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明朝人物素材 > 第4章 铁铉(第1页)

第4章 铁铉(第1页)

铁铉(1366-1402),字鼎石,是明朝初期的一位忠烈之士。

他为人刚正不阿,在洪武年间就展现出优秀的才能。最初铁铉在国子学学习,后被选拔授予礼部给事中的官职。

这个职位主要负责侍从皇帝左右、规谏等事务,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之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负责处理军政事务中的司法案件。

他在审理复杂的案件时,秉持公正,很多积压许久的疑案在他手中都得到公正的裁决,因此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还赐给他“鼎石”这个字号,寓意他的忠诚和坚毅如同鼎石一样不可动摇。

在靖难之役时期,铁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任命铁铉为山东参政。当时燕王朱棣率领军队一路南下,形势对建文帝十分不利。在济南保卫战中,铁铉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朱棣的军队包围济南时,他亲自登上城墙指挥作战,激励士兵们坚守城池。他利用智慧和勇气,多次挫败朱棣军队的进攻。

其中最着名的是他的诈降之计。铁铉先是派城中百姓长者作为使者,到朱棣的大营中表示愿意投降,但是要求朱棣单骑入城受降。朱棣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当朱棣骑马进入城门的时候,预先放置在城门上方的铁板突然落下,可惜只砸到了朱棣的马头,朱棣惊觉有诈,换马而逃。铁铉这一计虽然没有成功擒获朱棣,但极大地打击了燕军的士气。

另外,铁铉还巧妙地利用朱棣对明太祖朱元璋的敬畏心理。他把朱元璋的画像悬挂在城墙上,又在城墙上放置了许多朱元璋的神主灵牌。燕军面对这种情况,投鼠忌器,不敢开炮轰击城墙,济南城因此得以坚守。

济南保卫战的胜利对于建文帝一方来说意义重大,它打破了燕军一路南下的势头,让建文帝一方的军队和支持者看到了希望。

在之后的东昌之战中,铁铉与盛庸等将领密切合作,大败燕军,斩杀燕军大将张玉。这一战让燕军遭受重创,朱棣的南下之路也变得更加艰难。

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朱棣最终还是成功攻入南京。朱棣称帝后,回师北上攻打济南。这一次济南城最终沦陷,铁铉被俘。朱棣对铁铉极为愤恨,想要让他屈服,但铁铉始终保持着对建文帝的忠诚,宁死不屈。最后铁铉被朱棣处以极刑。

————

——总结

铁铉是一位值得高度赞誉的人物。

从忠诚角度讲,他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在靖难之役这场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建文帝一边,即使面对势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忠诚。这种忠诚在封建王朝的价值观里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体现了他坚守臣节的高尚情怀。

在军事才能方面,他展现出卓越的智慧和指挥能力。济南保卫战堪称他军事智慧的代表之作。他巧用诈降之计对付朱棣,差一点就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并且他懂得利用朱棣的心理弱点,通过在城墙上悬挂朱元璋画像和放置神主灵牌的方式,巧妙地让燕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用火炮攻城,成功坚守济南城数月之久。

这不仅保卫了一方百姓,也为建文帝的军队在战略上赢得了重要转机。

在东昌之战中,他与其他将领配合,又大败燕军,进一步体现他军事指挥能力。

从气节品性上看,铁铉宁死不屈的精神令人动容。朱棣夺取皇位后,铁铉被俘,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他不肯屈服,最终遭受极刑。

他以生命扞卫了自己的信念,这种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世之人坚守正义与忠诚。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他坚决维护建文帝的正统地位,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他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

但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这也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做法,更凸显了他作为忠臣义士的形象。

喜欢明朝写作素材大全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