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青山沟画家村 > 第67部分(第3页)

第67部分(第3页)

钟岳说道:“好。”

“这么爽快?不成,得多押一百块在我这儿,不然你要是拿着跑了咋办?”

钟岳哭笑不得,说道:“行。”

他瞧了瞧塑料袋里头的颜料、笔墨,很普通的东西,恐怕这一堆加起来,还没有一百块钱吧。不过他也不介意了,抽出两张一百块交给那人,“一小时后你到里头来找我就好。”

“嗯。我先回寝室打游戏去了。”

两人别过,钟岳先进去看了看,发现还真有画室供人使用,由于离开学还差点时候,开放的画室并没什么人,钟岳找了个位置,将宣纸笔墨放好。

他走出了画室,站在外边。

“场景重现。”

“滴。”

“系统点位完毕。”

“宿主定位完毕。”

“启动场景重现。”

钟岳眼前的场景渐渐虚化起来。

一道弯弯的水沟,自西向东流过。

水沟之上,溪水清冽,上边荷叶漂浮着,叶子上托着酒杯。

身穿古装的名人雅士,在曲水河畔席地而坐,呼朋引伴。

酒杯停在何处,便有名仕举杯饮酒,赋诗助兴。

几丈开外,曲水之上,一座石亭伫立。

当中之人奋笔疾书,时不时捋须轻笑,间或举杯饮酒。

酒兴正酣。

赫然便是书圣羲之!

第一五四章 风雨大作

书法,讲究天人合一。

有些传世之作,往往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的。一代书家,有些代表之作,让他第二次再来写一遍,就没有原先的感觉了。诸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是在有多悲痛的情况下所写的?

这种情感的酝酿、宣泄,天、地、人,三者合一,只有这么一回。

《兰亭集序》,便是在曲水流觞,兰亭赋诗,这样的欢快场景下应运而生。就连王羲之本人,在那日之后,再也无法达到兰亭集序这样的神助之作,将此作品视为珍宝。

可想而知,这幅作品,是有多么难能可贵。

钟岳看着演化而来的场景,转身入室,准备创作了。那人还算是有点良心,给钟岳带来的是云母熟宣。如果是普通的生宣,钟岳估计得抓狂了。工笔山水画,太注重细节,如果用生宣,颜料晕染开,整幅画就作废了。

这幅画,钟岳并不是打算用写生的方式,现在意义上的写生,其实是从西洋画法之中借鉴而来,以至于现在的国画技法,也变相地注重写生了。

然而古代并没有如今定义上的写生技巧。很多画作的诞生,或是在行舟途中而画,或是在家中而画,靠得不是眼前看到的景,靠的是什么?

心中有山壑。

这便是国画的精髓了。画作的诞生,是人与自然精神的交流,而非视觉上的感官记录。

为什么总是称国画为写意画,就是因为国画蕴含的,就是文人的精神,是意志的载体,所以才称之为写意画。

画室之中,稍有人进来。由于还没开学,并没有作品要上交,大多数学生还享受着暑期的尾巴,偶尔过来凑热闹的同学,看到窗角那畔的大桌前站着的钟岳,先是一愣,继而露出一副怜悯之色,摇头叹气,呢喃自语道:“又是个不怕死的啊……”

钟岳已经开始拿一支小毫,开始作画了。

山水画之中,可以有人物吗?

自然可以,然而山水画中的人物,又与人物画中不同,讲究的是一个意象。

或许寥寥两笔带过,你甚至可能看不清此人的五官面貌,身形体态,然而代入到此画之中,你却能诧异地发现,你居然有了情感上的体悟。

这便是大家手笔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