么的平和,那么的轻描淡写,连提醒他的朋友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将危险夸张了。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路上遇到了大风暴,他们的火车晚点了。乔开始不停地发着牢骚,抱怨这个鬼天气给自己带来了许多额外的事情,他不时偷偷地从一个小瓶子里往嘴里倒一点酒。不一会儿,他开始兴奋起来,变得很高兴,又开始说说笑笑了。而火车上的列车员与司机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密切地注视着路面情况与天气变化。
就在火车行驶到两个火车站中间的时候,火车猛然间停下了。原来是火车引擎的汽缸盖爆裂了。情况非常的危急,因为过几分钟就有一辆快车要从同一条轨道上经过。列车员飞快地跑到后车厢中去,告诉乔赶快打开红灯让火车向后退。这个司闸员哈哈大笑,说:“不用急,不用急,等我把外衣穿上再说。”
列车员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了,乔,那辆快车就要开过来了。”“好,好,好。”乔微笑着答应说。于是,列车员又匆匆往前跑回到司机那儿。
可是,这位司闸员并没有立刻做这件事。他先停了下来,穿好他的外衣。然后,又把那一小瓶酒掏出来喝了一口,想这样可以御寒。做完了这些后,他才慢吞吞地拿起灯笼,一边自在地吹着口哨,沿着火车轨道悠闲地踱着步子。
他走了还没有十步远的时候,就听见了那辆快车呼啸而来的声音。他拼命地往拐弯处跑,然而,已经太晚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辆飞驰的列车一下子撞在了停着的餐车上,将餐车挤成一团:旅客的尖叫声与蒸汽的嘶嘶声交织在一起,一片混乱,一片狼藉。
后来,人们想起来了,问乔哪儿去了。他失踪了。但是,人们第二天在一个谷仓里找到了他。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疯子,手里还拿着一个空荡荡的灯笼,朝着他幻想中的火车不停地喊着:“嗨,看见我有这个吗?”
他被带回了家。后来,他又被送进了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再也听不到比这更凄厉的声音了:“嗨,看见我有这个吗?嗨,看见我有这个吗?”这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喊着。他那散漫的习惯和自我放纵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者的宝贵生命。
“嗨,看见我有这个吗?”或是“嗨,看见我没有这个吗?”这都是许多人无声地呐喊,他们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得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们重来一次以弥补自己已犯下的错误的机会。
“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些时刻能抵得上许多年的时间。”迪恩·阿尔福特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对此毫无办法。无论是就重要性而言还是就价值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与时空相比。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就发生在五分钟内,然而,这就涵盖了一个人的—生。可是,谁又能够预料到,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生死攸关的时刻呢?”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