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
时也命也。
女真造反之后,先失辽东,再丢广宁,一时间只剩下山海关。
明廷当然是急眼了。
正好此时有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术,从天启到崇祯,估计明朝铸造了数百门乃至过千门的红夷大炮。
这种大炮,其实是装在葡萄牙战舰上的舰炮。
威力确实大,打的是十八磅甚至二十四磅炮弹。
虽说不可能糜烂十几里,但杀伤力超过三里,什么冲车,盾车,撞上就成粉碎。
落入人堆之后,动能消失之前也是杀伤力巨大。
自明朝铸红夷大炮列装前线后,八旗就没有办法强攻破城了。
沈阳,辽阳,广宁和诸多城堡被攻克就成了过往。
袁崇焕不光守住宁远,后来的宁锦之战也打的皇太极灰头土脸。
当时的明军也确实强。
大将有祖大寿,何可纲,满桂,赵率教……
名将如云,加上十万左右的精锐兵马。
但主要还是依托城池,靠红夷大炮。
八旗逼近,明军就依托城池对峙,红夷大炮隔几里路就能开火轰击。
在背后有城池,重炮,身边有友军的情形下,明军也是难得的打赢了野战胜利。
宁远是纯守城,宁锦之战也不能算纯野战,算是半守城,半野战。
此后清军也几乎没有强攻过明朝城池。
打锦州也是用长围围城,困了祖大寿一年多,城中粮草断绝,外头援兵被灭,洪承畴投降,祖大寿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投降。
后来多尔衮入关,也是吴三桂主动开关投降,并不是强攻。
清军打李自成,则是多次动用重炮。
比如潼关之战,这个千年名关险隘,在此之前只要守军得力,外敌无法强攻得手。
但清军花半年时间把几千斤重的重炮拖到潼关之下,轰击之后,守军立刻崩溃。
或降或逃。
有人说意志要强过武器,但其实话也得分两说。
有时候意志加成,武器差不多的前提下,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若是武器完全大于意志,比如数十门重炮在明末清初发挥的作用,那就远强于人的意志了。
待到大周立国百年,自然也是铸了不少重炮。
主要都是放在沿边的关城要隘之中。
喜峰口和三屯营,还有山海关,蓟州镇城都有重炮。
这也是虏骑很难绕过防线深入的原因之一。
来回都可能被重炮轰击。
不拔除这些钉子,无法真正深入。
但这些重炮也是有缺点……
也是华夏火炮走了歪路。
到大周立国百年后,欧洲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易于机动的火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